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极品帝婿 > 第629章 易储,不易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注意到皇帝讶然脸色,身为内务总管的王德自然门清,主子这是起了兴趣。

于是快步走来,小心接过虞世南手中白宣,眼帘低垂,抑制着这心中好奇,看都不看白宣一眼,便躬着身体,快步将其呈送到了皇帝手中。

李二陛下迫不及待的接过白宣,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纸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体。

“怎么又是这小子,头一天返京就搞事是吧?”李二陛下忍不住笑骂一声。

虽然李斯文在各方面都不当个人,总是变着方的惹自己生气,但起码对他的诗才,皇帝还是较为欣赏的。

若好好培养,将来必能扛起文坛大旗。

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味着长赋,李二陛下心中愈发惊叹。

毫无疑问,此篇《阿房宫赋》绝对是像虞世南称赞的那般,是篇上等佳作,甚至夸一句传世经典也不足为过。

“不愧是城里推崇的‘小诗仙’,这才华啊...属实令人惊艳。”李二陛下满是感慨。

这篇长赋无论是从格局、气魄,亦或是辞藻,文字凝练程度方面,都堪称一句举世无双,而全文下来,更是集诸多大成者于一身的警世名篇。

只不过...李二陛下嘴里再三品读着最后一句,心中愈发不是个滋味,青雀啊...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因为这张复写稿,是褚彦甫回家后病急乱投医,强令下人去天香楼勾摹一份,又急送至虞世南家中。

就是寄希望于,能通过虞世南在文坛中的地位,率先将这首长赋公布,从而将那败坏褚家门风的题序影响降至最低。

故而这纸白宣上,并没有出现那段,让褚彦甫恨得牙痒痒的题序。

也正是因此,在李二陛下看完后,便下意识的便将这首长赋,与爱子李泰联系在了一起,前人与后人,指的便是始皇帝与自己。

始皇帝雄韬武略,偏爱讨自己喜欢的幼子胡亥,却对性情软弱不像自己的继承人扶苏,严苛以待。

这和他的经历何其相似,他同样不喜高明那优柔寡断的性子,认为仁厚不能让臣子折服,使得天下安宁。

而始皇帝因此迟迟没有立储,也与他如今的犹豫无比相仿。

青雀啊...这个从小就嘴甜,讨他喜欢的孩子,同样也是他认为的,众爱子里天资最好,也最为上进好学的那个。

青雀从小便爱书嗜学,加以天资出众,入私塾不过短短几年,在文学上的造诣便让几位老师赞不绝口。

反观高明,身为太子却屡屡犯戒,使得孔颖达、于志宁两位老师多次上书。

而身为学生的太子,不仅不加以自省,反而对两位恪尽职守的老师暗生嫉恨,多年的状告下来,李二陛下实在失望。

而在高明瘸腿之后,他也的确动过,传储君之位于青雀的念头。

只不过,在青雀于芙蓉楼前失言,从而得罪了大批武勋世家后,他心中易储的想法便开始动摇。

试问,一个嚣张跋扈,胆敢当众诋毁朝中国柱的太子,又如何能继承大统?

把大唐江山交给青雀,就等着君臣离心离德,天下大乱吧!

好在之后,李二陛下又从李斯文口中得知,自高明的腿疾有办法痊愈。

更不要提,在汤峪一行后,高明心态、行动上那一系列令人惊喜的改变,自此,他想要易储的心思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时李二陛下常常感慨,若是高明的腿疾能治好,那他此遭也算是因祸得福。

不仅是获得了一份为民止戈的决心,改善了之前过于仁慈的性子,同时还鉴证了李斯文这个发小舍命救驾的忠心。

将来有李斯文在身旁照应,就算高明的性子仍有些软弱,李二陛下也完全能相信——

在自己百年之后,大唐的煌煌盛世就算不会更进一步,最次最次也不会急转直下,再回到曾经的那个乱世。

而在想通了这一点后,李二陛下再联想到,废长立幼带来的重重恶果,还有始皇帝六世基业一朝崩塌的前例...

心中是越看高明越觉得满意,若能学着扶苏做个守成之君也不错,起码...比秦朝二世而亡好上太多!

就在李二陛下陷入沉思时,因众人催促,虞世南已经起身,将记忆中的《阿房宫赋》大差不差的诵读完毕。

听懂其中深意的人自然是目瞪口呆,既惊叹于李斯文的诗才,又敬佩李斯文的胆量。

虞世南已经再三肯定,这篇长赋就是在越王宴上传出的作品。

而以越王李泰的才思自然不难看出,这首长赋其中所指,就是在劝诫皇帝吸取前人经验,不可擅自易储啊!

那越王...怕是要当场和李斯文翻脸,大打出手啊!

“这小子...哎,中午还千叮嘱万嘱咐,让他千万别与人怄气,这怎么就不听话呢!”

李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生气于李斯文的冲动,若是因为斗殴而留下伤势,错过几月之后的嶲州一行,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同时,为李斯文的小心眼感到好笑。

越王李泰不就是在芙蓉楼前得罪过你一次嘛,当时就把仇报了,结果现在李泰刚刚解禁,你又一脚把他踹了回去...

是真不怕皇帝暴怒,降罪于你?

念及至此,李靖微微侧过脑袋,几番打量后悄悄松了口气。

瞅着李二陛下脸色,是有些生气但没有完全生气。

估摸着...陛下应该是读懂了其中深意,但由于心中早已打消了易储心思,这才勉强压住了心中怒火。

若不然...李泰这个被皇帝选定的继承人,先是让李斯文搞臭了名声,现在又被他踩了一脚...

李靖暗暗猜测,等今天这篇《阿房宫赋》流传市坊,那太子不管是在名望,还是大义上,都要稳稳压过越王一筹...

若是皇帝已经有了易储心思,却因李斯文从中作梗,使得易储计划中道崩阻的话...那李二陛下不当场抽死李斯文,都算他小子命硬。

但今天从皇帝的反应看来,他心中的储君人选已定,那易储这事算是告一段落,有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