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脑中的农场拜托大家了 > 第38章 街道办日行一善,丰泽园唱菜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章 街道办日行一善,丰泽园唱菜名

王主任还在发愁明天开会的账目还没算好。

听到陈江河来办事,也不耽误,直接给人签字盖章打发了。

末了还没忘提醒,“江河啊,别忘了提前去换全国粮票,四九城的票到那边怕是不好吃饭。”

陈江河请假时就开好了单位证明,当然不会忘记再跑一趟粮站。

另外他有自己的系统空间,根本吃不着外面东西。

但得留痕呀。

“哎,知道了王主任。”

“您这是发愁粮票的事儿?用不用我帮忙,论算数我还是可以的。”

陈江河再瞎看出来了,气氛在那摆着,没见几个会计头上都快冒烟了。

“你?”

王主任之前留意过,陈江河前几年初中没念完,这算数能好吗。

不过人既然开口了,她让人试试也不吃亏,没准还真能帮点忙。

甭管黑猫白猫了,抓住耗子就成。

“老周,给拿一本待核对的账目。”

陈江河从一四十多岁大姐手里接过本子来,就开始翻看。

里面已经把每家人口和粮票配额标好了,只需要重新进行加减计算,再跟前一月的核对即可。

陈江河的工作是王主任帮忙落实的,做人得记别人好。

这会儿他也不急着去办别的事,索性帮人一回也算回报。

他敢开口揽活儿的底气就是空间里有计算器啊!

系统空间里商场大着呢,要找个计算器只需念头一动,还用什么算盘珠哦。

“哗啦!”

一个崭新的计算器就拆封待用。

只听脑海里一阵加、加、等于、清零、加加、减、等于。

最后也没见陈江河怎么计算,人直接把最终结果就写出来了。

厚厚一本账册,别人会计得大半天算完,他这不到五分钟搞定。

主要时间就浪费在不停翻页上了,得仔细着同时翻两页的情况出现,不然数据肯定不对。

“王主任,这本算完了,少了十二斤七两,是东关大杂院的。”

陈江河把最终结果和差异原因都在最后标注明白了。

“不是,你这就算完了?”

周姓的会计大姐,看了看自己手里才翻了不到五分之一的账册。

同样厚度,别人怎么就算完了?

这小子不是在耍人玩吧!

“江河啊,这可是关系到住户吃饭问题,不能马虎的。”王主任也说道。

看来回头她再让人重新核对一遍,陈江河的速度太快,八成是没仔细计算。

“我知道啊王主任,现在粮食紧缺,我可不敢拿大家活命的口粮开玩笑。”

“还有多少,趁我现在有时间,都给顺一遍,可不能让大家饿肚子。”

陈江河决定今天好人做到底。

在街道办刷点印象分,以后说不定啥时候就用到了。

“这一摞都是没核对的,你想算的话就算算吧。”

“老周,你先把江河刚才那本核对一遍。”

王主任不愧是领导班子,知道先验证。

如果陈江河真的是算术高手,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啊!

反正这些账册也不是保密的,只要不拿出街道办,别人也不会管你怎么核算。

陈江河随手拿起一本,脑子里又开始加加、清零、加加……的循环模式。

随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的一阵敲击,几本账目的最终结果都核算清楚了。

得,日行一善。

“王主任,这些都算好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这算数比轧钢厂拧螺丝轻松啊,可惜是没有收入的。

收好介绍信,陈江河又走了趟国营粮店换了全国粮票。

离粮店不远,就是王府井大街。

合营后的丰泽园饭店就在王府井大街南侧一点。

陈江河想着,既然都到王府井了,不如提前先把周天的酒席预约上。

省的到时候再单跑一趟。

跟想象中的热闹不太一样,如今的丰泽园可谓门可罗雀,根本不用提前预约也有座位。

不过,来都来了。

不进去开开眼,那不白跑了吗。

于是他把自行车往门旁一停,就要进门。

现在治安还是可以的,自行车一般人真不敢偷。

不光因为一车一钢印,还因为现在大街上自行车少啊,要查还是很容易的。

真丢了也没事儿,大不了找饭店赔呗!

跑堂见有顾客上门,赶紧迎着,“同志,在这吃还是带走?”

饭店大堂里有个挂钟,陈江河看了眼现在是十一点多,差不多也到饭点了。

“在这吃,现在都有什么菜?”

他之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早就听说过老四九城丰泽园鲁菜出名。

人们还编了顺口溜:“炒菜丰泽园,酱菜六必居,抓药同仁堂,穿衣瑞蚨祥”。

可见这家饭店的知名度,据说还多次招待过外宾呢!

“呦,您这么问,看来是头一回来,那我给您报一下菜名。”

现在店里不忙,跑堂也乐意胡侃两句。

人进门就点了两毛一杯的茶呢,一看就不差钱的。

“那成,报上来我听听。”

陈江河喝了口茶,口感还不错,应该是碧螺春。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

这跑堂一看就是专业的,一口气报了几十个菜不带重样儿。

“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

“小李,又显摆你那顺口溜,别耽误客人点菜!”大堂经理模样的人训斥道。

见经理来了,跑堂一下老实了:

“同志,不好意思,刚才报的那些菜名,咱们这都没有。”

陈江河听跑堂用京腔报菜名,还挺有意思。

不过,这耽误他吃饭了。

“绕来绕去,把我这胃口都吊足了,您跟我说没菜?”

“开门做生意,不能够这样吧。”

就算是合营,该收的钱是一点不少要,所以道理还是得讲的。

“现在是真没那些食材,您多担待。”

跑堂嘴瘾过足了,结果顾客不乐意了,除了免茶水钱还能怎么办。

最后陈江河点了个鱼香肉丝、南煎豆腐还有俩白面,总共花费六毛钱外加六两票。

肉菜不要票,人家要钱的,至于白面和豆腐则是既要钱又要票。

陈江河突然想起来,怎么没把自家媳妇带出来一起吃,两个人吃还香。

“疏忽了,下回补上。”

不得不说,老牌饭店的菜味道是真不错,他一个人俩菜俩白面儿,直接光盘。

都省了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