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文通提及梁官屯的这件事,段山峰的酒意瞬间涌上心头。他心中一凛,暗想:“这件事如此隐秘,刘喜虽然状告了笑话刘三,但并未对刘三有何实质性的处置,我若承认此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硬着头皮反问:“刘贤弟,我何曾在梁官屯做过何事?”刘文通眼神坚定,直言不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在梁官屯杀害刘喜之妻,难道以为我全然不知?”段山峰脸色一沉,反驳道:“你满口胡言,即便你知道了又能如何?”
刘文通平静地说:“有人欲将你捉拿归案,我此来只为告知,已尽朋友之情。”段山峰怒气冲冲:“除非你有本事勾结人来抓我!”和尚在旁附和:“没错,要打便打!”话音刚落,和尚猛地摔碎酒盅。楼下王雄、李豹等官兵立刻齐声呼喊:“捉拿犯人!”
王雄、李豹二人冲上楼梯,却被和尚用定神法定在原地。段山峰见状不妙,一脚踢翻桌子,抽出桌腿向刘文通猛攻。刘文通迅速甩掉外衣,抽出随身携带的单鞭,与段山峰交手。店里的伙计吓得四散奔逃,慌乱中忘记楼梯,直接滚了下去。和尚则在一旁大嚷大叫:“不得了了!”
他顶起一张八仙桌四处乱窜,段山峰用桌腿击打刘文通时,和尚正巧顶着八仙桌的一角,结果打在桌子上。刘文通挥舞着鞭子攻击段山峰,和尚却毫不在意。段山峰听到四面八方的官兵呼喊声:“捉拿段山峰,别让他跑了!”他心中一急,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转身从窗户一跃而下,刘文通见状惊呼:“他要跑了!”
和尚却淡定地说:“他跑不了。”段山峰刚刚落地,和尚也紧随其后跳下,正好砸在段山峰身上,将他砸倒在地。官兵们迅速围上来将段山峰锁住。和尚则揉着腰和腿抱怨道:“你摔了我的腰,碰了我的腿。”
和尚在交代完一切后,竟自悄然离去。段山峰心中对那和尚充满了恨意,若非那和尚的突然出现,他或许已经逃脱了。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无可奈何。王雄、李豹在和尚离开后也恢复了行动能力,他们与刘文通一同下楼,押解着段山峰前往衙门。
抵达萧山县衙后,县令立即升堂审理此案。王雄、李豹上前禀报:“已将段山峰捉拿归案。”县令询问了捉拿过程,王雄如实回答,包括如何请刘文通协助,以及那个神秘和尚的相助。县令进一步询问:“那穷和尚现在何处?”王雄描述了和尚的特征后,县令心中已有了计较。
县令命令将段山峰带上堂来,严厉地问道:“段山峰,你为何杀害梁官屯刘喜之妻杨氏?”段山峰起初还试图抵赖,但见县令动怒,且堂上摆着令人胆寒的夹棍,他立刻改变了态度,招供道:“小人因奸不允,故杀了刘喜之妻,求老爷恩典。”县令点头,命人先将段山峰打入大牢,并吩咐李豹、王雄拿一百两银子赏给刘文通。
刘文通却拒绝了这赏银,他说:“这银子,分给那些辛苦抓捕的官兵二十两,给衙门里的伙计们分二十两,你们两位每人分二十两,剩下的二十两给段山峰在狱中打点,让他少受些苦。这是我作为朋友应尽的责任。”王雄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县令传唤王雄、李豹二人上前,吩咐道:“你们速速将那个帮忙的穷和尚找来,我赏你们每人十两银子。若是找不到,我便重责你们每人四十大板。”王雄、李豹听后,面面相觑,心想:“这和尚哪里去找?”他们急忙派伙计出去寻找,但找到的只是三四个普通的化缘和尚,与那个神秘和尚毫无关联。王雄见状,只好将他们释放,并与李豹继续寻找那个神秘的和尚。
和尚正协助搬运着段山峰前行,忽见一顶花轿朝西行进,不由连击三掌并诵念“阿弥陀佛”,心念道:“此事于我僧人而言,岂能袖手旁观?”这一章节,被称作“巧断垂金扇”。
正行之际,和尚遇见一位怀抱婴儿的文雅书生。这位公子满脸愁容,头上的儒巾有个破洞,衣带残缺不全,长衫上歪歪斜斜地挂着几条补丁,每一步都显得摇摇晃晃,仿佛满腹经纶,学问深不可测。
据书中介绍,这位书生名叫李文龙,李姓,乃是萧山县闻名的神童,年仅十四便已入学,家境原甚宽裕。不幸的是,双亲早逝,他娶的妻子郑氏亦出自官宦人家,因双方父母均不在世,由郑氏的舅家做主成婚。郑氏自小饱读诗书,性情温婉贤淑。婚后,李文龙沉迷于读书而忽视生计,家道逐渐衰落,年复一年,终至家徒四壁,生活难以为继,每日餐桌上仅有稀粥配以腌菜度日。即便如此,郑氏从未有过怨言。面对绝境,李文龙开始以卖字为生,所赚微薄收入仅供夫妇二人勉强糊口。他们的小孩刚满三岁,正牙牙学语,却常常食不果腹。
某日,李文龙外出半日,仍未售出一字,家中无米无柴,亟需钱用。他突生一计,想到镇上新开的粮食店或许需要一副对联,便前往提议。不料店主连忙推辞,只愿施舍一文钱请他另寻茶水解渴。李文龙苦笑,心想这一文钱虽少,但在当下却也难以拒绝。店主见状,劝说道:“先生勿轻视这一文钱,要知道,即便是买卖粮食,也未必每次找零都能有此一文。”
李文龙听完后,脸上泛起一抹羞愧的红晕,他摆了摆手,拒绝了那一文钱。返回家中,他望着郑氏,无奈地说:“今日一无所获,娘子,你可否去隔壁王大娘家借些钱来?二三百文便好,我们好买些吃食,明日我赚到钱便还她。”郑氏点点头,便去了隔壁,轻声对王大娘说:“大娘,能否借些钱给我?今日我丈夫未能赚到分文,家中已无米下锅,等明日他有了收入,定当归还。”王大娘听后,略一思忖,答道:“孩子,你从未向我开口借过钱,今日真是巧了,家中暂无余钱。不过,待会儿我儿子会送钱来,届时我便给你送去。”郑氏听后,只得先回家中。
李文龙见郑氏空手而归,不禁长叹一声:“英雄虽能擎天捧日,却难解饥饿之苦。那大将军手中的长枪虽能翻江搅海,却也抵挡不住饥寒交迫的侵袭。人生在世,谁又能避免这三种疾病呢?即便是英雄,也难免会有这样的困境。”
正在此时,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李文龙开门一看,是一位商人打扮的人。那人说:“我是德茂绸缎店的伙计,我们东家想请先生写一封信,是给一位做官的朋友的,需要有些文采。我们店里的人都不会写,听闻先生才华横溢,特来相请。事成之后,我们东家定当重谢,或许会给先生三两二两的酬劳。”李文龙听后,忙说:“请稍候,我这就带上笔袋。”他转身对郑氏说:“娘子,绸缎店找我写信,我去一趟便回。若他们给了酬劳,我们便能买些吃食了。”郑氏点头应允,帮他关上了门。
李文龙随着那人来到德茂绸缎店,店内众人见他到来,纷纷招呼他坐下。有人为他倒了杯茶,但李文龙见那茶色太浓,且自己腹中空空,不敢饮用,怕喝了之后更加饥饿。他一边等待东家的到来,一边与店中众人闲聊。然而,左等右等,直到日色西斜,东家仍未出现。李文龙心中焦急,不断询问:“贵东家怎么还不来?”众人总是回答:“少时就来。”夜幕降临,店中众人开始吃晚饭,也邀请李文龙一同用餐。李文龙虽感饥饿,但想到尚未拿到酬劳,便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终于等到东家到来,他却是带着朋友一同来的。东家先与朋友应酬,等到朋友离去后,才出来对李文龙说:“真是对不住先生了。原本是要请先生帮忙写封信的,但刚才朋友已经帮我把信带过去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写了。我为您点个灯笼,请您先回去吧,改日再向您道谢。”李文龙心中五味杂陈,饿了一天,连信都没写成,他也不能强求什么,只能无奈地接过灯笼,垂头丧气地往家走。
走到家门口,李文龙敲门,郑氏开门见是他,笑着说:“官人回来了,我等你一起吃饭呢。”李文龙一愣,疑惑地问:“家中先前并无半粒米,哪里来的饭?”郑氏解释道:“你走后,王大娘就送来了三百钱,我便用这些钱熬了一锅粥。”李文龙听后,心中的阴霾稍微散去了一些,连声说:“好!好!好!”随后两人便进屋享用这顿简单的晚餐。
饭后,李文龙向郑氏讲述了自己今天在绸缎店的经历,郑氏听后也感到无奈。就在此时,李文龙突然起身去后院如厕。他刚蹲下,就听到后门有人拍门,并听到一个声音说:“娘子,我来了。你不是说你丈夫给人家写信去了吗?我特意来探望你,快开门来!”李文龙一听,心中大怒,立刻站起来去开门,并大喊:“好贼!”然而那人一见李文龙,便立刻转身逃跑,李文龙没能抓住他。
在追逐过程中,那人从袖口掉落了一样东西。李文龙捡起一看,顿时气得脸色更加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