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去大明扶贫 > 第62章 计划总是在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大能走后,朱植一想到北边还有蒙古人,觉得计划又得调整。

早在义州卫巡视的时候,义州将士担心在耕种时,元军会从北边的山地过来,他当时只是凭后世史书断定冯胜大军必胜,蒙古人逃之夭夭。

可万一现在有变化呢?就像自己穿越,北伐推迟两年那样。

思忖再三,他对自己说道:“不行,还是得派人到懿州布防,确保万无一失。”

他又心急火燎地拉着张石跟在朱大能后面,也跑到广宁卫找郭英去了,搞得张石一肚子练兵计划都还没来得及说。

到了驻在旧城里的广宁卫,朱植就说:“舅舅,这广宁光有医巫闾山一道天险还不够安全,广宁中护卫要立即转移到北边一百五十里的懿州屯守。”

郭英当即就反对:“北边有冯胜的二十万大军,蒙古人害怕都来不及,怎么会来呢?这还是殿下当时在义州把大家都说服的。”

张石也表示反对:“中护卫刚刚草创,特别是百户这一级骨干还没配齐,总旗还没有和所属人马熟悉,还是等一个月再说吧。”

朱植就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那蒙古人只来三、五十人,那在北边挖煤的人谁保护?现在义州卫都去种地了,手无寸铁,蒙古人来了,就是一场屠杀!”

朱植这么一说,大家也有点担心。只是中护卫还没有过几天安生日子,总要休息两天吧。

朱植又问张石中护卫百户人选配置情况。

张石就按上次在大凌河边定的调调,把百户人员介绍了一下。

朱植觉得有必要再调整一下,说道:

“皇帝的旨意和兵部的批文还没有下,我们还是谨慎一点,五个千户人选先暂时宣布为副千户代理千户之职。”

“中护卫总共有五十个百户职位,一百个神机营老兵中两个总旗、两名神射手要提为百户,跟郭骥远涉重洋的两名老兵回来后也要破格提拔,再加上广宁卫推荐的六个百户,这样就定下十二个百户了,还有三十八个名额由九十来个老兵竞争,现在让其中三十八人上,另外 五十多人肯定不服。”

“不如把这三十八个百户岗位空出来,每百户先临时安排二名老兵担任总旗,各代理一个月的百户,看这二人谁表现好再正式明确为百户之职,报兵部备案。”

“在百户岗位空缺期间,先宣布三个造军火的局长、三个种地的社长,还有郭镛、郭鉴兄弟,王府的李济挂个百户的名,明确级别待遇,以激励大家的积极性……”

张石其实也是个比较谨慎的人,听辽王把方案重新调整后,也觉得甚好。

朱植又重新分配任务:

“朱大能改领中军副千户一职到懿州布防,二百辆新式战车和三十枝迅雷铳也一并带去,就地屯守兼寻采煤矿。”

“张石改领前军副千户同时兼教导营营长,对留守广宁的总旗和小旗分批进行轮训。”

“至于挖石墨的任务,待找到矿源后再让武定侯派人挖运。”

这一顿忙活,又到了中午,郭英正要留众人在广宁卫吃饭,中护卫来人报告说盛千户护送火药回来了。

朱植等人只好又赶回了中护卫进行安置。

这时董兴他们也赶着那浩浩荡荡的耕牛大军也回来了。

又是一顿忙活。

随着人越来越多,物资也越来越多,要落实的工作也越来越多,朱植躺在马车上显得有些疲惫,就连靖江王喊吃饭都没听见。

收钱又喊了一声,说道:“辽王爷啊,还是吃饭要紧,饭总得一口一口的吃。”

正在这时,一直在思考问题的朱植顿时有了思路,说了句让人莫名其妙的话:“收钱,你的意见真好。”

他决定再次调整辽西的建设方案。

大能带中军去北边懿州设防后,广宁城就又多了一份保障,应该能应付万一渗透过来的游骑。

现在离金山大战还有两个月,这是难得的机会, 必须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抓紧生产。

那蒯富他们就先不生产火铳了,战车和火箭也先缓缓,前十天全力生产农具。郭镇他们虽然在山东买了一些农具,还远远不够。

春节过后,朱植感觉就基本没下过什么雨,不挖渠引水,只能种石头了。

他让广宁卫先派三千人全力开挖水渠,刚好让耕牛也休息一下。

吃过午饭,他顾不上休息,又到了广宁卫,让郭英把广宁卫千户以上将领都招来,告诉了自己的想法:

“广宁中护卫和广宁卫的关系还是要捋一捋。”

“一是两卫同城驻守,营房确实有点拥挤,明天中护卫正式宣布成立后,先派中军北上屯守,其他四个千户先休整一段后分再分批向北屯守。”

“二是两卫人马各自训练、各自管理,但是总旗、百户等中层骨干要经常交流,情报共享。”

“三是后勤还是要一体规划,广宁卫派三千人马听张信安排,到接近辽泽的地方立刻开挖沟渠,清理地面,做好二万亩军垦的耕种准备,五天后从中护卫领上九百头耕牛就开始进行耕种。”

郭英对后两项极为赞成,马上安排宋忠挑选人马,着手搜集情报,又给了张信一个广宁卫佥事的官,负责军垦。

但是,他对辽王的第一个想法是极力反对的。广宁卫把中护卫给挤跑了,这话要是传出去了,他可不要被皇帝给咔嚓了。

朱植却把脸一拉:“中护卫的事情,自有王府作主。”

郭英说道:“那也得先请示陛下啊?”

朱植见说服不了郭英,只好拂袖而去,郭英也不住偏殿了,把东西收拾一番,连忙给老朱打小报告去了。

甥舅俩竟第一次因公事不欢而散,广宁诸将面面相觑,心里却是埋怨辽王不理会侯爷的良苦用心。

毕竟皇帝让他之国广宁而不是什么懿州。万一出了差错,皇帝那里是不好交代的。

郭英一搬家,其他几人死活也不住这偏殿了。

朱植只好让人把那些金贵的火药火器搬进偏殿来。现在枪支、战车、火箭弹药的生产都暂停了,造车的都去造农具了,其他工匠都去建房子了。

好在人多好办事。

到了晚上,又有十套木刻楞完工,还有二十套快要完工,也能凑和着先住。

按这个速度,到四月初,工匠们就能全部住进木刻楞了。

朱植给两小丫头各留下一套木刻楞,其余由骞义分给工匠们。

骞义却说:“王爷这几天运筹帷幄,操心辽东大事,总得有地方挂个地图吧,召集诸将议事,也得有地方坐吧。还有那王府的宝印等贵重之物,也得放稳当点吧。”

朱植一听,也是这么个事,只好勉为其难地住进了一套木屋,进去一看,那些工匠们早把他的桌椅床柜全打造好了,只是还没做漆。一定是骞义和工匠们共同合谋好的!

事已至此,他只好将张石等五员大将召集过来,商量后天成军仪式和大军北上之事。

最后的结果是,诸将一致反对全军北上,只同意由朱大能先率中军一千人马北上,在懿州建立前哨阵地,兼顾挖煤和屯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