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中生活整体上比较沉闷无聊,但也不乏存在一些乐趣。

那是1994年,家家户户都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就是靠面对面或者靠中间人传话。

十几岁的花季少男少女也躁动不安起来,学校里开始流行书信交友。

每天下午课间,学校门口负责收发信件的传达室就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有去寄出信的,也有去找有没有自己的来信的。

寄出去信的,是寄出了一份期待。收到信的,会欣喜地撕开信封,展开里面的信纸,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来信人的意思。收不到信的,自然免不了几分失落。

初中的学校里,为了减少和避免早恋地发生,不再安排异性同桌,而是性别一样的同桌。

王燕的同桌是个脸上长满了星星点点雀斑的女生,相貌普通,但性格活跃。

班里有位长相帅气的男生,同学们都称呼他叫徐三。

本来他们两个人看起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两个偷偷摸摸谈起了恋爱。

学校里是禁止早恋的,如果被老师发现的话,一定会当众批评的。

有一天晚自习放学后,那是夏天,没有月亮,四周黑漆漆的。

女同桌热情地拉王燕出去,说是在学校待一天了,要去溜达溜达。

那时候,街上还没有那么多机动车,马路都很少,都是土路,偶尔会有辆拖拉机或者摩托车嚎叫着开过来又开过去,甩下一溜烟飞扬的尘土。

王燕没多想,就跟着女同桌出了校门。

走出校门大概100米左右后,她发现徐三站在路边,看起来在等什么人。

王燕刚想和女同桌从他身边擦肩而过时,只见女同桌和徐三互相暧昧地对笑了一下。

然后,女同桌说请王燕吃冰棍解解暑,转身跑到旁边的小卖部花了两毛钱买了一根冰棍,塞到王燕手里,然后告诉她,让她在那边等着。

接着,女同桌和徐三拉着手钻进了路边黑成一片的小树林中。

王燕当时虽然身体已经开始发育了,但没有和男孩子亲密接触过,她并不太知道女同桌和徐三黑灯瞎火地跑到小树林里到底去干了什么。

她老老实实地站在路边认真地吃那根冰棍,夏天的晚上连风都没有,哪里有心思管他们的闲事,还是冰棍最好吃。

后来,很多年后,王燕也还是不知道到底在她吃冰棍的时候,他们两个鬼鬼祟祟地干了什么,那个年代,人们普遍比较保守,王燕认为他们也不太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吧?

王燕想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们请她吃冰棍,只是为了拿她当掩护的,这样同学们都以为王燕和女同桌出去溜达了,就没人说他们的闲话了。

这件事后,在随后的一次课间休息时,王燕无意中发现班里有个男同学把一个女同学的脑袋放在大腿上,然后低下头亲了她的嘴……王燕一下子红了脸。

自从小学里发生过小纸条和透明胶带的事情后,她是被吓怕了,在和男生的关系上,她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了。

那件事好不容易被人淡忘了,王燕的内心也没有那么压抑了,她可不想重蹈覆辙。她只想好好学习,考上高中,离开这个让她感到经常不舒服的地方。说不清哪里让她不舒服,她隐隐约约地感到自己不属于这里。

在农村,很难有自己的隐私,家家户户都没有隐私的概念,每天都相互串门。

谁家吵架了,谁家有红白喜事了,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孩子是倒数的,村里别看有两三百号人,但家家那些重要不重要的事情,邻居们都门清。

遇到尤其喜欢八卦是非的村民,那消息更像长了腿一样,四散开来。

到底什么是别人的隐私,哪些是自己的隐私,没有人关心,也没人懂。

有一次,为了看热闹,她去村里的一家邻居家晚上闹新媳妇来着。

农村娶媳妇,场面挺热闹的。

从新娘家接到新娘后,便开始“噼里啪啦”地一路放着鞭炮,开着拖拉机,载着穿一身红衣服的新娘,来到了婆家。

到了婆家后,还没进门,门口早就等不及的吹唢呐的人就开始了“呜哩哇啦”吹起了唢呐。

此时院子里挤满了村里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

这时,便有结婚这家人提前安排好的人,一把把抓起早就准备好的大枣、饼干、糖果,扔到人群中。

人群中顿时欢呼声一片,都蹲下来四处寻找着那些好吃的。

这样的场面,很是热闹。抢来的东西,也格外好吃。

当地闹新媳妇的风俗,尤其过分。

王燕去的时候,新房里满屋子挤满了人,有来看热闹的,也有来闹新媳妇的。

屋里黑压压全是人,农村的夜晚没什么丰富的夜生活,除了八卦别人家的是非,打打牌,别的也没啥可玩的了。

所以,很多辈分低的、年轻人以及小孩子,都喜欢闹洞房。

王燕也想来看看新娘子到底长什么样,于是,吃过晚饭后,也来跟着闹洞房来了。

她费了好大力气挤进门后,发现新媳妇坐在床上,神情看起来很是羞涩。毕竟嫁到婆家后,她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有些生疏。

闹洞房的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们闹起来可就很疯狂了。

不时有一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冲过去,抱着她就亲,还对她上下其手。

更过分的是,新媳妇还被压在床上,上面好几位体格魁梧的小伙子,新媳妇体力不支赶紧求救,但周围的人不仅没有人帮助她,还会跟着起哄。

村民们普遍认为,娶媳妇闹得越欢,以后日子过得越幸福。

那几年村里刚通了电,为了省电费,不少家庭都不舍得用瓦数高的灯泡。

就这样,在昏黄的灯光下,第一天刚进门的新娘子,就被村里的各种人揩油。

最终,闹新新媳妇的人群还在继续,王燕只觉得阵阵恶心,她从疯狂的人群中挣扎着挤出来,跑回了家。

她再也不想去闹新媳妇了。

晚上,闹洞房的人还不会罢休的,他们会悄悄等在窗户下面,等新郎和新娘子躺下后,躲在窗户下面,偷听。

村里的人对女性的不尊重,这些年,她耳闻目的不少了。

在她母亲身上,就发生过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