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策项部分是他本篇策问的重点,他采用总分形式呈现,先援引经典古籍作为依据,提出应根据不同地域发展相适宜的农业以实现富民目标,以及推行“有教无类”理念来教育百姓。

之后再分点论述,通过列举华朝各州实际案例进一步证实这些论点,从而突显出策问所具备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分点论述中,他引用古代农书中的经验智慧,提倡结合各州府的具体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选择合适作物、优化种植方式以增加产量的目的。

而有些州府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限制,并不适宜开展农业种植,可以根据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手工产业探寻商业发展道路以达到富民。而商品的互通有无就要运输,他又再次提出要致富先修路。

李延宁还提出可以派人去外藩别国寻找更多的优良农作物,以丰盛华朝百姓的餐桌。

而针对“教民”方面他提的“有教无类”思想主张,在养民、富民基础上主张让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

最后的策尾部分即尾谏语,一般是要对圣上的行为发论,李延宁也写了这部分内容,还表陈心意,希望看到圣上实现宏愿。

总体而言,他首先从总体层面出发,明确阐述的核心论点;接着逐步展开细节论述,深入探讨各个方面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此一来,既能保证逻辑严密性又可增强说服力。

写完策问草稿,李延宁松了口气,停笔吃了些干粮,又活动了手腕,开始誊抄。在下午未到酉时,他的试卷墨迹已经干透。

等酉时时间一到,官差收卷,今天顺利结束。

收卷后,大家都精神一松。李延宁在官差的监视下去墙角边打水,顺道走动走动活动下筋骨,他今晚准备煮点面条肉干来吃,再煮一碗姜汤喝下驱驱寒气。

他以前的厨艺还是不错的,这些年忙着读书科考,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下过厨。现在煮起面来还挺生疏。

等他吃饱喝足后,天已经彻底暗下来。他蜷着腿躺在木板拼接的床上闭目养神。寂静的夜里,咳嗽声、打喷嚏声更多了。

而李延宁悲催地发现,此刻竟然下起了雨,雨水让气温再次下降。他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可以想象,明天生病的人将更多。

李延宁一夜醒醒睡睡,早上醒来时,腿再次麻了。而他发现他隔壁号舍的考生被巡逻的官差发现晕倒在里面,被抬去医治。

抬出来时李延宁看到他烧得脸蛋通红,回想第一天晚上就听到了他的咳嗽声,昨晚似乎没怎么听到,想来昨晚可能就烧迷糊了。

现在医疗水平差,这样不珍惜身体即便考中,没有健康又有什么用?李延宁只能祝这位兄台好运。

他又拿出预防风寒的药丸吞下,还含起了人参片。他也不知道含这个有没有用,但是苏熠薇给他准备了他就用上,总归没坏处。

第三天考论,打开题目后李延宁挑了挑眉,论的题目居然有三道!已经是第三天了,考生大多精神不济,看到这么多的题目很多人都懵了。

李延宁快速扫一遍题目。第一道是论述观点题,第二道是律法断案题,而第三道还是算术题。李延宁乐了,数学题可是他的强项。

算术题目是:一百馒头一百民,大人种田给三个,孩童三人分一个,大人孩童各几丁?

李延宁读完题目,这不就是小学的解方程题吗?一百个馒头一百个人刚刚够分。如果大人种田劳累需要分三个馒头,小孩三个人分食一个馒头,试问大人和小孩各多少个?

设x解个方程,很容易得出大人25个,小孩75个。但是解方程的概念在古代可没有,李延宁想了片刻,又组织了语言才打起草稿。

一个大人分3个馒头,三个小孩分1个馒头,那把一个大人和三个小孩分成一组正好需要4个馒头,100个馒头便可以分成25组。因为每组中有一个大人,三个小孩,所以25组就有25个大人,75个小孩。

在别人还在冥思苦想时,李延宁已经下笔如有神,刷刷刷地写完了数学题。接下去好好做一下法律题,写好判词,捋一捋论述题就行了。

今天的题目比较多,等差不多到了酉时,他才写完,写完才发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又下起了雨,气温再次下降了几分。誊抄时全神贯注没多想,这会他发现自己的鼻子有些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收卷后,雨也没停,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还好京州贡院瓦片齐全,不会漏雨,不然这也太惨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又冷又湿怎么坚持到明天?

这会儿下雨必须再喝点热的,等收卷后,李延宁撑着伞去装了一壶水回到自己的号舍煮点热姜汤和粥喝。只剩明天一天了,无论如何他都得打起精神,将明天熬过去。

最后一个晚上,李延宁又累又冷,他想此刻温度估计只有七八度了吧,他听着雨声几乎一夜未睡。

早晨起来后果然有些鼻塞,但是问题不大,他运动了会儿,将所有的姜片全部放进去煮汤喝下,还一直心理暗示自己打起精神。

好在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后,在分完考卷时,天放晴了。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了不少。李延宁才不至于手受冻得发抖。今天考诗赋,不仅要写诗还要写赋。

这一科虽不是他的强项,但这么久以来长期地积累、练习、总结已经让他的作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到了下午申时,他已经将诗和赋都誊抄完毕,再次检查完,等墨迹干透了,他收拾起考篮准备交卷。

最后一天是允许提前交卷的。李延宁交完卷子,跟着官差出来外院时才发现,已经有好几个人在等着了。贡院不是出来一个开一次门,要集中十个人以上才会开门。

李延宁在这里遇到了王誉竹。他看起来脸色苍白,不太好的样子,不仅是他,其他考生也都一样的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