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读济公传 > 认替僧荣归灵隐寺 醉禅师初入勾栏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认替僧荣归灵隐寺 醉禅师初入勾栏院

当济公得知所需物品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后,便起身与秦相及李怀春一道走向花园书房。秦家的家丁秦玉手里端着一盆红色的朱砂糨糊,里面放着一把刷子。济公拿起刷子,自信满满地说:“大人您尽管放心,无论何种状况我都能处理。”他对着秦桓的头部轻轻一抹,涂着糨糊的地方瞬间消肿复原。济公连续几下操作,秦桓的肿胀便完全消失,病痛也随之痊愈。济公接着说:“这种病有可能复发,公子必须好好休养。我已经写下一张药方,若病情复发,按照药方服用便可。”秦相深知这是济公的神奇疗法,于是邀请济公前往前厅详谈。李怀春则表示自己不便久留,因为他还有几家病人要看,于是秦相派人送李怀春出了相府。

在书房中,济公与秦相交谈甚欢,两人畅谈国事民生,济公思维敏捷,言语犀利,使得秦相十分欣赏。秦相感慨道:“和尚,我真羡慕你能够超脱世俗,在古寺修行,不问世事兴衰,一心诵经念佛,静坐参禅,真是人生一大乐事。而我身处朝堂,位居宰相,虽是位极人臣,但却如履薄冰,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会危及身家性命。”

济公宽慰秦相道:“大人无需过于忧虑,您位居宰辅,肩负辅佐帝王、治理天下之重任,地位崇高,功在社稷,理当忠于职守,慎重对待每一件政务。虽然为官之道充满艰辛,但正是有了您这样的贤臣,国家才得以安定繁荣。”

谈话之间,有家人进来通报,说秦桓公子的病又犯了,脑袋又变大了。济公胸有成竹地说:“不必担心,让他依照我开的药方行事,自然就会康复,如果不遵从药方,病情只会加重。”家人赶紧将此话转告给秦桓。

秦桓病愈后想起了王兴夫妇,问家人他们的情况,得知王兴夫妇已被放走,秦桓颇为懊恼,情绪激动之下,脑袋又开始肿胀起来。家人赶忙报告秦相。按照济公的指示,秦桓打开药方,只见上面写着:“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须心药医,心若正时身亦净,心生仍是病生时。”秦桓读罢顿悟,意识到自己的病源于内心邪念,决心从此弃恶从善,果然病情就此好转。

秦相听闻秦桓病情好转,嘱咐家人细心照料。此刻又有东府家人来报,说夫人得了剧烈头痛之疾,正在床上翻滚。秦相表示知情,同时询问济公是否会治此头痛病。济公推测夫人的头痛可能是由于说错话所致,他表示会去查看病情。

济公与秦相来到东院内宅上房,听到夫人痛苦的咳嗽声,济公安慰夫人不要焦急,宣称自己一到就能立即缓解病情。济公口中默念咒语,对着房中虚空一抓,夫人的头痛立刻消失。济公向秦相展示,他所谓的“神仙一把抓”不仅能迅速治病,还能把病源抓出体外,随后他指向卧在一旁的癞皮狗,将其一扔,那狗发出两声哀鸣,一滚之下竟死去。秦相感叹不已,认识到言语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今后在朝为官更要谨言慎行。

秦相与济公重回书房坐下,派人准备酒菜,两人决定彻夜畅谈。夜深三更时,突感一阵阴风吹过,秦相想起了昨晚闹鬼之事,济公安慰说无需担忧,他会去捉鬼,并嘱咐秦相不要插手。济公走出书房,只听见他在外面与鬼魂激烈对抗的声音

秦相在房内听到外面动静,心中甚为不安,等到天色大亮,出门查看,发现济公躺倒在一边,于是命家人唤醒他,带回屋内。秦相对济公说:“我为你准备一些新僧衣鞋袜,让你风光地返回寺庙。”他立刻差遣家人到市集购买僧衣,家人很快就带回了三套精美的僧衣,包括一套黄云缎的、一套白缎绣花的和一套蓝缎子的,还附带鞋子袜子,总计价值一百二十两银子。

秦相派遣书童伺候济公沐浴更衣。济公难得地洗漱一番,换上新衣,重新来到书房坐下。秦相兑现了济公赢下的银两,并安排家丁备好他本人乘坐的马匹,配备全套礼仪,护送济公荣耀归庙。济公惋惜道:“大人,我与您缘分尚浅,相见短暂,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秦相安慰他:“和尚,你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这里离你并不远,我正期待有机会与你共度时光。”

济公提到今后常来拜访,希望能给予一些门包费用,秦相应允,并让所有家人进来。济公宣布:“从今以后,我作为秦相阁下的替身,无论何时来访,不论有何事务,都不许你们阻拦,必须上报于我。”众家人纷纷答应遵命。

济公又提出要赏赐这些家人一些钱财,秦相知道济公手上有不少赢来的银两,便同意由他自己斟酌赏赐数额。济公决定赏赐每位管家一百文铜钱,并说明这次赏赐只限今天,今后他来时不一定会再赏赐,但如果他不来,每个月会给每人额外增加三吊工钱,这笔钱希望秦相垫付。秦相明白了济公的意思,表示同意。

随后,济公准备告别,秦相派出二十名家丁护送,并要求沿途各庵观寺院均需跪迎跪送,因为济公是他的替身,要确保他荣耀返寺。济公在众多家人的簇拥下骑马离开相府,一路上敲锣打鼓,引来了许多市民围观,都想一睹秦丞相替身僧人的风采。

抵达灵隐寺后,济公命监寺僧人取出五十两一封的银子二十封,十两一封的银子一百封,分配给众僧。他还特别吩咐管家,代他传达一项“堂谕”:济公作为秦相替身,有权向寺中僧人借钱打酒,若有僧人拒绝,将会被送往官府治罪。另外,他还补充道,如果将来他缺钱时,允许他向寺中僧人借款或是偶尔偷偷拿取一些财物,僧人们看见了也不许声张,如有违反者,将被逐出庙门并处以极刑。管家虽然觉得好笑,但还是含糊应承下来。

济公赏赐了护送的二十名家丁每人五十两银子,打执事的每人十两,众人欢喜不尽,各自离去。济公换下新衣,将它们打包,重新披上破旧僧衣,手提包裹,步出钱塘门,径直走入一家当铺。他将包裹放在柜台上,掌柜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破烂的和尚,却拿着崭新的衣物,显得非常好奇。济公直接问掌柜:“这些衣服你估个价,能典当多少钱?”掌柜还未回答,旁边的二柜认出了济公的身份,提醒掌柜这位大师父正是刚刚骑马经过门口,成为秦相替僧的济公。济公说他想典当一百五十吊钱,问是要银子还是当票。济公选择了现金,并将当票暂时存放在柜台上。

掌柜让人将现钱搬到门口,济公大声吆喝着找人帮忙搬运,人群中一位壮汉主动请缨,却被济公拒绝,理由是他心性不好。济公叫来一些穷人,分别让他们扛几吊钱,最后剩下的五吊钱才让那位壮汉扛。壮汉扛起钱趁乱逃跑,济公并未追赶。周围的人问济公要把钱送到何处,济公随口答道:“随便找个地方吧。”人群散去后,济公穿过十七条胡同,一把抓住了企图逃跑的壮汉。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