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2小木匠 > 第75章 中空玻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十年代初,华夏大地上还有一个产业曾经蓬勃发展,但是其崛起速度之快、体量之大、衰落之迅速都是世所罕见的,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相吻合,这个行业就是保健品行业或者叫做“神化”保健品行业。

后世一些耳熟能详的商界大佬,有几位都曾经介入过这个战场,比如哈娃娃的宗大佬、农妇山泉的钟大佬、脑黄金白金都卖过的史巨人,都吃到过神化保健品的红利,另外还有一支体育团体也是如此,在当年他们代言的保健品“中华鳖精”在神州大地上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团体就是马家军。

马家军的训练基地就在滨城,虽然马家军是在93年开始在一系列国际大赛上获奖无数,但是现在马家军已经有崛起的苗头了,在国内的比赛中他们已经向世人展现了筋肉,如果陈安邦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话,可以趁着现在马家军还未起飞这个风口与马教练谈一下代言合同,搞个类似“中华鳖精”的配方出来,绝对是个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可以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些事情运行的关键就是东风,陈安邦现在感觉自己身无分文站在一个大型超市里面,虽然所有商品都触手可及,但是因为囊中羞涩,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将它拿走,这种滋味实在是让人难受但是又没有办法。

就像要从沪市出发去京城,明明已经上了京沪高速公路,但是脚下却是骑的自行车,只能看着身旁的汽车一个个从身后超越,陈安邦发了狠,心想哪怕是换个摩托车也好啊!

从刘鹏口中得知李军现在的生意一般,陈安邦心里有了计较,也不着急与李军见面,反正有些事情现在还操作不起来,不如等到李军那边着急之后再说,他又不是没有陈安邦的传呼号码,刘鹏的生意有了起色他又不是没看到,等他想发展时找到陈安邦帮忙再说,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陈安邦笑着与刘鹏告别,转身走到公交车站,找到一个411路公交车的站台,坐车前往滨城玻璃厂,玻璃厂离东关街不远,就在鞍山路与联合路交叉口附近,从这边坐车过去也就是十多分钟。

到了玻璃厂附近,陈安邦找到个小店给胡东华打了个电话,正好胡东华在店里自己接的电话,陈安邦问了一下他在玻璃厂那边的熟人姓名,说正好在玻璃厂附近,过来看一下玻璃价格,如果需要排单的话,那就提前安排一下,胡东华一听是这事,二话不说就把自己那边的联系人电话给了陈安邦,是一位销售科的业务经理叫做毕英杰。

侯一小区那边陈安邦是准备当成样板工程来做的,二十中学的音乐教室虽然利润比侯一小区要高一点,但是可复制性没有侯一小区这边的高,因为不是每个学校都有音乐教室要装修,而且学校装修的工程都需要一些人脉,像徐校长这样自己到装修市场来找工人的非常少见,可以说陈安邦是撞上了,要是这单他接不上的话,他还得像前世那样等到年底才接到十九中学装修的活。

不过现在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陈安邦也不知道十九中还有没有要装修的活,不过应该可以通知张小敏去问一下,毕竟明天起她也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了。

侯一那边的窗户陈安邦答应张大爷那边全部给他换成铝合金窗户,现在摆在陈安邦面前的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铝合金普遍是单层玻璃,如果想保温效果好那就需要再加一层窗户,在冬天的时候还无所谓反正都不开窗户,但是到了夏天就有些太笨重了,而且再加上纱窗开启窗户就太麻烦了。

中空玻璃已经进入了国内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普及开来,主要源头还在于生产线没有细分,门窗这边没有迫切的中空玻璃需求,玻璃厂这种国有企业自然不会主动去更换中空玻璃生产线,毕竟连浮法玻璃都懒得切割的单位,怎么可能会照订单去生产基本每块大小都不一样的中空玻璃,尤其是还有钢化一道工序,玻璃尺寸下错了就等于报废,在目前人浮于事的国企或集体企业搞这种订单生产,用不了多长时间会发现生产的报废品比正品还多。

所以陈安邦目前解决这个方案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花大价钱上其它沿海开放城市寻找中空玻璃生产厂家,不过这有些不太实际,毕竟玻璃属于易碎品,基本都是本地生产安装,外地运输过来的成本太高,尤其是目前中空玻璃工艺较高的厂家大多在粤省和鲁省,虽然鲁省相比粤省离滨城近一点,但是车马费加上玻璃本身的造价也是陈安邦接受不了的。

再其次的选择就是手动中空了,与直接上中空玻璃不同,陈安邦可以选择98mm宽以上的型材来做窗框,这样保证型材的宽度可以承受两块玻璃而不变形,然后就是通过密封条及其它辅料将两块玻璃固定在型材上,这样既可以不用订做中空玻璃又达到了中空的效果,毕竟现在的中空玻璃也多数抽不了真空,唯一麻烦一点的是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玻璃上容易起雾,那个水雾不太好处理,没有使用两层窗户好擦,也正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根据胡东华给的消息,陈安邦给玻璃厂的销售秋的业务经理毕英杰打电话之后就在玻璃厂大门口等待,没多大一会就见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视野之中。

陈安邦迎了上去,与毕英杰握手道:“毕经理你好,我是胡东华老板介绍过来的。”

“你好你好,胡老板和我是老朋友了,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开口。”毕英杰也是老业务员了,虽然现在的国企员工对待外来人员普遍态度一般,但是业务口的人员还是态度良好的,毕竟工厂可以是国家和集体的,而业务关系的人脉是自己的,说句不好听的,即使工厂倒闭了,之前铺开的路子还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