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207章 天象示警朝局乱(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天象示警朝局乱(二)

天象和灾异的同时发生,使得嘉靖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他不在乎臣子们,但是对于天象,嘉靖还是很重视的。对于月食,大明已经有了很完善的救护措施。

嘉靖下令百官穿素服、避正殿,同时下诏求言,嘉靖还再次召见陶仲文,要求再次举行禳灾仪式,祛除灾祸。嘉靖知道,一旦出现这种天象和灾祸,肯定会有臣子借机上奏,劝谏自己。

嘉靖召见阁臣和陶仲文,商量此事,嘉靖问道:“彗星犯北斗,当作何解?”

陶仲文说道:“陛下,长星,状如帚,孛星,圆状如粉絮。孛,孛然,皆逆乱凶。孛之气 状虽异,为殃一也,为兵丧,除旧布新之象。余灾不尽,为兵丧水旱、凶饥暴疾。长大见久,灾深,短小见速,灾浅。彗孛所当之国受其殃。”

对于彗星,大明皇帝一向是非常警惕的,因为彗星的所能带来的灾难前代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描述,说它不但会带来兵灾,为除旧布新之象, 之后还有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余灾,是大凶之兆。更为恐怖的是,在唐哀帝的《禅位册文》里,他禅位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彗星出现, 要除旧布新。这个事例使之后的历代帝王对彗星更加警惕。

故而这次彗星犯北斗,嘉靖当然当然极为重视,已经多次召见钦天监官员和陶仲文,还有内阁辅臣,商量这次彗星的事情,嘉靖问道:“前朝也有彗星犯北斗之事吗?”

严嵩当过礼部尚书,熟知这些国朝典故,便说道:“陛下,天顺元年六、七月,彗星反复出现。辛未,昏刻慧星犯北斗摇光星。英宗皇帝亲自祭祀昊天上帝,并派遣大臣祭祀 太庙、社稷、山川、城隍等神禳灾,并下诏修省。”

严嵩举得是留学生夺门之变后的事情,当时英宗皇帝刚刚从景泰皇帝手中把皇位夺回来,正急于稳固皇位, 消除各种反对之声,可预示灾难的彗星居然一月不到三现,之后反复出现,还伴随着其他各种不吉的星象。唐哀帝禅位时彗星也不过十年三现,当时明英宗的心理压力及由彗星带来的政治压力绝对不小。伴随着以彗星为主的星象的出现,他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有了英宗皇帝的样本,嘉靖心里差不多有底了,嘉靖问陶仲文道:“陶师以为,应当如何禳灾。”

毕竟搞政治,严阁老是专业的,跳大神,陶仲文是专业的。陶仲文想了一会,说道:“陛下,摇光乃是象征祥瑞的星,彗星犯摇光,乃大不吉也。本次彗星所犯,乃是文昌,并没有摇光这么厉害,文昌乃是佐文运之星,陛下应遣重臣祭祀孔庙,保佑文运。”

对于陶仲文的话,嘉靖当然是同意的,当下就说道:“建启祝醮典至八月二十六日止,京师大雨,令工部疏浚通惠河,发内帑银一万两于山东,祭祀孔庙和东岳泰山。”

对于此次的事情,嘉靖觉得自己处理的也算不错了,但是他知道,要是这些臣子们闭嘴,那是绝不可能的,肯定有人会借题发挥的。

果不其然,嘉靖的斋醮还没开始,就有两个铁头娃上疏了,第一个是国子监司业林庭机,他上疏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君能修德,则政事顺,雨雪也应期而现;反之,则三辰失行,水旱灾害,灾异迭现。

林庭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天象,都是因为嘉靖自身的原因,要求嘉靖下诏求直言,臣子们也要积极的劝谏嘉靖。对此嘉靖觉得全都是废话,准备处置林庭机。但是林庭机乃是南京吏部尚书林瀚的幼子,出身侯官林氏,他的哥哥林庭?是嘉靖二十年的工部尚书,虽然已经去世十多年,但是嘉靖对他还是十分怀念,曾经为林庭?赐书:具悉思爱,朕心嘉悦。

同时林庭机也是朝中大儒,闽系官员的大旗,有古之君子的赞誉,林庭机的居所与严嵩为邻,却不与为私交。不光严嵩,徐阶想要拉拢他也被他拒绝了,这种人确实是很难对付的。

嘉靖思考的半天,决定给林庭机升官,升国子监司业林庭机为南京国子监祭酒,让他滚到南京去,别烦自己。

第二个铁头娃就是户部侍郎总督仓场葛守礼,他上疏称:近者天象灾异,水旱无时,岂刑罚失中,武事未息,徭役屡兴,赋敛不时,以致阴阳乖戾而然耶?古人有言,天心仁爱人君,则必出灾异以谴告之,使知变自省。人君遇灾而能警惧,则天变可弭。今陛下修德省愆,忧形于色, 居高听卑,天寔鉴之,顾臣等待罪,宰辅有乖,调爕贻忧,圣衷咎在臣等。今宜体此,下修人事,上合天道,然岂特为人上者当勉为?人臣者亦当修省以辅其君,上下交修,斯为格天之本。

葛守礼倒是不认为这次的灾异和嘉靖有关,反而暗戳戳的指责阁臣们,意思是由于阁臣们的失职,尤其是首辅严嵩的失职,才导致了这次的天象异常和京师的灾异。

故而葛守礼认为严嵩作为首辅,应该自觉一点,主动把这件事情承担起来,自请致仕,才是正路。葛守礼的话倒不是空穴来风,在前朝,出现灾异,罢免宰相倒是正常事,因为宰相担负调燮阴阳、治理国事的重任,自然灾害和天象异常多使宰相惶恐不安,汉朝即形成因灾异策免三公的惯例。

宋代出现天灾人祸后,宰相通常主动向皇帝递交辞呈,将灾异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来,算是臣子对君父的忠诚,元佑三年二月,大雪,尚书右仆射吕公着等大臣因此请求辞职:“去冬积雪,甚于常岁,今春以来,沉阴不解,经时阅月,民被其灾。望赐罢黜,以答天变。”

但是嘉靖显然不会这个事情罢免严嵩,于是在葛守礼的奏疏上批道:朕与卿等同国休戚,宜辅朕修省以消天谴。君臣一体,苟知警惧,天心可回。卿等其尽心力以匡朕不逮。算是和严嵩同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