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2小木匠 > 第112章 建邦之野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隋大姐一家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陈安邦也为此感到高兴。这样一来,大院就能够早点空出来,他的门窗加工厂也可以早日投入使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安邦的门窗加工厂逐渐壮大,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不仅如此,严红灯那边的几个工人也加入了进来,这让陈安邦感到非常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加工厂的未来也变得更加光明。

姐夫李新年也答应陈安邦,过几天会带人过来帮忙。这让陈安邦更加兴奋,因为他知道,门窗加工厂的事情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他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利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陈安邦也感受到了隋大姐一家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他们是看在钱的份上。

但是他们终归是支持了陈安邦的事业的发展,给点好处就毫不犹豫地搬离了大院,不像陈安邦认识的某些钉子户,纯粹就是为了恶心人。

陈安邦不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重生回来虽然事业才刚刚起步,但是也比上辈子好多了,不出意外这辈子不说当什么首富,起码进富豪榜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如果这辈子这么好的牌都能打烂掉,那陈安邦也无话可说了。

在未来的日子里,陈安邦会继续努力,不断扩大门窗加工厂的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起来后,陈安邦就让小徒弟陈安民煮了一大锅稀饭,然后去附近的早市买了一些馒头之类的早点。

吃过饭以后陈安邦安排新来的三个年轻学徒何国平、李新建、李新国,跟着陈安民和马爱民去工地,他自己则带着潘建邦去铁路工人文化宫。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大院,来到公交车站,公交车站附近有卖报的小摊,陈安邦买了一份滨城晚报,然后又买了一张滨城的地图准备拿给潘建邦看,潘建邦是个老司机,看地图就能明白道路的走向。

滨城的道路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地形是半岛的缘故,所以没有像其他城市一样的环线,但主要也就是几纵几横几个关键的道路,比如东北路、华东路、西北路、西南路、中山路、人民路、高尔基路、长江路、黄河路、疏港路等等。

然后就是一些大的广场,比如人民广场、星海广场、友好广场、中山广场、胜利广场、港湾广场、五一广场、五四广场、二七广场、三八广场等等,知道了这些地方的位置,然后再确定其他方位,基本上在滨城就能转个七七八八了。

因为一行人的目标方向基本上差不多,陈安邦是要去中山广场附近,而其他人是去香炉礁附近,所以来了一辆409路的公交车大家就都上车了,因为还是在早高峰的时间段,所以大家上车都没有位置。

上车之后,售票员将刚上车的乘客不断的往后方驱赶,陈安邦等人来到靠近后门的位置,还没站好扶稳公交车就启动了,大家赶紧抓扶手的抓扶手,抓靠背的抓靠背。

李新建和李新国兄弟俩的个子不大,抓上方的把竿有点费力,他俩的位置又不太好,所以只好相互扶持一点,省得摔倒。

车辆慢慢进入平稳的路段,陈安邦把地图递给潘建邦,然后告诉他车辆行进的路线,让潘建邦自己研究一下地图,这样印象深刻一些。

与其他人在公交车上站不稳不同,潘建邦毕竟是个老司机,在公交车上身体随着车身的晃动而摆动,双手拿着地图,一点也不影响他阅读,而李家兄弟却有点晕车的情况,这时候看见潘建邦潇洒自如的样子,不禁有些暗暗羡慕。

没过多久,香炉礁车站就到了,陈安民招呼众人准备下车,正好李家兄弟也快到晕车的临界点了,晃晃悠悠的跟着陈安民就下车了。

果不其然,下了车之后,李家兄弟就蹲在路边开始呕吐,早上吃的稀饭全吐出来了,吐完之后他们的脸色苍白看起来十分虚弱。

陈安民看着他们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担忧,他知道晕车的痛苦,于是陈安明在旁边轻轻地拍打两人的后背,希望能够缓解他们的不适。

他一边拍打,一边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晕车是很正常的事情,等一会儿就好了,你们俩歇一会再走。”

李家兄弟听了陈安民的话,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

陈安邦看到他们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心疼。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来瓶水来漱口,但在这个年代,瓶装水是一种奢侈品,陈安民身上也没有带。

他只好让陈安民继续照顾一下两人,而他要接着坐车去谈工作,毕竟这么多人在滨城吃喝拉撒都要他负责,不可能耽搁在这些小事情上。

公交车继续往前行驶,陈安邦为潘建邦一路介绍沿途的标志性建筑,潘建邦则拿着一支铅笔在地图上比比画画。

对于潘建邦的使用,陈安邦在船上与他有一个详细的交谈。

当时陈安邦语重心长地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安排,他认为潘建邦年轻有为,而且有着熟练的驾驶技能,因此可以在公司中担任一个介于助理与司机之间的职务。

这样,当陈安邦购买车辆后,潘建邦就可以直接驾驶,为公司提供服务。

同时,陈安邦也看到了潘建邦在谈判方面的潜力,他的年龄优势和工作经验让他能够更加容易地与客户沟通,并且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陈安邦也希望他能够参与一些业务的谈判,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潘建邦对此也是很感激,他知道这是陈安邦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这份期望。

他也明白,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他要好好把握,既然自己出来打工了,就要有一个打工人的姿态,出来混就要混出个名堂才回去,要不然岂不是让原来单位里那些人看笑话?

在外面混好了再回去,用陈安邦的话来说,那就是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