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在精锐部队的护送下,威尼斯总督被押出了总督府,送往了临时监狱进行关押。
11:50
经过半小时的战斗,威尼斯独立军肃清了总督府的残敌,并开始将总督府转交给枫丹国安局,让其在内部进行情报搜查。
12:15
为了争取民心,鼓舞士气,威尼斯独立军开始在城内宣传威尼斯总督被捕的消息。
12:50
在得知独立军成功占领总督府,并抓捕威尼斯总督之后,整个威尼斯陷入了欢呼的海洋。
毕竟奥地利压榨他们实在是太久了。
所以为了报复奥地利的压榨,威尼斯人纷纷大喊着“吊死威尼斯总督!”,想要对威尼斯总督来一次公开审判。
13:20
在奥地利指挥官的命令下,城外的奥地利军队重新向威尼斯发起进攻,试图镇压威尼斯独立军。
13:50
为保卫威尼斯,威尼斯独立军开始抽调部队组建防线,并动员军民协助防守。
14:23
在意大利独立组织的沟通下,城外的417团做起了战斗准备,准备在奥地利部队专注于进攻时,从后方发起一次正义的背刺。
15:12
在奥地利指挥官的命令下,奥地利骑兵团也加入了进攻战斗。
15:25
为吸引奥地利部队继续深入,威尼斯独立军开始且战且退,将奥地利军队放进了城市内。
15:40
417步兵团,382炮兵团以准备加入战斗为由,光明正大的运动到奥地利军队后方,并做起了战斗准备。
15:45
威尼斯独立军的且战且退计划失败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指挥起义军做出如此精细的战术。
15:50
在无法且战且退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吸引敌人深入城市的目标,威尼斯独立军开始主动放弃阵地,粗暴的诱敌深入。
15:58
由于奥地利军队十分轻视独立军,不相信独立军会执行什么诱敌深入战术,所以他们便如独立军预想的那样不断向城内深入,渐渐与城外部队脱节。
16:00
就在奥地利军队在前线激战正酣时,382炮兵团突然冲着准备进攻的预备队开了火。
在炮兵团的打击下,在城外列阵准备进攻的预备队损失惨重,至少减员了30%。
见到这一幕,准备带队发起进攻的奥地利指挥官猛的一摔帽子,冲着后方的382团愤怒的大喊:
“狗娘养的意大利人!你们怎么瞄准的!你们的脑袋里装的是shit吗!”
“我一定要去军事法庭那里投诉你们!让上面把你们的工资扣光!”
从奥地利指挥官这番话语来看,奥地利指挥官并没有怀疑382团发生了背叛。
毕竟在这个时代,炮兵开火误击友军是常有的事。
所以奥地利指挥官只认为是382团手艺不精,计算错了火炮射角才让火炮轰到了自己人。
而这种轰到自己人的行为绝对是严重的犯罪,所以奥地利指挥官便气冲冲的向后跑去,准备找382团理论理论。
而就在奥地利指挥官准备找382团理论的时候,382团的炮兵又一次开火了。
“轰!轰!轰!”
密集的炮火再一次轰向了预备队,将正在救治伤员的奥地利士兵们轰上了天。
见到这一幕,奥地利指挥官终于反应过来一件事,那就是由意大利人组成的382团竟然背叛了!
于是他立刻转过身,冲着后方的部队大喊:
“散开!散开!那群狗粮养的意大利人背叛了!小心所有的意大利人!”
“小心所有的意大利……”
奥地利指挥官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枚炮弹打成了两截,落在地上死的透透的。
而奥地利指挥官的死亡并不是结束,382团仍然不断地向奥地利军队喷吐着火力,意图将这些奥地利部队全部消灭到城外。
16:10
炮火声和哭喊声传到了骑兵团驻地。
就在奥地利骑兵团还在疑惑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时,早已运动到骑兵团侧面的417步兵团向骑兵团发起了突然袭击。
在417团的突然袭击下,骑兵团的骑兵还没有上马便被消灭了大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417团将会很快击溃骑兵团,并参与下一步的包围计划。
16:20
在敌方炮火的压制下,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勉强重整了建制,并向382团发起了进攻,试图拯救被炮火压制的奥地利部队。
16:30
威尼斯独立军停止诱敌深入,转而亮出了全部实力向奥地利军队发起了进攻。
16:40
在炮火的掩护下,417团成功击溃了奥地利骑兵团,并开始进行下一项的包围行动。
16:50
奥地利海军陆战队的突击计划失败了。
在本次突击过程中,海军陆战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但是这些战斗力并不足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所以在损失了近百人后,奥地利海军陆战队被迫停止进攻,转而向外突围保全自己。
16:57
在意大利独立组织的胁迫下,413步兵团也被迫参与到战场起义当中。
毕竟413团也是一个由意大利人组成的步兵团。
在有意大利团背叛的情况下,413团根本不可能被奥地利信任。
所以与其等到最后被奥地利清洗,413团还不如直接参与起义为自己搏出一个未来。
17:20
经过一番准备,413团也开始向奥地利发军队起进攻。
而在413团加入战斗之后,敌我双方的实力完全发生了倒转。
在这种情况下,奥地利军队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17:45
在413团也加入到战斗中之后,奥地利军队知道自己已无力继续战斗下去。
如果继续在这里与敌人硬碰硬,那么只会给部队造成更大的伤亡。
所以为了未来的胜利,奥地利军队不约而同的选择突围,尽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