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天殿中,早朝开始,如今朱高炽已正式成为皇储,殿中的龙椅旁多了一把专属于他的椅子。爷孙俩端坐于朝堂,专心倾听下方臣子们的奏报。
身为一国之主,每日需处理的事务繁多,大明各地、各省时刻都在变迁。
经过近三个月的发展,驿站已深入大明的每一片土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高炽坐在椅上,握着一支笔,正悄然记下臣子们的言论。这椅子依据他的需求打造,扶手暗藏机关,一抽一拉就能形成一个小书桌,便于书写。
跟随朱元璋的思路,他现在最欠缺的就是对全局的判断经验,所以这段时间,朱高炽在朝堂上只负责观察,不参与讨论,除非遇到棘手问题,爷孙俩才会公开商议。
大臣们对自己负责的事务了如指掌,通过他们的发言,可以深入了解大明的各种状况。
随着早朝的进行,朱高炽的许多设想得到了大臣们的验证。
要成为皇帝,他还需要学习很多,而且目前看来,他的想法仍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大明的实际国情。
很快,大臣们的讨论转到了驿站。短短三个月,驿站的发展速度超乎人们预料,仅凭自身力量,便使国家财政翻倍,民间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深受其影响。
江南的手工业因驿站而彻底解决了商品运输和存储的问题。这些小商品流转全国,驿站的名声也随之大振。
官府对物流安全的保障也让百姓安心。
安全、快捷、高效等多重优势叠加,极大地推动了商品流通。江南的一些棉纺工坊即使库存耗尽,也能从他处源源不断地获取原料,仿佛生产不停,物流就不会停止。
尤其在商贸繁荣的区域,驿站的需求量激增,每个驿站每天都售出
3枚玉票的分配,依据的是驿站的人力和物流清单。在特定的时间内,固定的工作人员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订单,然而民众的需求远超驿站的处理能力。
官员们的报告中提到,各地都在申请扩大驿站规模,以满足百姓对物流和商业的需求。江南地区尤其显着,借助水路,武昌和广东等地的货物运输极为迅速,长江上每天都船只穿梭不息,这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农闲时,百姓们会在江边观看,边笑边聊。
随着货运量的增加,水路运输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许多来不及装载的货物堆积在码头上。湖北监察御史报告,武昌码头的货物堆积如山,附近的仓库更是满满当当。
为了保护百姓的货物安全,武昌的守军日夜巡逻,这已成为他们日常训练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以洪武皇帝画像为标志的玉票在贵族间迅速流通,无人能抵挡其快速的货运效率。
听闻官员们的叙述,朱高炽心中颇感惊讶。他原本认为物流运输并非这个时代应有的事物,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全融入社会。然而,劳动人民的智慧迅速将驿站转变为他们致富的工具。
商业和贸易如同得到滋养的幼苗,持续成长。随着这一趋势,不久后,全世界的白银都将汇集于此。当然,当前的驿站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
物流车队日益增多,官道上驿站来往频繁,许多道路不堪重负,开始破损。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才是关键。以武昌为例,灾后恢复期间,商贸物流呈现爆发式增长,每日进出的车队至少上千,若无守军巡逻,很可能出现混乱。
驿站人手短缺,许多百姓会在月光明亮、星辰稀疏的夜晚守在驿站门口争抢玉票。车队在途中也不安全,政府全力关注驿站,更无暇派出军队支援。而镖局的发展却出人意料,面对驿站的压力,它们非但没有倒闭,反而借此机会发展壮大。
由于驿站缺乏专门的护卫,出于安全考虑,人们会雇用镖局。久而久之,政府与镖局的关系变得密切,有些地方官甚至考虑将镖局纳入官方机构。
朱高炽记录下每一位朝臣的建议,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微笑。如今大明国库充实,这些问题自然有实力逐一解决。“炽儿,对于大臣们今天的提议,你有何打算?你对驿站较为了解,不妨先谈谈。”
“祖父,我可以简要概括为两大问题,首先,驿站人员短缺,急需扩大规模。”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关键在于满足百姓需求。众位都知道,时间即是金钱,这也是驿站深受欢迎的关键。”
“解决之道其实不难,只需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人才。现在驿站的收益已远超预期,为了减轻驿卒的工作负担,我们可以雇佣一些工人,让他们负责货物的清点和搬运等简单任务。”
“对于识字的读书人,可以让他们记录货物信息,编制清单。随着驿站规模扩大,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嗯,确实可行!”
朱元璋点头赞同。
虽然驿站是国家设立的机构,但不妨让民间参与,只需掌握好尺度。老皇帝并不顽固,只要对大明有利,他都不会反对。
“第二个问题,车队拥堵,道路破损,码头人满为患。其实,我们可采取让利于民的策略。”
“哦?”
朱元璋首次听到“让利于民”,顿时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