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华两兄弟分家的事不过个把时辰便传遍了村子。

小七知道后也是真心替小喜儿高兴。

“这回她总算是得偿所愿了,以后的日子不会在那么苦了。”

齐婉清无奈的摇头,调侃道:“你呀!小小年纪就这么操心,当心变成小老太。”

小七才不在意,“就算是变成小老太,我也要做个开心的小老太。”

师徒二人玩笑过后,齐婉清便开始着手给许星和小喜儿做药油了。

她将许华买回来的药材分成三份,自己先用一份给小七做示范,剩下的两份便给她练手。

若是做坏了也没关系,她做的那一份也够两姐妹用的了。

至于小七浪费的材料,就当是许华给的诊金了,当然,若是他计较这点得失,她们就将钱补给他,但日后的相处就得留点心了。

这边师徒二人忙着做药油,那边许华和许扬两兄弟忙着分家。

虽说现在房子归许华所有,但她娘还住在里面,他本来没想过现在就让她搬出去的。

倒是许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惦记着他娘手里的现银,总觉得再在这里待下去,许华会觊觎那些银子,想法子将银子拿走。

于是催促她娘随便收拾些衣物就准备趁着天黑之前回到县城。

可老太婆哪里愿意,“你县城里住的那个院子是和别人一起合租的,只有一间房,娘过去了住哪啊?

还是等过几日娘和你一起去重新租个院子再搬吧!”

虽然分家时他们说好了只要银子,但家中现在还有不少存粮,还有那些被她锁在自己房间的鸡蛋,油盐酱醋等。

就算她要搬走了,她也不想便宜老大一家。

而且去县城以后处处要花银子,带上这些东西够她们母子二人吃许久的了,能省下不少银子。

至于许华同不同意让她拿,她是压根没想过,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的东西,就算是分家了也是她的。

不止吃食,厨房的锅碗瓢盆她也要带走一些,新租的院子里肯定没有这些东西,现在不拿,去县城买多贵呀!

还有床上的垫盖,她的棉被可是去年过年时用新棉花弹的,也得带走。

杂七杂八算下来,没有个三五天的时间肯定搬不完。

还有安家的流水席,明日还要办一天,又不用花钱,不吃多可惜啊!怎么也得将明日的三顿饭吃完再说。

许扬住惯了县城,是一天也不想在村里待,可不管他怎么劝他娘,老太婆说什么都不肯挪窝。

他想让老太婆将银子都交给他,他先回县城去找合适的院子,之后再来帮她搬东西。

但许是这会儿刚分了家没安全感,又或许是先前许扬逛窑子这事,让老太婆对他的信任大打折扣,他就是说破了天,老太婆也不肯将银子交给他。

“娘年纪大了,能花多少银子?左右这银子将来都是要留给你的,就放在娘这里存着,也免得你大手大脚的花了,过些日子还得给你娶媳妇呢!这钱看着多,可不禁花呢……”

自从知道许扬逛窑子后,给他娶媳妇的事便一直记在老太婆心里。

许扬被他念叨的烦了,本想一走了之自己先回县城,可又放心不下银子,最后只得一咬牙也住了下来。

左右不过三两日,就当委屈自己了,等回到县城,他可要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在心里安慰了自己,陪着老太婆在厨房挑挑拣拣了好些锅碗瓢盆后,两人肚子一饿,便一起去了安家,准备吃现成的。

不理会许扬母子两在厨房丁林当啷的声音,许华夫妻二人也在自己房间悄悄做打算。

“娘和小叔可真狠心啊!将家里的银子都拿走了,也不管咱们是不是带着孩子,说不给咱们留,就愣是一点也没给咱们留。”

即便早已看清这母子俩的为人,但他们这般作为,孟氏嘴里说着不在意,心里不难过却是假的,毕竟曾经也是真心相待对的。

但比起她,许华的心里更不好过,一个是他娘,一个是他的弟弟,都是至亲之人,如今却伤他最深。

“不给就不给吧!左右现在已经分家了,从今日起咱们就能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再说手上不是还有那三两银子嘛!咱们省着点用,也能坚持到秋收,之前身无分文时不也过来了。

等明日安家的流水席一过,想来很快就能复工,到时候你每日都有进账。

这一次,钱可就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了。”如此说着,心里也算有了盼头。

当然,只要不提每月还得给那母子俩的五两银子。

确定那两人都走后,夫妻俩将身上的那三两银子重新拿出来找地方放好,这才带着四个孩子去安家吃席。

虽然都是吃席,但比起老太婆和许扬纯纯为了占便宜,许华夫妻身上还多了对安家几个孩子的真诚祝福,也想顺带沾沾喜气。

路上,最小的许宝一脸认真的对许华夫妻道:“爹,娘,等宝儿长大了也去考秀才,到时候咱家也办流水席好不好呀!”

许华一听,高兴的将他从地上一把抱起,“我家宝儿可真有志气,那爹也努力的赚钱,好不好呀?有了银子到时候就能给我家宝儿办流水席庆祝了。”

许宝点点头,伸出小拇指和许华拉勾,奶声奶气道:“好,那我们一起努力,爹负责赚钱,我负责考秀才。”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见许宝这么认真,夫妻二人也商量起了送许宝去私塾的事。

之前手里没有银子,加上许宝年纪也还小,夫妻二人倒是从来没想过这事。

但今日孩子都自己提起来了,而且他年纪也到了该启蒙的时候,自然该考虑了。

只是他们现在手上只有三两多银子,不够交束修不说,还得留着应急。

而且从今日开始算,下个月还得给许扬和老太婆五两银子,光靠孟氏给安家干活的工钱可不够凑够这五两银子。

但好在今年地里的西瓜也快能收了,只要将第一茬西瓜收了,他们就能缓过来,否则的话只怕还要去找人借钱。

一番合计过后,夫妻二人决定等来年开春就送许宝去上私塾。

一听明年就能上私塾,许宝开心的不行。

小喜儿还记着大姐出嫁的事,当即问孟氏,“娘,咱们都分家了,大姐不用急着嫁人了吧!”

孟氏闻言停下脚步,心疼的转身抱了抱三个女儿,“嗯!不用了,这些年辛苦你们三个了。”

这次,难过不过片刻,擦干眼泪后,一家六口人,面带笑容的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