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灭元1399 > 第172章 自首的喇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这几个案子交给你代为应诉,你有几分把握?”甄鑫问向李显。

李显沉吟道:“只能保住甄公子不被判斩。”

“加钱呢?”

李显摇了摇头,嘴角露出淡淡的哂笑。

“有什么条件,赶紧提,不然的话……”甄鑫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威胁。

李显眉角一挑,“不然的话,甄公子要杀了我吗?”

“怎么可能呢?”甄鑫笑出八颗牙齿,“我会让高宁把你拍扁的!”

斗兽棋,咱们可是从小就会啊!甄鑫难免得意。

李显神情一滞,做人可以这么无耻吗?

可是,他又是怎么看出来自己对高宁有所顾忌的?看来,自己的演技,还是不够炉火纯青啊!

……

“今朝三月初十,大野和风袭袭。

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证人。”

在微凉的晨风之中,甄鑫对着转身即将离去的大喇嘛乌坚巴。朗声而颂。

乌坚巴脚步一顿,无喜无悲的脸上,终于现出了一丝迷茫。

三月初十,这个本来预定天海阁重新开业的日子里,却是一片平静。身后,是脸色略带凄惶的众人。身前,是被倒春寒覆盖着的广州城,以及穿城而过的瑟瑟北风。

汉家禅学,果然高深!

甄公子这首偈语,听着平凡无奇,细细品味却似乎蕴含着诸多佛理。

自己答应松山要护得郡主安全,这是因。大牛闯入天海阁欲杀郡主,这也是因。

自己将大牛送入往生,这是果。对于佛家来说,因果本已了结。可是牵涉到世俗之果,依然得让自己通过官府去了结。

这在乌坚巴看来,并不麻烦。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

可是为什么身后这些人,感觉自己此去便再不会回来?

乌坚巴想转过头,再次请教甄公子,可是念及“不用转脑回头,向此一时证人”,心下又似乎有些醒悟。

他是劝我不要再回头,不要有所牵绊?

也是,只要去官府作证,了却这段因果之后,自然便可如以前一样,跟在甄公子身边。

此子,果然与佛有缘。此后自己应当收起观望之心,以诚待之。如此才能让甄公子为自己一解噶玛噶举的迷惑。

乌坚巴便不再回头,略一扬头,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往前走去。边上,一个秃头和尚咿咿唔唔地推动一辆独轮车紧紧跟上。

车上,一张草席覆盖着一具残破的尸首。草席之上,还挂着一撮撮新鲜的泥土。

乌坚巴越走越快,后边跟的和尚便有些气喘吁吁了。

“大师,上师……”和尚叫唤道:“能否慢一些?时间,还来得及啊。”

乌坚巴斜头看下天色,摇了摇头,一把抓过独轮车的把手,闷声说道:“我来吧。”

和尚惊慌道:“这,这怎么行……住持特地交代过,要,要……”

话未说完,抢过车把的乌坚巴,已经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奔去,如一只欢快的小毛驴。

和尚再不敢开口让乌坚巴慢些了,只能拔腿,颠颠地在后狂追。

半个时辰,两人一车便从东雁翅城一直奔到了北城的录事司衙门。

街边开始有往来行人,烟火气也渐渐在半空之中弥漫。

衙门之前却是一片冷清,只有两个衙役半蹲在紧闭的门外,相互依偎地笼着袖子打盹。

“你去敲鼓吧。”乌坚巴驻着独轮车说道。

“啊?为什么要敲鼓?”和尚抖着身上的袈裟,后背已被汗水浸透,凉风一吹,让他禁不住地打了个哆嗦。

乌坚巴扔下车把,独轮车歪歪扭扭的便要将车上的尸首倾倒。和尚赶紧抵着车子,扶住车上的尸首。

“嗵!”的一声,衙门前的登闻鼓便已被擂响。

街上正在打开店铺的一些伙计,好奇地驻足而望。

衙门前的两个衙役被惊得一蹦而起。

扶着独轮车的和尚,却怔怔地看着再次举起擂槌的乌坚巴。

“嗵!”又是一声震响。

“谁,谁在那敲鼓?”两个衙役怒吼道。

回答他们的,是第三声震耳欲聋的擂鼓声。

衙役大怒,各自摸出一根水火棍,冲到鼓前,骂道:“哪来的野秃驴,竟然敢在这胡乱敲鼓!”

乌坚巴把擂槌放回鼓架,回身说道:“我要自首。”

“自首?自你娘个首!自个首还要敢敲登闻鼓,我看你这是在找打!”

登闻鼓,又称堂鼓。摆在县衙之前,理论上是为了百姓有紧急冤情时所用。一旦擂响,县衙长官无论是睡觉还是在吃饭,只要人在县衙,就必须开门审理。

这谁能忍?

因此,只要有人敢敲鼓,都会被县尊打一顿再说。

当然,若真的发生盗贼出没或是有人谋反的紧急事件,敲也就敲了。可是这和尚为了自首竟然还敢敲鼓?

衙役甲举起水火棍,照着乌坚巴的双腿便扫了过去。

“打不得!”边上的和尚大惊,叫道:“差爷,千万打不得!”

“吔?”衙役甲停住水火棍,斜眼看向和尚,“你们哪个庙里的,还有我打不得的和尚?”

“差爷息怒。”和尚合掌而礼,说道:“贫僧是福田寺的知客长老慧川。”

福田寺,原名新藏寺,始建于南汉时期,是广州城内如今唯一的寺庙,香火甚旺。

宋元之际,南方丛林被焚毁无数。只是当时新藏寺主持寻得机会,在广州城彻底沦陷之前便投靠了北方的临济宗,才让整座寺庙得以保存。

入元之后,汉地佛教分为禅、教、律三派,以禅宗居首。其中曹洞宗与临济宗则是禅宗传播范围最为广泛的两个派别。

当年,忽必烈还在潜邸之时,临济宗的海云印简便与其相识交往。

海云印简的弟子子聪,在被忽必烈招用之后,改名为刘秉忠,成为忽必烈定鼎中原的最关键幕僚。刘秉忠去世之后受封常山王,谥号“文正”,是元代唯一一个位封三公的汉人。

正因为出了这两位大佬级人物,临济宗才能肆意发展,并获准跟随元军南下,在江南迅速扩张。

这不仅受到军方的默许,也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

只要有香火,和尚大体是不愿意造反生事的。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这个国家的主人是汉是蒙,菩萨终究还是那些菩萨。

大力发展宗教的势力,以信仰的力量来抚慰南人国破家亡的愤恨,这比利用投降的文臣武将来安抚民心更行之有效。

这也入元之后,无论吐蕃的藏佛、草原的萨满、西方的聂思脱里(基督教)、还是木速蛮(绿教),以及摩尼教,都可以获准在大江南北传教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