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文王则神情淡然,他的目光穿透了眼前的地图,似乎看到了更深远的未来。
对于疆域的变迁和历史的更迭,他似乎早有所料,并不感到过分惊异。身影在鼓声中显得格外宁静,如同一座历经风霜的山峰,岿然不动。
观众们也被这曲鼓乐深深吸引,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地图上的疆域变化,感受着历史的沉重与辉煌。鼓声中的每一个跳跃,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让他们的情绪随之起伏!
【太美了!以前学历史只学了一个大概,可是此刻亲眼见到地图,才能体会到我们民族的厚重!老祖宗这三个字太催泪了!】
【唐:最高的国际地位和最强的国际影响力,昭昭有唐,睥睨万国。
宋: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元:武德充沛,商业繁荣,幅员辽阔。
明: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记,救济斯民!
清: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基础。】
【对于清朝丢失了这么多领土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清朝的领土在我看来是最漂亮的!】
【就服某些人。一直在喊,什么宋朝之后无华夏,明朝之后无中国。你能凸显出什么?和外国人一起喊我们国家的历史只有一两百年、还没美国长是吧,听到别人这样说,尤其是外国人这样说,你就觉得很骄傲是吧。】
【就是一些别用心的“耗材”故意搞文化割裂罢了,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华都是20世纪日本一些否定中国历史的所谓学者说出的,正常的国人根本不会去相信这些说辞。】
【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集大成者,版图,人口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入关之时又大肆屠杀,后期又是固步自封。历史就是这样。人们可以主观的评价客观事实】
【说实话,统一这个概念文化自中原概念诞生就有了,辐射了东亚整个大陆,所以即便中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分裂,每隔一段时间一定会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引导整个中国,就像强心针一样,即便是周围少数民族依然有统一的执念!】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殷阳的声音随着鼓声的节拍,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心上的重锤,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曲终了,鼓声渐息,但那激荡人心的旋律仍在空气中回响,如同历史的回声,久久不散。
文武王和观众们都沉浸在这股震撼之中,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千年的旅程,若有所失。
在历史面前,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周武王的面色变得凝重,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似乎并不愿意相信殷阳这位后世考官告诉他的试卷答案:“后生,按照我等与周公旦、姜尚的推演之国策理应国泰民安,难道我周朝外御夷狄内礼万民之国策有所疏漏?”
而此刻也有很多观众发出疑问:“吊大的网友,麻烦问问夷狄是什么?”
“楼上的可以结合第一期来了解,《春秋公羊传》所云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我们中国以前都是五服制,为什么叫华夏,就是因为有服装之美。”
此时一个小院子里,陈图南看到观众的提问连忙用键盘回复道。
“你看殷阳的服装是汉服,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而夷狄那时是没有衣服的,”
《汉书》即有言:“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枉,人面兽心。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
“而《公羊传》中圣人将之托于《春秋》之三世,即所传闻世、所闻世与所见世,因为三世的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故对夷狄的态度也不同。这种思想在后世对待入侵少数民族时国人的国家观念影响非常大!”
此时屏幕中的殷阳望着眼带不解之色的武王,却是摇摇头,轻声回答:“周朝文武之治天下长安,迄今为止无出其右,只是天道周转,若非一直有同于大通的圣王掌国,王朝终究会被更迭的人心与世道而拖入历史周期律的汪洋之中。”
周武王虽然有些专有名词听不懂,但依旧揣摩出了殷阳的意思:“你是说,制度是美好的,但由于掌权的人无法完美履行这种制度,所以导致了周朝的衰败?”
“不错”。殷阳抬手先指向了周武王腰间长剑,“周朝武功平定天下,代表着秩序可以被天下所接受,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稳定基础。灰尘不会自己走,若是没有武力,就无法打扫干净屋子。”
随后殷阳又指向了文王手中的七弦琴。
“周朝礼乐教化万民,代表着人类内心最美好追求,启发每个人内心的至善之意,人民会富足而安宁,屋子才能长久干净,虽不能纤尘不染,但至少可让屋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您刚才所听战曲,皆出自后世对前人的继承和发扬,无论《诗经》还是《易经》,都已成为后世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武之道...文武之道...”周武王似乎被殷阳这位后世之人的言语触及到了心神,左手不停摩挲着腰间的剑柄,眼神若有所思。
此时,自从殷阳进来后一直默默无语的周文王此刻陡然开口,问了殷阳一个关乎社稷的问题。
“殷阳啊,老夫好奇问一句,我周朝享国多长时间?”
而周武王虽然在之前被明显打击到了,但此刻也面带好奇望向殷阳。
分封制是他与父亲在当时所设计的最理想稳固国家治理方式,他实在不知,后世为何会被灭国,如果可以亡羊补牢,说不定可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