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脑中的农场拜托大家了 > 第97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7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同村人都是去讨饭,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他们来投奔陈家,有口饭吃就已经很开心了。

再另找地方住,别人肯定会花钱啊!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他们几个小孩子还能帮忙打扫卫生,她爹妈总不能每天啥也不干,光等吃饭吧。

娄晓娥给几个孩子都夹了块肉,开口说:

“你这傻丫头,有宽敞地方住,干嘛挤一个房间呀。”

“怪我没说清楚,明天去的地方不用花钱,但也不会白住,得给打扫卫生的。

还有些话现在不方便说,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一听有不花钱的住处,这下老赵一家人就放心了。

一顿饭吃的堪比过年,美了。

第一晚,赵家五人分了两个房间住。

当然陈江河的书房也被临时征用了。

第二天一早。

吃过早饭,娄晓娥去上班,陈江河带赵青苗和赵响雷去大栅栏买了些日用品。

赵木留在家里陪朵朵玩,赵德贵的媳妇则是主动承担起打扫卫生和洗碗刷锅的任务。

陈母乐得清闲。

其实人一多,也不算清净了。

好在还有个三进大院安排这家人。

赵家这趟进京,就带了两卷铺盖,还是薄的透风那种。

直接没法用的。

陈江河这回大出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还有日常用品全给置办齐全了。

结果回去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已经驮不了这么多东西。

“那不是昨天送咱们的师傅吗?”

赵响雷眼尖,老远就看到一个蹬三轮的正在调转车头。

看样子,人家没想往他们这边来呀!

“老蔡!蔡全无!”

现成的三轮车,陈江河哪能让人跑了。

老蔡也是实在人,心里再怎么天人交战,担心被陈江河坑一顿。

手脚还是乖乖控制着三轮车往这边来了,“陈哥儿,您叫我。”

老蔡心虚啊,真不是他故意坑人把陈家亲戚送四合院里去。

这不是想着做好人好事呢吗。

“看你这会儿闲着,过来帮忙送趟货,钱少不了你的。”

陈江河真没想坑兄弟,不能占劳力的便宜。

“害,什么钱不钱的,我给你送去。”

老蔡一听,原来只是让他送货,这不算坑人。

在陈江河的带领下,老蔡拉着一车东西和赵响雷直奔三进大院。

陈江河的二八大杠上只带着青苗,因为三轮车上满了,实在塞不下第二个半大孩子。

半个钟头后。

“陈哥儿,这地儿够大的啊。”

老蔡在前门片区混熟了,知道这是以前的富人区。

“没办法,家里人多,只找到这么个房子是往外出租的。

就是租金有点高,以后哥们儿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对了,老蔡,记住回去什么话不能说昂。”

陈江河没接老蔡的话茬儿,直接把人往租房子的方向上引。

自家的老底,当然瞒一天算一天。

所有人都不知道才好。

老蔡除了在徐慧珍的事情上碎碎念,别的一律话不多说。

当即点头表示从此时开始,他没来过这个院子。

至于运费,老蔡这回是真心不收。

无他,指望陈江河传授他追寡妇的绝技呢!

别人连许大茂相亲对象都能挖墙脚,帮他追一个带孩子的寡妇,应该不算难事儿吧。

陈江河想的是,除了中院主人房,剩下的房间随便赵家人住。

结果俩孩子直接就选了前院的房间。

也罢,离大门近点,有人来倒是方便开门了。

三个孩子一人一间,赵青苗还帮赵德贵两口子选了一间。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有事也方便。

以后这个院子名义上就算租住给赵家人了,当然租房合同还得经过前门街道备案的。

至于房租,关上门肉烂自家锅里,外人谁也说不出什么。

“陈哥哥,这么大的房子,都是你家的吗?”

赵响雷对自己偶像的崇拜又提升一个等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房子都是国家的。”

陈江河见前院家具也算够用,只等赵德贵把锅炉重新给垒起来就能开火做饭了。

这些事情等他们都搬过来自己整就是。

他连煤炭都给买了,剩下的不可能什么都面面俱到。

还有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自己都靠老婆养,怎么可能一直养老赵家一家子。

以前那是没饭吃会出人命,现在有饭吃了,他们总得自力更生了。

那么就从大人抓起。

只可惜,来的是除了种地没有别的特长的赵德贵。

这就注定只能找工资低的普工。

这年头,人多的都下放了,下边上来的人就更难找工作。

不过,那是别人。

以陈江河的能力,就算养活一城一国的人都绰绰有余。

现在只不过是养活赵家人,那不是得师出有名。

老赵家的人得有点事干,给他上交工钱,才不至于沦为社会的废人。

只能说,勤劳致富。

至于三个小孩子。

只有赵青苗上完小学,后边俩小子小学都没读完,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

得送进学校接受再教育。

不管任何年代,就正经人来说,上学都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捷径。

所以,这个钱不能省。

见赵青苗收拾的差不多了,陈江河就带人回四合院。

俩孩子并不知道房子到底是不是陈江河的,只知道家里大人要去街道签合同,之后才能正式入住。

“陈哥,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厉害。”

“那就加油吧,普通人家的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头机会,哥就是你们的榜样。”

陈江河厚着脸皮说,反正小孩子们又不知道他的学历,给人点念想也好。

这要是直接摊牌,别人还谈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四合院的路上,陈江河又去了趟菜市场。

主要是家人吃饭的多了,蔬菜肉类消耗的也快。

菜市场入口,一个卖米糕的摊子吸引了姐弟俩的注意。

陈江河也不含糊,直接要了十个,他们三个一人一个,剩下拿回家。

“十个米糕,加糖六分,不加糖五分,您要哪种。”

老板一看是个大客户,笑得褶子都出来了。

“对半分,这是五毛五,我一会儿回来拿。”

陈江河付完钱就带着赵青苗进去买菜,赵响雷则留下等着拿米糕。

这时候的米糕跟后世竹筒里的那种还不同,现在是在个铁盒里刷层油,再倒上米浆,要糖的再加勺白糖进去。

然后就是放在炉子上烤,十来分钟就出锅,不加黑科技的大米糕喷香。

“青苗,以后就在那边放心住着,房租的事不用担心,一切有我。

乡下的情况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好转不了,回头我联系个学校,再帮你爹找个工作。

日子总还是得过下去的。”

这一刻,陈江河感觉自己怎么像个操心的老妈子,啥啥都管。

这得让老赵家给找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