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病弱首辅的锦鲤妻 > 第一百六十章 两幅面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崔掌柜没想到,这个薛娘子嘴皮子这么利索,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却也不能认输:“你不要试图挑拨我和诸位客官的关系,我只是好心提醒大家,进不进你的店自然由大家自己决定,我还能强拉不成?

只是,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权衡好利弊,不会为了一些廉价的香品得罪至臻阁的。”

说完,他就往旁边退了一步,表示让大家随便进的意思。不过,他相信,自己都这么说了,不傻的肯定不会轻易进去的。

果然,就见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却没一个人敢进去的。

这里的大多数是年轻的学子,心智都还较为稚嫩,哪里会冒这个险呢?

崔掌柜正暗自得意之时,却听得有一道浑厚的中年男声道:“那某就做这第一个进门之人,为大家抛砖引玉吧。”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一个穿着黑白撞色深衣,头戴儒冠的中年文士从人群中走出。此人面容俊逸,目光深邃,举手投足颇有名士风度。

姜融看他的打扮,猜出他定是在太学授业的博士。

果然,就见得周围的青衫学子纷纷朝他行礼。

“拜见屈博士!”

“屈博士?”姜融一愣,据他所知,整个太学,只有一位姓屈的博士,名为屈慎。

此人官居太常寺少卿,兼任太学博士,为屈原先生第五世嫡孙,家学渊源,文名极盛,乃是大周文坛宗师级别的人物。

除了这些,更让姜融关注的,是他乃唐宜的启蒙恩师,兼至交好友。

来之前,唐宜跟她说过,给几位好友下了帖子,让他们前来捧场,这最主要的一位,就是这位屈夫子。

姜融当时还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她一个小小的香铺开张,用得着让文坛宗师来捧场吗?

但是,唐宜却告诉她,他的这位恩师,最喜香花香草,哪里的香开张,不用旁人提醒,他自己主动就会去赏光。更不要说得意门生的媳妇开的店了,不叫他他都会自己来。

姜融就笑笑没有再阻止,心里想着,这位先生要是忙的话,今日不来也是无妨的,没想到,还真的来了。

是了,屈家先祖屈原先生,一篇《离骚》名动天下,可不就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风流人物之代表。他的子孙继承这种爱香之风,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屈慎出现在“乐香逢”这种危急时刻,就比寻常光临,更为难能可贵了。

他这一出来,人群中又走出几个太学博士与他并肩而立。

“屈老弟都愿意赏脸,那这家香铺肯定是有其可取之处有的,我们自然也不能错过,就跟着一起进去看看吧。”

屈慎冲他们微笑:“识货,请!”

他做了个“请”的手势,三人就要进门,却又被人拦住。

“屈夫子,岑夫子,袁夫子,诸位先生留步。”

崔掌柜见屈慎走出来说要进去,气势就灭了一大半,又见到其他博士加入,一张老脸顿时皱得跟苦瓜一样。

不行,他不能就这放弃,必须得再拼一把。

于是,他腆着笑脸上前,一脸谄媚地道:“请三位先生请安!”

屈慎饶有趣味地看他:“崔掌柜是吧,为何挡我们去路?”

崔掌柜额头一下子就冒出冷汗,忙点头哈腰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这位先生明明是个文人,怎么带给他的威压这么强?

他低着头把准备好的说辞磕磕绊绊地说了出来:“是这样的,几位先生,这家店的东家是从至臻阁出来的,她制作的香品肯定跟至臻阁的一样,那对您几位名震朝野的先生来说,进她店里买东西,实在是有失身份。而且,万一人家的手艺要是还是从至臻阁偷学来的,岂不是,岂不是,”

“岂不是会让至臻阁记恨我们?”屈慎替他说出了后面的话。

崔掌柜赶紧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不不不,您说笑了,至臻阁怎么会,又怎么敢记恨您几位?”

他本来确实是想这么说的,话到嘴边终于意识到有多离谱了,就没说出来,谁知,屈慎却是替他说出来了。

至臻阁还指望着屈慎给他题诗扬名呢,哪里还敢记恨他呢?

“小人只是,只是怕先生进这种小店,堕了自己的威名。”

屈慎身边的岑夫子就有些不满道:“崔磊,我没记错的话,多年前你的香铺刚开张时,也不过是家小店吧。你不是千方百计请太学里的博士学子们光顾,为你扬名吗,那个时候,你怎么没说你自己的庙小,不应该让我们进呢?”

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是啊,怎么还两副面孔呢?”

“这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崔掌柜的脸都涨成猪肝色了,他真想马上脚底抹油溜走,但是又不敢,一副弱小无助的样子站在那里。

屈慎看着他这个样子,语重心长地道:“崔掌柜,刚才我们全程都站在人群中听,你的话我们都听到了,所以不用再赘述了。我经常在至臻阁鉴香,他那边的香品我都认得。

既然这位薛娘子说,她店里的香跟至臻阁的不一样,那我就替大家品鉴一番吧。店虽小,也该给个机会,就像天下贫寒的读书人,科举之路也是同样给他们机会的。”

屈慎最后说得这句话,感染了在场很多读书人的心。太学生们大多都家世不凡,但是现在临近春闱,有很多外地来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也混在人群中看热闹。

其中也不乏寒窗苦读十数载的寒门子弟,听了屈慎的话,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文坛宗师也那么看重他们这些寒门子弟,原来,朝廷也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寒门子弟,他们一定要努力考上,光耀门楣,为国效力!

“屈先生大义,实乃文坛楷模!”人群中,有个年轻学子带头呐喊起来。

“屈先生大义!”

“屈先生大义!”

人群中突然整齐划一地呐喊了起来。

一时间,年轻学子的心中热血沸腾!

站在屈慎身边的几位先生都朝屈慎竖起大拇指:“屈老弟,这不经意间,又迷倒了万千学子啊!”

屈慎捋捋美须髯,倒是一脸淡定,仿佛已经经历过太多这样的场景。

这时,刚才第一个呐喊的学子挤上前来,冲着屈慎等人行了一礼道:“几位先生,学生也愿意追随先生们进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