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209章 天象示警朝局乱(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天象示警朝局乱(四)

朱载坖听说自己要代嘉靖去祭天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根本不考虑本王的感受啊,这种代皇帝祭祀天地的活,不光十分繁琐,而且要斋戒。

什么是斋戒?戒者,禁止其外。 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 听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专一其心,严畏谨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 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

说白了,就是太常寺到时候给朱载坖找个地方给关起来,吃几天老米饭,斋戒期间不饮酒、不食葱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 不理刑名、不与妻妾同处,形同囚禁,难怪不得嘉靖不愿意去,而是选择让朱载坖代为祭祀,那可真是朱载坖的好爸爸啊。

李春芳已经将祭祀的各种情况打听清楚的,朱载坖到时候斋戒的地点是圜丘大祀殿外垣内西南斋宫。里面还有朱元璋当时下令铸造的铜人。 这个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象牙简,上面写着斋戒三日。

虽然朱载坖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圣命难违,朱载坖只得来到斋宫开始斋戒,因为是祭祀天地,不准阉人参与,朱载坖只能带着陆绎去斋戒,陆绎身穿飞鱼服,佩戴绣春刀在斋宫外值守,随行的还有陆绎自己的亲兵。

来之前高拱特意交代陆绎,朱载坖在斋宫内的饮食还是由裕王府负责送,王府仪卫司一定要严加警戒。朱载坖百无聊赖的在斋宫内坐着,这里面也无事可做,朱载坖索性开始打盹。

没想到朱载坖刚刚打了一会盹,陆绎就在外面说道:“殿下,大宗伯来了。”

朱载坖整理了一下仪容,请王用宾进来,王用宾进来向朱载坖行礼后,朱载坖请他起身,朱载坖本以为王用宾是来给他讲解仪注的,毕竟他是礼部尚书,给自己讲解仪注也是正常的事情。

没想到王用宾说道:“殿下,如今国本未定,天下不安,殿下膺天下之望,应当振作才是!臣等在外为殿下之羽翼,殿下则当自奋也!

朱载坖也没想到王用宾上来就这么直白,朱载坖连忙说道:“国本之事,自有陛下定夺,况有恭诚伯之言,孤何得置喙也!”

王用宾根本不把陶仲文当回事,他说道:“彼辈幸进之徒也,国事何得由其言也?”

王用宾根本看不起陶仲文,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得宠的道士罢了,但是朱载坖却很清楚,陶仲文在嘉靖心目中的份量,肯定比他王用宾要重多,而且自己现在这样挺好的,真要去争什么太子之位,保不齐会引起嘉靖的怀疑,这是何苦来哉呢?

故而朱载坖委婉的拒绝了王用宾,王用宾却说道:“臣司职礼部,就应当正礼法,端风气,此臣之职也!”

朱载坖当然知道王用宾迫切的心理,他二十岁就中进士,选翰林,可以说算得上人生赢家了,范进见了都要哭死在当场的那种。然后却在官场上蹉跎了二十多年,这才被大用,当然有那种舍我其谁也得感觉,所以不管是他和李默联手对抗内阁,还是想要推动立储这件事情,都是希望在朝堂中找点存在感。

朱载坖不由得说道:“你看又急,不利于团结的话千万不要说!”

把王用宾搞得一头雾水,朱载坖说道:“大宗伯,万事有法,顺其自然可也!”

王用宾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朱载坖和嘉靖一样,有点修玄的意思了,朱载坖对于王用宾的话,只是不接招,王用宾见无法说服朱载坖,只得离开了。

在完成了斋醮之后,还有传制、告庙、省牲等部分,首先是传制,誓戒之后传制,即是礼部与太常寺官于城隍发咨,遍请天下当祀之神抵,于各庙焚香三日。

然后就是告庙,朱载坖再次来到太庙,向各位祖宗,尤其是太祖朱元璋祭告,告庙即告知祖先,请配上帝神祗。在祭祀天地前两日,用祭品与祝文于奉天殿祭告太祖,请其配享上帝、神祗。其祝文为:“维嘉靖三十三年年,岁次甲子,六月初一日。孝子孙裕王朱载坖谨代孝子皇帝敢昭告于太祖皇帝。兹以六月初三恭祀上帝、皇只于大祀殿。谨请皇考配神,伏惟鉴知,谨告。

之后就是省牲,省牲是祭祀仪式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祭祀所用神牲是祭祀者对所要祭祀对象的供奉,代表着祭祀者的心意,所用牲畜的优良亦表示其诚心。

中心环节共有奠玉帛、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彻馔、送神等构成。朱载坖在祭祀当日在亲王袍服外罩青衣角带向上天进献玉帛和牺牲。

进献完毕之后,朱载坖展开翰林院早就拟好的祭文,读道:维嘉靖三十三年,岁次甲子,六月初三日,嗣天子遣具官臣朱载坖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后土皇地只。时维仲夏,敬率臣僚,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恭祀于大祀殿。备兹灿瘗。皇考太祖高皇帝配神,尚享。

读完这个,朱载坖已经感觉吃不消了,赶紧回到王府,幸好李妃早就准备好的吃的,朱载坖吃了一顿后又回去睡了一觉,才感觉缓过来。

结果刚刚祭祀完上天,东南的战报又来了,官军在采淘港大败,山东兵复追击倭寇至采淘港,乘胜深入。倭寇伏起,我兵大溃,溺水死者千人,指挥刘勇等死之。初新泾之捷,李逢时功最大,许国恨逢时。与之同事而不先约,已乃别从间道袭贼,欲以分逢时功。会暮大雨,刘勇等兵先陷没,诸军继之,皆仓卒不整,遂大败!

从山东来的援兵刚刚打了一场胜仗,结果就大败亏输,朝廷花费近十万两从山东调来六千长枪手,结果一战就损失大半,东南倭寇的士气更加高涨,明军只敢固守城池,不敢出城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