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尾工作结束后,苏维埃快速推进全球统一工作。
大量的原国家被日耳曼尼亚占领后对于融合成一个大型国家并没有抵触情绪,反而十分配合,甚至巴不得立即成为苏维埃人。
但事情总有例外,林子大了总有那么几个憨鸟。
个别有几个被解放的加盟国多次强调需要更多自治权,想要独立发展。
这些请求一律被苏维埃当场驳回。
怎么?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
日耳曼尼亚占领你们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起来反抗?那时候都干什么去了?
其中有几个国家的执政组织实在想不开,秘密组建军队,准备武力脱离苏维埃。
内务部的情报人员们一开始接到这些信息时都不敢相信情报真实度。
这群人既没有民意支持,又没有装备支持,哪来的勇气?
经过一段考虑后,苏维埃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对整个大陆进行了一次重组。
重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取消所有加盟国的独立自主权,所有,指包括苏维埃最早的起源国。
整个大陆被整合成苏维埃人类共和国,所有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壁垒将会被从物理上拆除。
在大规模拆除国境线以及防御工事时,发生了一些“小事”。
物理层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无数乱七八糟的反对者,他们高举国家利益和民族自由的大旗试图强迫苏维埃停止改革。
但他们的算盘打空了。
欧阳致远从一开始就料到了这些,早就针对这群虫豸们做好了预案。
大量的丑闻,贪腐证据被新闻登报。
那些一个个自诩民族斗士,国家英雄的家伙们挨个落马。
不过,仍然有几个漏网之鱼发起了武装叛乱。
这些人带着上百拥趸,盗窃了某个存放老装备的军火库,试图建立一个国中之国。
对于这种尝试,苏维埃直接出动空军投放大量催泪瓦斯,装甲车与步兵配合抓捕了所有涉案人员。
期间除了几个乌合之众开枪乱扫射时被物理敲晕以外,没有哪怕一个人受伤。
极快的反应速度,雷厉风行的执行手段,这都大大震撼了其他蠢蠢欲动的原贵族势力。
原本打算起兵造反的那些利益受损者们都放弃了之前的打算,接受了苏维埃的安排。
最终整合进行得很顺利,不出半年就完成了整个国家的资源与地区的重新划分。
(国家整合与文化融合这方面我没往细了写,主要原因就是涉及的东西太多了,一字一句写出来大概能水上几十章,非常不符合我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风格。)
在祝融与林天毅的系统配合发挥下,苏维埃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工厂成批成批的拔地而起。
除此之外,苏维埃在战时扩充的大量兵员被分批次发放卫国战争纪念章,同时发放了数额可观的复员补助金。
一些伤残战士们还得到了终身生活补助金,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打工仔看了流口水的金额。
战争彻底结束了,苏军战士们衣锦还乡,但很多人并未选择回家享受生活,而是报名加入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这些经过战火磨练的坚毅战士们让原本就爆发式增长的生产力和极短的建设工期变得更加离谱。
几乎是,今天说这里要盖一个工厂,一个星期后工厂就盖好开工了。
倍增的生产力和人口带来了更强的技术爆发,这让各种研究突然向前跳跃了好几步。
恒星级战舰的逆向工程也得到了大量新的突破。
其中最重要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已经成功被核物理研究院吃透,第一台核聚变实验堆预计将在几个月后进行点火试验。
航空航天研究院也开始着手空天飞机以及大型太空站的原型机构建。
电子工程研究院更是整了个大活,直接搓出了一台运用80光子比特的光子计算机!
众所周知,光子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疑似为量子的“物质”。换句话说,人类第一台量子计算机面世了。
虽然泛用性较差,但这代表着量子计算机研发正在走上正轨。
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无疑为智能化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强的推进作用。
自动化工厂的设计与普及立即被全苏维埃列为最高优先级。
考虑到自动化智能化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科学研究院上下一致决定把自家荣誉院长分配去搞这块。
于是祝融这个工具人又被欧阳致远踹去负责全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这块了。
随后的短短一年里,苏维埃的工业生产力翻了将近几十倍的恐怖量级。
大量的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工厂被普及,全国各地也兴起了生产各种千奇百怪产品的私营工厂。
这还只是短短一年。
不得不赞叹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祝融:那我呢?!
当然,这也多亏前十几年里欧阳致远给苏维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然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生产力的提升和智能化信息化的逐渐普及为苏维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质量跃升。
反对的声音没有了,消极的声音没有了。
全民上下都对太空探索以及未来发展有着极高的热情。
科幻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则新闻直接引爆了整个苏维埃上下所有人的热情。
“于昨日上午十点发射的太空一号载人飞船在一小时前已安全着陆,航天员阿列克耶维奇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的伟大成就...”
(东方一号的驾驶员,航天英雄,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生于1934年3月9日,罹难于1968年3月27日的一次mig-15UtI教练机坠毁。年仅34岁。)
虽然之前早就有发射直播,成功着陆的消息却比成功入轨的消息更加具有冲击力。
好消息不止这些。
仅仅几个星期后,更加震撼的消息出现在了新闻上。
“昨天晚间八点三十五分发射的太空三号载人飞船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宇航员阿列克耶维奇与科马洛夫于一小时前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漫游...”
(联盟一号航天员,苏联第一批航天员之一: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生于1927年3月16日,牺牲于1967年4月24日的联盟一号返回时故障,未能成功打开降落伞。时年40岁。)
新闻一出,举国狂欢。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太空,他们远征星辰大海的征途正在缓缓开启。
(我会在作品中插入一些为人类航天事业牺牲的英雄航天员们,其中会包括各国的宇航员。)
随后的几个月里,大量的技术验证需求让火箭像窜天猴一样几乎是一天一发。
载人航天的高热度也逐渐在这样频繁的发射任务中慢慢淡去...
......
载人航天成功一年后。
“我回来了!”
薇尔莉特踢下鞋子,两三步冲进客厅,直接扑向正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祝融。
“有什么开心事吗?”
祝融关掉黑白电视,拍了拍薇尔莉特的后背。
“今天我跳级考试拿了满分,夏天开学的时候就能直接去读高中二年级了!”
薇尔莉特兴奋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了两次的纸张,摊开糊在了祝融脸上。
“好家伙,120分满分都拿到了。”
祝融稍微穿模向后靠,看了看那张刚刚糊在脸上的成绩单。
“嗯!这样我就能早点毕业,早点读完大学!”
薇尔莉特一个大脖搂子黏在了祝融身上。
“好啦,先吃饭吧,晚饭是我亲手做的哟。”
祝融带着黏在身上的薇尔莉特从沙发上坐起,走向厨房。
可能已经有盲生注意到了华点。
祝融现在已经能够利用念力在空中发出震动从而模拟声音。
薇尔莉特也能够完完全全像活人一样看见并触摸到祝融。
就是这个场面放在外人那里看起来有点瘆人...
一个少女找一团空气邀功,还挂在了上面...
怎么想都像闹鬼...
“哇!烤螃蟹!”
餐桌上有菜汤,有面包,主菜是一盘十几只烤螃蟹。
祝融特制款哦~
“趁热吃,待会该凉了。”
“嗯!”
别看祝融做了一大堆菜,这也就是薇尔莉特一顿饭的正常饭量。
更离谱的是,薇尔莉特无论怎么吃都不会胖,她那肚子简直就像是个无底洞。
“空间站的建设工作已经正式展开,后面会变得越来越忙,以后可能没法接你上下学了。”
祝融有些苦恼。
空间站的建设之外还有太空电梯的论证以及建设任务,太空港的规划以及设计,还有建设月球基地的任务...
总之就是任务很重,时间很紧,资源倒是非常丰富。
之前那一堆烂七八糟的任务还能保证每天早晚接送薇尔莉特,以后天天泡在太空可能就赶不上上下学时间了...
“没什么的,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等我大学毕业以后,你要陪我一起去环游世界的。”
薇尔莉特抹了抹嘴角的蟹黄,一边说着一边剥开另一只螃蟹。
“那当然。”
祝融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少女,看着她毫不掩饰的豪放吃法,以及那小有发育的身材。
现在的薇尔莉特具有某种二向性。
在外人面前是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言行举止都只能用优雅二字来形容。
但是在家里嘛...
就挺自然的。
吃完晚饭后,薇尔莉特与祝融聊了会天,看了一会电视就去睡觉了。
祝融则看着薇尔莉特睡着,然后悄悄离开家,赶往航空航天研究院,继续参与太空电梯的理论论证。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欧阳致远。
因为他得知祝融不需要睡觉,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排泄,直接就把祝融当成工具人使唤。
虽说祝融闲的也是闲的,倒也乐在其中。
但这比资本家还资本家的用人标准,简直就是不当人。
来到研究院门口,祝融用一堆钢沙凝聚成了一个人形,走进研究院内。
这也是为了让研究员们知道他来了。以防到处都找不着人,来没来都不知道。
“祝院长,材料那边需要您帮忙牵引一下缆绳,辐射推进研究小组也需要您复原一下。”
祝融刚进门就被一名组长喊住,一连串说了一大堆。
“明白了,我这就去。”
祝融点点头。
“那我先去忙了。”
那名组长摆了摆手,急匆匆地离开了。
祝融刚才注意到他胸前的名牌上写着核物理研究院。在这个聚变反应堆即将开机的时候,他们估计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
互相理解一下吧,反正他也挺忙的。
或者说近几年整个研究院就没有半个闲人...
......
“今天上午八点,位于拉莫格特的太阳十四号反应堆点火成功,现已持续运行放电九个小时,每小时放电量相当于一百座火力发电厂...”
——————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作者病倒啦!
好消息:可以码字啦!
pS:穿越方式已经有大致结构了,大抵是要靠作者自己头脑风暴圆回来。
尽请期待...
(希望发烧的脑子还能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