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将猪大肠和猪头洗好端进厨房的李如芸和安老太见安大山他们又买了两副猪大肠和两个猪头回来,顿时觉得胳膊更酸了。

“老二,咋又买这么多回来了呀?”安老太揉着胳膊道。

猪大肠难洗,就算用草木灰除去了大量的杂质也得用清水再一遍遍冲洗。

别说得一桶桶的从井里提水上来,就是一盆一盆换清水也得费老大劲。

往日几个人一起洗还不觉得,今日只有李如芸和安老太婆媳两人一起洗,洗完感觉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胳膊也是酸疼的厉害。

看着安老太揉胳膊的动作,安大山赶忙端过一旁的凳子扶她坐下。

“娘您坐着,我们来洗就行。”

说着笑呵呵看向李如芸,“辛苦大嫂了。”

李如芸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道:“都是为了家里的生计,不辛苦。”

又看了看天道:“你们这个时候就回来了,还又多买了两副猪大肠和两个猪头,是生意不错吗?”

安大山笑着点点头,“今日的生意比昨日还好,所以我打算再多摆一个摊子,就是以后可能要多辛苦大嫂了。”

李如芸摆摆手,“客气什么,我也就能帮着洗洗这猪大肠了,说起来你们每日那么早出去摆摊,还日晒雨淋的比我更辛苦呢!”

大家互相理解几句后,安大山将东西都搬下来便去堂屋找安大海说合同的事去了。

安大川则留下来帮着陈桂珍和吴秀兰打水洗刚买回来的猪大肠。

有个力气大的人在,清洗起来就快多了。

李如芸饭还没做好,她们便洗完了……

“扭扭车每月五百辆,抽绳发条玩具依旧每月两千个,那咱们不是还得请人?”安大海看着安大山递过来的合同文书既高兴又担忧道。

扭扭车谈的是三百文一个的价钱,除去人工和材料后他们还能赚个一百文,每月五百个,那就是五十两了,加上抽绳玩具的三十多两,光在玩具这一项上他们每月就能进账八十多两,而且这次直接签了一年的合同,那就是九百多两啊!只是想想安大海便高兴的不行。

“请人还不简单嘛!村子里缺什么也不缺人啊!”安大山道。

人的事他倒是不担心,毕竟他们家这活还是挺抢手的,只要放出消息,多的是人来。

“只是……”他环视了一周家里这房子道:“我就怕这么多玩具做出来到时候没地方放,尤其雨季,要是玩具淋了水那可就全都废了。”

安大海也想到了先前下雨时家里的惨状。

他想到了可以让小七暂时保管做好的玩具,可这样一来,便会增加暴露小七身上秘密的概率。

“那你的意思是?”安大海皱着眉看向安大山。

老二既然提出这个问题,那想来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果然,安大山道:“我想着咱们去年赚了些钱,孩子们的学费暂时不用担心,如今又重新签订了合同,虽然钱还没到位,但总归跑不了,干脆趁此机会将咱们这房子一次性修缮到位。”

安大海一惊,“你想盖青砖大瓦房?”

“不止是盖青砖瓦房,我想让爹去找村长说说,将咱家房子周围的一圈地卖给咱们,到时候把房子再扩大一步,最好能增加仓库和作坊。

也免得大家总日晒雨淋的在院子里做工,辛苦不说,还影响效率,院子里也被弄的乱七八糟,每天做工的人走后还得劳烦大嫂她们收拾。”

听着安大山的侃侃而谈,安大海顿时觉得自己这个二弟想的是真周到,也是真敢想。

“那你可算过这得花多少钱?你觉得爹能答应么?”

他爹几乎是穷了大半辈子,如今家里好不容易轻松些,只怕是不会愿意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钱一下子拿出来,即便是盖房子。

安大山却道:“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扩大和翻修房子大概在百两左右。至于爹那里,他那么疼小七,让小七去说,他肯定能答应。”

闻言,正在喝水的安大海顿时一口水喷出来。

“老二,你也太高看小七了吧!这么大的事,你觉得爹能听她的?开玩笑也有个度好吧!”

看着安大海的反应安大山哈哈起来,“不过就是看你那么严肃开个玩意罢了!放心吧大哥,爹那里我会去说的,但到时候你可不能拖后腿啊!”

“敢情你这是来做我的工作了?放心吧!盖房子这事只要你能劝动爹,我没意见,不过你也得提前和老三透个底,免得他到时候反应不过来。”

“行,我这就去找他。”

三兄弟私底下商量过后,安大山在饭后提出了建房子的事。

安老头和安老太对视一眼,又沉默了片刻后,看向安大海,“老大,你怎么看?”

安大海不着痕迹的看了眼安大山道:“我没意见,如今咱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再继续住这茅草房确实有些不方便。”

“老三的意思呢?你也同意?”安老头再次看向安大川。

安大川看了看两个哥哥道:“大哥考虑的周到,二哥见识广,他们既然这么决定了,肯定是经过多方深思熟虑的,我没意见。”

安老头双手抱胸,摸着下巴撇眼打量三个儿子,心里明白他们这是提前商量过了。

可突然就要盖房子,还是青砖大瓦房,这让他一个住了大半辈子茅草房的人总感觉不真实。

“老婆子,你怎么看?”

安老太抿着唇想了好半晌才道:“咱家能建青砖大瓦房老婆子我自然是高兴的,谁不想住好房子啊!只是……”

她顿了顿才继续道:“我就是有些觉得不真实,咱家以前那么穷,如今才搬到梨花村一年便要盖房子了,我担心……”

不等她说完,安大山接过话茬道:“您是觉得咱们家如今发家太快,不稳妥吧!”

安老太点点头,她这一辈子过着今天就得开始为明天甚至后天发愁,难得手里有余钱,让她一下子都花出去,她一下子确实难以接受。

安大山闻言,开始和两老分析家里如今的境况,和盖房子带来的利与弊。

可即便知道家里如今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他们家完全有这个条件盖房子,可是两个老人就是过不了心里那关,总觉得钱还是应该留着,以应对急需。

至于住的地方,反正又不是天天下雨,能对付就行,实在不行就只建仓库和作坊。

安大山知道没办法一下子说通两位老人,只说不急,让他们再多考虑一下。

总归就算真决定好了要建房子,也得过了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