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国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窗外的阳光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几分疲惫与无奈。他的手中紧握着一份沉甸甸的文件,那是他近期以来最大的心病。

过了一会儿,于国栋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地将公文包拉链拉开,那份文件静静地躺在里面,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于国栋的目光在文件上停留了许久,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挣扎、有不甘,但更多的是无奈。

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自己心中的一声轻叹。于国栋深知,这份文件背后承载的是他无法独自承受的重压。

但于国栋也相信,有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解决这棘手的难题——那个人就是钟跃民。

签完字的瞬间,于国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所有的重担在这一刻都随着那口气消散而去。

望着签好的名字,于国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释然,也夹杂着一丝自嘲。他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只是适合做那个引领小鸡啄食的“鸡头”,而那高高在上的“龙头”,早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站在这个位置上。”于国栋喃喃自语,眼神中既有释然也有自嘲。

签完字后,于国栋将文件重新折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回公文包中。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陈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资料,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

“于先生,您找我?”陈秘书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

于国栋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恢复了往日的坚定.“嗯,打电话约一下李先生,金华公司的那位。”

陈秘书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指令感到不解.“金华公司?于先生,我们跟金华公司并没有业务往来啊,这.......”

陈秘书听到于国栋提到金华公司以及李文博的名字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那个在会展中心地块竞拍中一战成名的年轻企业家形象。

李文博和他的金华公司,因为对土地资源的强烈渴望,频繁出现在各大热门地块的竞拍名单上,从铜锣湾地块到弥敦道地王,再到半山地块,每一次出手都雷厉风行。

陈秘书站在办公桌前,目光落在手中的名片上,那是金华公司李文博的名片,名片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李文博在会展中心地块上的辉煌一战。金华公司,这个因强烈拿地欲望而屡次出现在多宗土地竞拍名单中的房企,如今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陈秘书,赶紧去。”于国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烦躁。

陈秘书接过名片,心中暗自惊讶。她不明白,于国栋何时与这位在商界声名鹊起的李文博有了交集。

但既然老板已经下了命令,她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名片上的号码。

电话那头,李文博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通来电。

当陈秘书提出约见的要求时,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这让陈秘书更加好奇,她不知道于国栋与李文博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挂断电话后,陈秘书回到办公桌前,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于国栋。

下午的阳光如同火球般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躁与期待。

李文博身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带着他的秘书和两名经验丰富的律师,准时出现在了于国栋的办公室前。他的步伐稳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自信。

“老于,我等你电话都等得着急死了。钟先生可是问过好几次了,以为你忘记了呢!”李文博一进门,就以一种近乎熟络的语气对于国栋说道,言语间带着几分调侃和几分认真。

于国栋的脸色依旧显得有些冷淡,他轻轻瞥了李文博一眼,冷冷地回道.“要你管?赶紧的,不要磨叽,我自会向钟先生交代。”说完,他转身带头打开了会议室的门,示意众人跟随。

李文博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毫不客气地大步流星走进会议室,找了个位置一屁股坐下。他的秘书和律师们则紧随其后,各自找了个位置坐下,准备开始这场重要的会议。

陈秘书见状,连忙安排人端上了茶水。她看着李文博和于国栋之间熟稔的互动,心中暗自惊讶。她想不到两个人会这么熟络,更好奇钟先生到底是谁。

这不是她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了,她不禁猜测,这位钟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能让李文博和于国栋这两位商界大佬都挂在嘴上。

“几位请喝茶。”陈秘书微笑着将茶水递到众人面前,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然而,会议室中的气氛依然凝重,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在弥漫。

李文博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杯子,目光锐利地看向于国栋.“老于,咱们也别拐弯抹角了。钟先生交代的事情,你到底准备得怎么样了?”

只见于国栋面无表情地将手中那份文件用力一推,那文件便划向李文博所在的方向,并最终稳稳当当地停在了他的面前。

于国栋的声音冷冰冰的.“你自己看看吧。”

李文博见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同样迅速而果断地伸手一把将文件按住,然后毫不犹豫地转手递给了坐在一旁的律师。

两位律师神情严肃且专注,他们逐字逐句、一丝不苟地阅读着这份文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偶尔翻动纸张的轻微声响。

终于,其中一名律师率先抬起头来,朝着李文博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李先生,经过我们的仔细审查,这份文件并没有任何问题。”

听到这话,李文博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紧接着,另一名律师动作利落地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又取出了一大摞文件。这些文件被整齐地分成两份,分别递到了李文博和于国栋的面前。

这时,一直站在于国栋身旁的陈秘书突然出声喊道.“于先生!”

陈秘书的语气显得有些急切。原来,陈秘书正打算上前帮助于国栋再对这新送来的文件进行一番仔细的审核,却万万没想到于国栋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便一把抓过文件,龙飞凤舞地在签名处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陈秘书不由得心急如焚,她实在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样重要的文件能让于国栋如此迫不及待地签字,竟然连审核的步骤都省略掉了。

然而,面对陈秘书的担忧与焦急,于国栋只是头也不抬地随口回了一句.“没事。”

李文博签完名字后,笔帽轻轻一合,脸上绽放出得意的笑容,他对于国栋说道.“恭喜你,于先生,哦,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你为于董事长了。”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

于国栋的脸色却依然阴沉,他冷冷地回道.“谢谢了,李经理。既然事情都弄好了,你就可以走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和无奈,显然对于这次合并的结果并不完全满意。

李文博似乎并不在意于国栋的态度,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转身准备离开会议室。

然而,刚走到门口,李文博突然又回头,对着于国栋说道.“按照钟先生的要求,四通公司的财务虽然独立,但为了实现钟先生的整体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母子公司发展战略一体化、投资方向一体化、项目审定一体化。四通公司的发展计划、技改投资、开发项目等必须从行动上真正与金华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保持一致。金华公司将安排财务总监进行监管,并由产权代表实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四通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金华公司报告。”

于国栋听着李文博的话,脸色越发难看。他咬牙切齿地回道.“姓李的,差不多得了,你就尽管得意吧。但别忘了,我们四通公司也不是好惹的。如果你金华公司胆敢随意干涉我们的经营自主权,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文博却似乎对于国栋的威胁毫不在意,他微微一笑,回道.“于董事长,你多虑了。我们金华公司一向尊重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但必要的监管和协调还是必要的。毕竟,我们都是为了钟先生的整体利益在努力嘛。”

李文博驱车离开四通公司后,直奔钟跃民所住的宾馆。路上,他顺道在宾馆门口买了一大堆报纸和期刊,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以确保自己能随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资讯。

走进宾馆房间,李文博将手中的报纸和期刊放在桌上,然后坐到钟跃民对面,开始汇报起他感兴趣的两则报道。

“钟先生,今天报纸上有两则报道挺有意思的。一则是罗旭瑞透过百利保地策动了对国泰置业的收购战,这动静可不小。另一则是刘大雄和米高·嘉道理因为收购及合并的事情在香港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打官司,现在可是闹得满城风雨。”李文博边说边翻动着报纸,将相关的版面指给钟跃民看。

钟跃民接过报纸,仔细阅读起来。他对于市场中的这些大鱼小鱼的动向总是格外关注,因为这些动向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这个刘大雄,最近可是风头正劲啊。”

李文博指着报纸上关于刘大雄的报道说道.“钟先生,这刘大雄连续买了铜锣湾、湾仔三栋写字楼,这几天又先后买下了铜锣湾地带、湾仔电脑城、尚翘峰,还有香港最高的购物中心theone等多栋物业。人家现在都喊他‘铜锣湾铺王’了。”

钟跃民点了点头,李文博继续说道.“钟先生,这刘大雄在股市上也是一把好手。他擅长做股市狙击,能达科技、华人置业、中华煤气这些大公司都被他闹腾了一遍。现在他手里控制着五家上市公司,实力不可小觑。”

“股市狙击?”钟跃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虽然符合法令,但总是让上市公司控股方头疼不已。”

李文博解释道.“没错,股市狙击通常的手法是,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权不稳,而该公司的资产值又很高时,狙击者就会先在市场上吸纳相当股份,然后提出全面收购,迫使对方以高价买回自己手上的股份,或是将整间公司易手,进而从中赚取利润。这种手段虽然有效,但也容易引发市场动荡和投资者恐慌。”

钟跃民闻言,沉思片刻后说道.“刘大雄这个人,野心不小,手段也狠。”

李文博看着钟跃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提议道.“钟先生,你说我们掺和上一脚怎么样?我们发起全面收购。”

李文博现在手里有近10亿美金,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来运作一番。而且,目前他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投资方向,与其让资金闲置,不如出去活动活动,寻找新的商机。

然而,李文博的兴奋很快就被现实浇灭。李文博自嘲地一笑,摇了摇头道.“是我想多了,全面收购需要付出近百亿港元现金,不管是四通还是金华,两家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筹集到这笔巨资。”

钟跃民并没有直接回应李文博的提议,而是转而问道.“艾薇尔小姐什么时候回来?她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应该就这两天了,她主要是负责日本地产上市的最后阶段工作,现在正在处理各种关系,确保上市顺利进行。

钟跃民边翻看着手中的报纸,边对李文博问道.“文博,听说你最近新挖了一位投资经理?”

李文博微笑着点头回应.“是的,钟先生。他原来是波士顿银行的客户经理,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我觉得他对我们的业务会有很大的帮助。”

钟跃民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认可.“那你喊过来让我见见,我想亲自了解一下他的能力。”

李文博立刻领会了钟跃民的意图,他站起身,拿起手中的大哥大,匆匆下楼去寻找信号以便打电话通知那位新投资经理。

此时,站在一旁的郑桐看着李文博手中的大哥大,眼中流露出羡慕之情。他想象着自己站在大马路上,提着大哥大边打电话边练嗓子的样子,那份得意和潇洒简直难以言表。

于是,郑桐忍不住对钟跃民提议道.“跃民,要不咱也买一个回去吧?我问过了,才一万多港币,便宜得很。咱哥几个带回去联系起来也方便,你说咱哥们一人买一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