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泼辣农妇种田忙 > 第161章 恶人上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皇太后订购的轮椅,自然有她的用处。

这个用处就是,她想在全国举办一个百寿宴,给勋贵和世家里的年过八旬的老人,送一份礼。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会是表面那么简单。

之所以举办这样一个貌似毫无用处的宴会,其实是想取得这些老人背后站着的人的支持。

这些人虽然老了,但他们的威信还在。

且现任家主和掌权人,都是他们的晚辈,凡遇大事不决,还是要向这些老人请教的。

因此讨他们的欢心,就得到了各个家族的支持。

偏偏这些老家伙,一个个倔的很,总是抱着老黄历不肯撒手。

圣人想改革,他们设置诸多阻力,让子孙们不予配合。

圣人想变祖宗之法,他们如丧考妣,哭天抢地,要死要活。

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想帮自己的孙子,就想出来这个办法。

先从老的下手,拉拢人心。

各个世家大族里的老人,很多年龄已经很大了。

因为家里有钱,各种好医好药的吃着,衣食不缺,仆妇成群,因此都能活得很大。

但活到最后,只能是躺在炕上等死。

连门都出不了。

太皇太后出面请他们出来,并给腿脚不便的人家,赐下一辆轮椅,让他们体体面面的来到皇宫赴宴。

很多老人家都感动的涕泗横流。

轮椅订单要得急,接单后,杨老大夫的儿子急得团团转,时间紧迫,他觉得很难完成。

只好连夜来找周越,请教办法。

周越给他出了个主意。

让他把一些零部件的加工,外包给其他的作坊。

比如车轮,外包给制造马车的工坊;椅面,让制作椅子的工坊去做,其他的零部件,也都如此。

这样,只要把这些零部件拿过来,组装起来,就会快很多。

一开始的技术和质量的磨合期过了,速度就会快上很多的。

小杨师傅一拍脑门,深为叹服,周大婶这脑子,就是好使。

在京里桃白杏黄的季节,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太皇太后和太后,两宫的女人亲自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宫廷盛宴。

邀请来了全国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来参会。

当然,说是全国的,那些偏远地方,四月发布消息,一个月之后的端午节举办,大辉疆土辽阔,很多地方的人,消息还没送到呢。

其实也就京里和左近的一些郡县的老人,才来得及参加。

太过偏远的地方,官府也不大愿意让他们来,这些都是耄耋老人,路途遥远,天气又热,万一在路上出点事儿。

不止家属会揪住不放,圣人也会认为不吉,进而贬斥地方官的。

宴会十分成功,大家都很高兴。

最高兴的还是宁老爷子,他的年龄虽然不足以被邀请,但他亲手制作的轮椅,在宴会上大出了风头。

太皇太后给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赠送了轮椅。

后来一些本来腿脚方便的老人,看到人家坐着轮椅,眼红的很。

也装起了行动不便,希望能得到赏赐。

那个叫轮椅的东西,可是京城的市面上没有的东西。

听闻是太后亲自督办,让人制造的。

圣人也出了很多主意。

圣人和太后,都是为了太皇太后的身体和日常起居,才着人发明了这个好东西。

孝心,日月可鉴!

我大辉朝,以孝治天下,圣人和太后娘娘,以身作则,感天动地。

来参加宴会的老人们和他们的家人,感动的涕泗横流。

一时间,很多人家以拥有一辆轮椅为荣,为孝心的最佳证明。

宁老爷子押送轮椅来了京里,看到小杨师傅接到的订单,排产都排到了明年,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周越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盘活了他们濒临破产的小工坊。

这下宁老爷子的养老钱妥了,这轮椅的销量虽然上不去,但胜在利润不低。

眼看酒楼生意越来越好,周越对菜品上,颇有些力不从心了。

酒楼要想保持活力,必须每个月都推出新式菜品。

但是只靠着她一个人的大脑,显然是想不出来那么多的菜品的。

她只好托人从南方请厨师来。

同时,她请许平君给酒楼出了一些养生食谱。

比如,去火的,暖胃的,去湿的,调理脾胃的,长个子的,好克化的,适合孩子吃的,适合老人吃的……等等等等

这样人家点菜的时候,小二哥就可以看准时机推荐了。

就有人说了,都出来吃饭了,就别讲究那么多了。

那可不行,越是出来吃,越要讲究一些,这些功用虽然不显,但你说有了这些功用,很多人就会觉得,哎呀,我上火了,我点个这个去火的菜试试。

没啥用也没关系,主打一个心理作用。

这样无形之中,客人会多点菜。

反正吃啥不是吃啊,万一有效果呢,是吧,嘿嘿!

这个方法推出后,清墨开会分析经营状况的时候,听店小二说,果然给客人推荐菜品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清墨把这个思路总结了,发扬光大,用在了其他店铺的销售上,果然效果奇佳。

看来,契合人们的心理,真的是一门学问,尤其是这京里,不乏有钱人,买东西不看价格,只看作用。

这天清墨正坐在酒楼的最顶楼的一间雅间里算账,听见楼下吵吵嚷嚷的,她起身出去看。

一眼就看到了王津,把清墨吓了一跳。

忙反了身回屋,叫过来店小二问明情况。

原来这位王津,回京赋闲了一段时间,在王家的运作之下,现在又补了一个小官儿。

是户部一个从八品的小吏,虽然品阶小了些,还不如原来他出任的知县高呢。

但好歹是个入流的小吏。

今天是他第一天上任,特意请了同僚来京里新开的大酒楼里吃饭。

王津有钱,他做东,自然是好酒好菜的上。

但他们未定雅间,来的又比较晚。

到了桃花源,发现没有雅间了。

那可不行,王家人请客,必然要坐最好的位置。

桃花源现在生意异常火爆,不预定真的很难有雅间。

这王津的下人,狗仗人势,不依不饶,非要店里给腾出来一间,就和店小二吵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