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宁奉哲变节的消息,顾孟祯面目狰狞,全然失态。

“来人!来人!”

铜事台的侍卫闻声而来。

“微臣在。”

顾孟祯怒吼着吩咐。

“去偏殿,擒拿宁奉哲,朕要问话!”

侍卫们应声而去,很快空手而归。

“启禀皇上,三处偏殿,皆不见宁大人身影。”

“微臣查了铜事台的记录,早朝之后,宁大人便出宫了,之后没再进宫。”

“请问皇上,臣等可要去宁国公府捉拿宁大人?”

庄韶暗暗一惊。

他居然敛迹而逃了?

怪不得义兄说,不一定算计得了他,只能姑且一试。

唉,都怪我技不如人,哪怕尽力掩饰,还是被他瞧出了端倪。

而立之年,他哪来的这般心机深重?

怎么就是瞒不过他呢?

顾孟祯怒意一消,仅剩一点自嘲的苦笑。

“不必了,先退下吧。”

说着,落眸庄韶。

“你的戏弄之语,算是精妙绝伦,不愧为方族之后。”

庄韶听懂了他的含义,厉色纠正。

“方族中人,皆是光明磊落,仰不愧天,从来不是揶揄戏弄、存心不良之辈。”

顾孟祯侧目余光,轻蔑视之。

“你可知自投罗网,是何下场?”

庄韶淡然处之。

“顾大人定罪,谨记上禀帝瑾王,毕竟我追随长姐,算是他的辅臣。”

“另外,请问顾大人,我何罪之有?”

顾孟祯轻而易举地给出罪名。

“你以鱼目混珠之计,蛰伏朕的身侧,伺机行刺。”

庄韶巧言驳回。

“鱼目混珠之计,是宁夫人的杰作,她找寻证人的踪迹,随处可查,我没有参与其中。”

“伺机行刺更是欲加之罪,顾大人安然无恙,我身无利器,何来行刺一说?”

“至于借机蛰伏,请问顾大人,帝瑾王身为君主,疑心臣下,安排线人刺探,有什么问题吗?”

“倒是顾大人,非要说破此事,不愿接受暗查,是何用心?”

见奈何不得,顾孟祯恼怒之意,显于心口急速起伏。

“朕早已登基,你却口口声声称作顾大人,岂非违逆?”

庄韶举止泰然,不慌不乱。

“皇上想要越过帝瑾王,直接处置小人,所以小人借此善意提醒。忠言难免逆耳,明君豁达大度,自不会锱铢必较。”

“想要永除后患,皇上可以赐罪无辜。”

“只是改日帝瑾王问责,皇上打算如何应对天下?”

“若想以长姐之罪牵连,便请皇上拿出小人参与其中的证据,方可治罪。”

“小人好心进言,假死之后,臣籍已除。帝瑾王若以其他身份,重新安排小人的臣籍,皇上该如何证明我是方之玄?”

顾孟祯再次苦笑。

“败计之后的后路,宁云溪都能安排得如此妥当?”

“呵,看来她以前辅佐于朕,还是有所保留,并没有倾尽全力。”

“怪不得她能名扬天下,甚至比你们方族更胜一筹,智谋心计,果然不容小觑。”

庄韶这才恭敬一礼,算是告退之意。

“皇上还要问罪吗?”

“若是无事,小人便告退了。”

顾孟祯怒目而视,言辞狠厉。

“朕不会放过你的,迟早送你,跟你的家人团聚。”

这就算是允准告退了。

庄韶会意,就这样全身而退。

离开时,不忘向穆蓉拱手一礼。

“宁夫人多多保重,在下告辞。”

瞧着他步步远去,不见了身影,穆蓉泪如雨下,连连给顾孟祯磕头。

“皇上饶命,臣妇知错了,臣妇绝无变节之心,求皇上饶恕……”

顾孟祯龙眸一黯。

“你先是破坏书信之计,而后又安排方之玄冒名顶替,还说绝无变节之心?”

穆蓉埋头痛哭,悲惨之状,我见犹怜。

“书信之计,是庄府三兄妹有意戏弄,臣妇不是故意的,求皇上明鉴。”

顾孟祯怒色以对。

“你是说,朕的侄子侄女,揶揄戏弄、存心不良?”

“他们是朕的爱侄,而且都是孩子,岂有如你这般算计他人之心?”

“你以为朕教出来的侄子侄女,会像你管教的女儿一样心怀叵测吗?”

穆蓉害怕得蜷缩起来。

“臣妇不敢。”

“皇上息怒,臣妇一时失言。”

“请皇上看在,臣妇为您生了一个孩子的份上,网开一面,饶恕臣妇吧。”

“当年,臣妇对皇上一往情深,您不便迎娶,臣妇心中理解,设身处地只为您着想。”

“为了给奉哲一个体面的身份,更为了成全皇上爱子之心,臣妇忍下天大的委屈,嫁给宁国公。婚后,臣妇遭受宠妾灭妻之苦,被人笑话了二十余年。”

“这些,都是臣妇心甘情愿为皇上做的。臣妇对皇上,确是赤诚真心;对奉哲,更是体贴偏爱。”

“臣妇不求圣恩,唯愿苟全性命。”

“叩请皇上开恩!”

忆起往事,顾孟祯收起了厉色,一声长叹。

“罢了。”

“看在奉哲忠心的份上,朕可以一笑置之。”

“入宫记录,朕会尽数抹除。免得你白忙一场,结果让方之玄全身而退,传扬出去,落人笑柄。”

“你回府吧。”

“今日之事,切莫公之于众。”

穆蓉叩首一应。

“是,臣妇告退。”

穆蓉离开之后,顾孟祯陷入深思。

细想一番,总觉不放心,于是吩咐小伏子:“传庄韶进宫。”

小伏子应声而去。

没多久,方之玄便应召而来,环顾四下,没有外人,而后行礼。

“臣弟恭请皇兄圣安。”

“安大人也在?安大人安好。”

安松立即回应。

“庄伯爷安好。”

顾孟祯故作平常地询问。

“朕忆起往事,倍感怀念,贤弟还记得旧时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方之玄故作一怔,继而开始回想。

“皇兄搭救之后,便让臣弟改了称呼,这都二十多年了,臣弟几乎淡忘了。”

顾孟祯抿唇一笑。

“不着急,你慢慢想,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吗?”

方之玄一边回忆一边叙述。

“仿佛是四岁那年吧,臣弟刚刚记事,记忆甚是模糊。”

“应该是在顾府后园,不知哪个湖边,皇兄教臣弟互称顾兄、贤弟,既可以掩人耳目,也可以保全母亲的名声。”

顾孟祯笑意愈加和煦。

“还记得你小时候,朕送过你一块玉佩吗?”

方之玄换作一脸苦恼。

“皇兄是说,那块君子祥云的玉佩吗?”

“那原是臣弟最心爱之物,可惜流放途中,让人抢走了。”

“皇兄传召入宫,只为追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