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的朋友圈 > 第156章 因缘和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微信朋友圈儿翻阅到2021年5月13日,发文如下: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留言区互动:

昨晚与一友人聊天儿,今早偶遇此蜗牛,想到白居易这首诗,分享给大家~

是你的那需争,争来的那还有乐?只努力做好自己~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1)醍醐灌顶,阿弥陀佛

2)嗯嘛~说话真香

3)阿弥陀佛!

4)这首诗很有意境!我喜欢

突然想起,有次坐火车经过一座高架桥,足有十多层楼高的高架桥,凌空于一片山脉的森林之上。

当时,我隔着火车窗玻璃往外看远处的风景,突然看到近处一只小鸟,盘旋着冲向了山林深处。

当时,脑海中浮现出山林深处,可能存在的一切生灵的画面,其中触目可视又最小的应该是蚂蚁。

蚂蚁,一直在深林中生活的蚂蚁,它如何能看到我?如何能看到这辆火车?在这个高度,我拿着放大镜也看不到的蚂蚁,它又是怎样的存在?

它更不可能看到,它所生活的山林的全貌,更不可能看到这个省的全貌,省所在的中国的全貌,中国所在的地球全貌,地球所在的宇宙的全貌……

那么,既然蚂蚁的认知是如此,我们人类的认知就好过或高于蚂蚁吗?你能确定所有科学给出的,天文望远镜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实相吗?就是真实吗?就是全貌吗?

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中,宇宙一切都是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一切都在不停的生灭,所以没有永恒更没有真实存在的一切。

而对于一位觉悟者,佛陀而言,这一切又没有生灭。我们无法用我们的大脑去理解,更不可能用局限的认知去思考和言论。只是,有一点,在走向觉悟这条路上,我们可以先保持中立,不加以对立,不主观定义。

5月14日发文

如果灾难可以唤醒人的慈悲喜舍,它哪里还是灾难?

明天(5月15日),电影院见!

分享电影《一百零八》宣传片视频。

5月15日发文:

今日文殊菩萨圣诞,分享文殊菩萨心咒给大家

【文殊菩萨心咒:嗡ong、阿ā、喇rā、巴bā、札zhā、那nà、谛di】

传喜法师开示如下:

多多地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就能无碍地得到文殊菩萨加持,无明破除,智慧打开,心神安定,学习效果自然能得到提升。

考试季来临,愿大家广修福慧,诵经持咒、点灯祈福、放生食素,广做功德,愿一切学子皆成栋梁之才,拥有一个高远的人生目标,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下报父母养育之恩,在一个月后的高考中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想起女儿学校自从立了孔子像,考前必定有很多孩子跑过去拜孔子。有一次我好奇,匍匐在孔子脚下的孩子们,都会说些什么呢?大体内容汇集如下:

孔子,孔大夫,孔爷爷等

求您,请您帮帮忙\/传能量给我,让我考个及格分吧,让我考一百分吧,让我这个考个老师\/爸爸妈妈满意的分吧……

孩子和大人没有区别呀,那颗祈愿美好和向往美好的心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去寺里拜菩萨拜佛,还是迷信吗?

另外,反观孩子我们可以得知,求有用吗?临时抱佛脚有用吗?我们要在平时的因上多努力,多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圣人也是人,只是诸多因缘呈现出了“圣人的样子”。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在这个世间存在过的人,与我们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要说区别?那就是“因缘有别”。因是什么?你主观上一切的念头和行为;缘是什么?外在客观存在的一切与你有关的事物。

我们一切所见所闻所触所感和所做和所得果,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好比一粒莲米,种在淤泥还是沙漠?由因上选择决定;而阳光雨露秋风冬雪等都是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