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弹指之间,已是三年过去。

三年的时间里,大明也是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三年里,无论是老朱还是朱标,亦或者是为魏国公府。

都在不断一批批地派人,探寻着杨鸣的踪迹。

然而皆是恍如竹篮打水一般,杳无音讯。

渐渐的,

曾经名动朝野的承运侯,

似乎已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当然,这三年里,大明也是发生了很多变化。

比如洪武九年,又一批成年的皇子,被老朱册封了出去。

并在延安等地方,整边驻军。

洪武十年吐蕃反叛,老朱派遣邓愈,还有穆英前往平叛。

洪武十年胡惟庸,假借东征筹备之名,贪污东征银两无数,并密谋造反。

老朱趁机组建了锦衣卫,破获了胡惟庸逆党。

以蚊子叮咬之法,处死了胡惟庸,牵连胡党数万。

将胡惟庸的党羽一举消灭,并趁机处死了大明中书省的右相,汪广洋。

自此,传承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自此断绝。

洪武十一年三月。

大明皇家海军正式成立。

在应天城外的军港码头上,大明百姓皆是倾城而出。

无论男女老幼,皆是赶来这里围观大明皇家海军成立,以及为东征的将士们壮行。

不远处的海面上。

数十艘一百多丈长的巨大宝船,停靠在海面上。

周围星罗棋布的环绕着,大大小小的战舰。

甲板上所有整装待发的将士们,皆是神采奕奕。

老朱带着马皇后还有一众皇子,在这里宣誓实施。

“臣朱元璋,叩告天穹日月山川……”

“……”

“……虽有驱逐鞑虏微末之功,然倭国宵小屡屡犯边……”

“……今,大明皇家海军成立!臣朱元璋,今日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誓师东征倭国,一举清扫中华百年海江忧患,皇天后土鉴之!”

“特命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大将军!”

“永安侯蓝玉、延安侯唐宗盛、武定侯郭英等为副将!”

“率大明皇家海上天军十万,扬帆无数,即日东征!”

“我中华历代皇祖先贤,大明历代祖宗佑之!”

随着老朱将将祭文宣告完毕。

无论是港口还是海上战舰之上的军民百姓,文武大臣,皆是迸发出响彻云霄的呐喊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岁!”

老朱也是显得神色有些激动,将祭祀祭文扔进面前的祭坛内。

熊熊大火燃起,青烟直上九天。

老朱大手直接拔出天子剑,向东猛的用力麾下。

“出征!”

“皇上威武!”

“皇上万岁!”

“大明威武!”

“大明万岁!”

经久不息的数十万军民呐喊声直冲九霄,震荡得海面上都是浪潮荡漾!

老朱一身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老朱缓缓闭着眼睛,感受着这山呼海啸的声威诶我,心中激动莫名!

他坐到了!他朱元璋做到了!

他的大明,是第一支组建起远洋海军的朝代!

更是第一支海上征战,东征倭国的朝代!

他朱元璋,坐到了!

只是感受着山呼海啸的声音,老朱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身影。

不由微微睁开眼睛,眼眸中浮现一抹沧桑。

不只是他,一众大明百姓们,

一个个皆是兴奋的扬起了脑袋,与有荣焉。

比他们更加激动的,则是那祭台下的一众文武大臣们。

三年,三年了!

没人知道他们这些人,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

眼前威武雄壮的大明水师,都是他们所有人倾尽家财组建起来的!

这三年里,不少人,都因为去年的胡惟庸案被抓,人财两空。

然而,幸运的是。

今日,他们依旧站在祭台下!

他们这三年来的投入,终于就要见分晓的时刻了!

他们一个个人激动的,绝对是比任何人都厉害。

在岸边围观的百姓们,一个个皆是激动的叩首祷告。

“天呐,我大明终于要东征倭寇了!”

“那些袭扰我大明的倭寇多年的禽兽!终于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了!”

“呜呼!我大姨家的女儿,便是被倭寇抓了去,遭受非人折磨之后被杀死了!如今,皇上的天军出海,她,终于可以瞑目了!”

“真恨老儿我早生的数十年,不然的话,我也有资格加入东征大军,为大明除此恶贼!”

“听说,大明皇家海军是曾经的承运侯牵头,朝廷才组建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嘘!你不要命了!那位自离开之后,一直是应天城内的禁忌,再说,小心锦衣卫找你喝茶!”

“啊?!”

“……”

围观百姓群情愤慨,议论纷纷。

看着群情激奋的大明百姓,老朱心中豪情万丈!

这一刻,他才发现,作为皇上,不仅要让大明的百姓衣食无忧!

他才知道,大明百姓对于倭寇的愤恨!

若是早知如此,哪怕当初没有倭国银矿之事,他也要倾尽全国之力打造大明海军,扬帆过海,东征倭国!

“呜~呜~呜~~”

随着悠扬苍凉的号角声响起。

所有的宝船战舰,皆是缓缓升起的数丈乃至数十丈高的大帆。

在恢弘悠长的号角声中,缓缓拔锚而起。

作为有幸能够参与东征,并被任命为先锋舰队的徐膺绪,心中显得很是兴奋。

此刻正在自己的战舰内,翻阅仔细查阅航海图。

就在这时,门外有将士来报。

“启禀新民伯,有人在我们登船之时,给您送来了一个东西!”

“哦?”

徐膺绪神色微动,急忙抬头。

“拿进来我瞧瞧。”

如今的徐膺绪,早已不是三年前那个看起来青涩顽皮的纨绔子弟。

在他的姐夫承运侯,离开不久。

他在狄夷千户所安置的猪崽,已是长成。

每头都有着二三百斤的重量,而且肉质鲜美,并无腥味。

老朱得知此事之后,特旨册封徐膺绪为新民伯。

并传旨全国各地,宣传养猪之法,鼓励百姓养猪吃肉,无需忌讳,大明百姓无不是感念老朱的恩德。

一个小小的伯爵对于魏国公公爵爵位而言,并不算什么。

但魏国公的爵位只能传给长子徐允恭,这辈子若无变化,徐膺绪这辈子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了。

所以这个伯爵对于徐膺绪乃至魏国公府而言,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而后,老朱直接将徐膺绪安排到福建海军基地磨练。

徐膺绪一改从前纨绔,刻苦训练,与将士们同吃同睡,深受将士们的爱戴。

就连当今皇上,也是下旨褒奖。

曾经以徐膺绪为耻的徐达,也总是把自己的二儿子挂在嘴上,引以为傲!

如今的徐膺绪,虽然年纪不大。

但已是一名合格的大名海军将领,统领这一营人马,他的眉宇间充斥着有了上将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