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立即低下头,民生与法治,都是国家安定之两大基石,缺一不可,他不能内心向着云景策就为云景策说话。
更何况云景策身份特殊,在他没看出皇上真正意图前,不敢太过接近云景策。
其余大臣也静默不语,皇上身为女子,难保会有偏心女子的心思,他们并不想触皇上霉头。
但是又因为他们除了百叶外皆是男子,更希望男子为新科状元。
沈星曦目光淡淡地扫了一眼在场大臣,眸光闪过满意。
轻轻拨弄手上的玉扳指,她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位学子的回答各有独特之处,朕与诸位大人一时难以决断。
不如二位给对方出题,并分别回答自己的题目与对方的题目,以此展示各自的才华与智慧,以便决出胜负。”
墨鸿云弯了弯眉眼,星曦没直接判定沈书为状元他就知足了。
上前一步行礼道:“启禀皇上,其实于学生而言,您能认可学生已经知足,学生参加科举是想为皇上效力与分忧,而无论状元、榜眼还是探花,学生已经达到目的。
历史上有许多明明有状元之才,却因貌美被钦点为探花的例子,学生自愿成为探花,只是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星曦转动玉扳指的速度快了几分,“你有何话想说?”
墨鸿云深吸一口气,说道:“学生仰慕陛下已久,不知陛下可否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能够近身侍奉陛下,为陛下分忧解难?”
不难听出,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沈星曦弯了弯眉眼,“既然如此,礼部你准备一下,封云景策为朕的正君、正四品工部员外郎,沈书为状元、正四品吏部员外郎,聂文为榜眼、国子监副监。”
沈星曦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便响起了一片恭贺之声。
聂文瞪大了双眸,他竟然变成第二了?!虽然没有探花官位高,但是已经比历届探花的品级高了。
他发自内心的恭贺道:“学生恭喜皇上和云同窗结成百年之好!”
沈星曦和墨鸿云相视一笑,情意绵绵。
科举在游街后落下帷幕,与男子学院和女子学院一样,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
随着孩子们的纷纷入学,各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读书热潮。
在这个朝代,人们深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
读书被视为改变命运、提升自我、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
因此,沈星曦推行全民教育的政策,并没有遭到百姓的抵触,反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除了京城之外,各地的学院不提供住宿。
这些在学院读书的学子们,白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晚上回到家后,还要继续温习功课。
他们深知,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施展自己的抱负。
因此,无数少年在家中一边帮助家人做家务,一边勤奋地念书。
他们或在田间地头劳作间隙捧起书本,或在灶台的油烟中背诵诗文。
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和追求——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墨鸿云制定了一些奖励条件,凡是能制作或发明出于国家发展有利的物件,如连发的箭弩、威力强大的弓箭、解毒效果强的药方……皆可得到赏赐,甚至有机会凭此功绩入朝为官。
沈书接受皇命,通过报刊等形式向天下之人普及更改过的律法。
世间在悄无声息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百姓知法懂法,再加上忘川茶楼的存在,世家大族的利益受损严重。
这一日,东梁国使臣来访,欲与凤朝国建立百年之好,条件是联姻。
东梁国出一名皇子,当沈星曦侧君,凤朝国出一名京城女子学院的学生,当东梁国国君的妃子。
消息在有心人的操纵下,不胫而走。
百官齐聚朝堂,义正言辞道:“皇上,五十年前,我朝牺牲了二十万将士,才换来了难能可贵的和平,如今和平期限已到,臣等觉得东梁国既然有意续约,答应他们的条件就可减少边关将士的牺牲,有害无利。”
沈星曦轻笑,“有害无利?那你们觉得女子学院该派何人去和亲?朕记得五年前东梁国就以两国友好交流为借口,与我朝郡主联姻,四年前郡主不幸落水而死。”
丞相上前一步:“皇上,臣相信女子学院的学生都心怀天下,定有人愿意前往。”
礼部尚书:“皇上,臣受您熏陶,认为世间无男女之分,只有家国天下,能为江山社稷奉献一份力,应该感到荣幸。”
沈星曦垂眸遮住眼中的阴沉,站起身,“丞相、六部尚书,你们随朕去一趟女子学院。”
女子学院外面已经被人潮包围。
以国子监学子为代表,轮番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窗,难道你们不想向世人证明,女子也可为国奉献吗?”
“你们只需牺牲一人,将换来两国和平,不值得吗?”
“难道你们愿意看到保家卫国的将士,因为你们的私心,死伤无数吗?”
难言的悲伤在女子学院中蔓延。
她们好不容易看到了掌控自己命运的希望,日夜苦读,反复钻研,就想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今告诉她们,必须有一人,需放弃这一年多的努力,为国牺牲,何其可悲?
可渐渐有人举起了手。
“我去!我身为家里不受宠的庶女,感受过嫡母和嫡姐的和善,看到过未来的希望,知足了。”
“我去!我武功还不错,兴许能活下来。”
“我去!我成绩最差,就应该我去!”
“可你是最用功的啊!”贵太妃在心里无声呐喊,却把脸别至一旁,不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