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风大陆是修真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修士。

儒、释、道、魔,四大教派,每个教派又有不同的分支,关系错综复杂,经常爆发剧烈的冲突。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要想渡过重重难关,逐级晋升成为大修士,对于人性的要求非常高。那些二愣子,一根筋的人,早被淘汰了。越是高阶修士,越是人精子,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很是滑头。

譬如说朝阳门中的大人物,一旦见势不妙,往往自己先跑了。

如果爆发宗门大阵,打得赢好说,打不赢,只有老祖活下来,其余人都是炮灰!

什么宗门,弟子,家人,朋友,都可以抛弃!

赵敏才150岁,比祖永寿年长三十岁,在筑基修士中算年轻的。她能有所成就,自然也是聪明人,懂得权衡利弊。

她的修为远高于泰武王,所以眼界和心胸也比较高。

她对祖家的敌意没那么强。她不认为祖家有两位宗师会动摇皇室的统治,在没有诞生筑基修士之前,再强的世家也无法给皇室带来威胁。如果她做皇帝,不会将祖青云当做敌人,留着这位大将军镇守北方,对苍兰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祖家勾结外来修士,害死皇室宗亲和多位侯爵,那就另当别论了。

赵敏越查下去,心里的顾虑越多,越觉得头疼心烦。

她心想:“查什么查!我一个仙门筑基修士,早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好好修炼长生术,不该将心思浪费在俗事上。”

她之所以从宗门返回世俗,不是自己甘愿来的,而是接受了赵丹阳的委派。

赵丹阳是筑基中期修士,辈份和功力都比她高,让她返回京师,探查泰武王失踪的事,她不敢不来,来了之后,又觉得很不爽。

这时候,她门下有个炼气大圆满的弟子开口说道:“师尊,您何不找个算命先生,算一算那些失踪的人,是生还是死呢?”

“你说求助于算命先生?我一个仙门筑基修士,自己不会测算,还要求助于俗人,传出去会被人笑话!”

赵敏虽然是修士,但她还真的不会算命。

算命是一门学问,是从《易经》演化出来的,以卦象做解析,辅助以道具(如甲骨、铜钱、蓍草等),进行推演和计算的过程,用以占卜祸福吉凶。后来引申为占卜、看相、摸骨、四柱命相,六柱风水预测等。

作为炼气士,修为到了一定地步,能够感知吉凶。但要想隔空千里,算远处发生的事;或者隔着好几个月,好几年,算以前发生的事,那就玄之又玄了。真正能达到这种地步的人极少。

换句话说,算卦的老祖宗是儒修,而不是仙修。儒门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列为六艺,其中易经是必修课。

而仙门某些大修士,之所以掌握算卦之法,乃是因为修为高深后触类旁通的缘故。

修真人的学问是可以累积的。只要活得长,活到几百年,几千年,自然有充足的时间,研究五花八门的学问。

而赵敏还年轻,不会算命很正常。

她对大街上的算命先生不屑一顾。回朝阳门请某位师叔帮忙演算?那还得搭上礼物和人情!不值当的!所以,她没将弟子的建议放在心上。

她吩咐下去:“给我盯住祖家人的一举一动!另外派人前往苍梧省,看祖青云有没有出现在那儿!”

等她派的人抵达苍梧省的时候,祖永寿的信早就送到“祖马城”了。

祖青云并不住在祖马城中,他带了几位亲兵隐藏在深山老林里,那里有房屋,有微型灵脉,可以种植灵谷,静心修炼,提升功力。

他在那里生活得很自在。唯一可惜的是,不能将妻子郭红袖带过去。至少头几年不行。等到将来,郭红袖或许可以借口看儿子,出京前往苍梧省。

而郭红袖留在京师,也不是无所事事。她从胡芸儿那儿得到基础修仙心法,练的一包劲,又有儿子提供的丹药,不时嗑两颗,功力提升很快,心情好得很呢!

蝼蚁尚且惜命。

郭红袖也想多活两年。

普通人的寿命只有六十岁。像她这样的中阶武师,如果功力不再提升,能活到80-90岁。而她的丈夫祖青云,作为玄阶宗师,即便功力不再提升,也可以活到150岁。

因此,郭红袖练功很努力,她可不想自己早死。

胡芸儿手中掌握了大量功法,但她扩散出去的都是基础心法,这不能说明她吝啬,而是因为基础心法最安全,最恰当,最适合功力浅薄的人修炼。

当年的青云门,拥有外门弟子十万,那些人修炼都是基础心法。只有功力到了一定地步,才能学习登堂入室的心法。

哪怕胡芸儿自己,也不敢瞎练。

修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如果根基不牢,日后怎么搭起高台?

九尺高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一日,胡芸儿前往皇家藏书阁,查找祖父提及的那些典藏,

她费了好半天劲,才找到《仙门遗珠》、《仙家源流考》、《绿野仙踪》、《仙佛三战》、《洪荒五劫》、《神隐山海经》等。

她是炼气十三层的修士,精、气、神圆满充足,耳聪目明,记忆力很强,看一遍就能记住。尽管如此,她还是取出纸笔,将关键的地方做了笔录。

看完这些书,她略微了解古代仙门的历史。

这些书不是演绎小说,有一定的考据价值,并非出自普通凡人之手。

大部分书籍的封皮上,都有“商奄书局”的印章。

在《仙家源流考》的内页,还有关于“商奄书局”的介绍。

商奄古国,有一家大型印书馆,供奉着专门研究历史的宗师和半圣。当然,像胡芸儿看的这些书,并非出自半圣之手,而是某些走南闯北的书生编纂出来,经过鸿儒和宗师的校订印刷成册。

这种书,你说它的内容假吧,的确有捕风捉影的成分,但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所以,胡芸儿觉得这些书颇有参考价值。

不说别的,单说苍兰国这块地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十几个宗门,那些宗门有大有小,统治的时间有长有短,除了青云门和空桑门之外,还有天罡宗,火神门,衍月门,风雷阁,风剑宗,玄天宗,云岚宗,死亡谷,七宝琉璃宗等。

这些宗门的位置,在书中都有标注。

胡芸儿发现,关于青云门的描述跟事实差不多。

在《仙门遗珠》,还记载了一些传说中的洞天福地,说苍兰国这片国土上,至少有一个洞天,两个福地。唯一的洞天便是“空桑界”。两个福地,一个变得破败残缺,落入某位金丹真人的手中,另一个福地则不知所踪。

胡芸儿心想:“原来空桑界是古时候传下来的洞天啊!我还以为是空桑门的仙人炼制的法器呢!”

“那位占据福地的金丹真人是谁呢?”

“既然福地还留在苍兰国,便有可能落在赵家人手里!京城很多人知道,赵家有一块秘地,不知道位于何处。原来它是七十二福地之一,虽然残破不堪,价值大幅下降,但依旧是风水宝地!”

她盘算自家的实力,觉得无法将福地抢过来。

既然如此,那就找另外一处福地。可惜,书中的描述很简单,另一处福地“在玉笋山南,为萧真君隐居处。周回八百里。”

玉笋山她知道,是位于东南方向的一座山,距离京师很远。

萧真君是谁呢?

胡芸儿去藏书阁寻找,找到一本人物传记,读完之后才知道,萧真君本名“箫子云”,他原本不是仙门炼气士,而是一位朝廷命官,曾经做过太守,机缘凑巧找到福地,在里面修炼多年,从一介儒修变成仙门大修士,后来破空飞升了。

萧真君是五千年前的人,那时候还没有苍兰国呢。苍兰国的历史只有一千年。

自从萧真君飞升后,他隐居的那处福地便找不到了。

按照胡芸儿的理解,所谓洞天福地,多半是高明的法器,类似于她手里的《千里江山图》,或者祖明澈持有的丹墀谷,但比丹墀谷大得多。

丹墀谷的规模很小,直径不过百丈。

而洞天福地很大,动辄方圆数百里。乃至于上万里。

原本像这样的福地固然珍贵,但胡芸儿已经有了《千里江山图》,对多一个福地并没有太大的向往。她真正觊觎的是福地之中可能有古仙人留下的修真典籍。

按照书中记载,那处福地不是萧真君创造的。萧真君只是发现者。

萧真君一介书生,能成为大修士,然后破空飞升,说明福地之内有功法传承,还可能有别的珍稀物品。

除此之外,既然被称作“福地”,很可能有巨型灵脉,否则无法促成合道级别的大修士进阶。

灵脉才是天风大陆最珍贵的东西。尤其是隐藏在洞天福地内的灵脉,不必担心走漏消息被外人察觉,这样的灵脉和修真环境,乃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千里江山图”中,只有一条大型灵脉和几条中型灵脉,并没有超级庞大的巨型灵脉,而且因为画圣吴道玄作画的时候乃是合道修士,虽然勉强画出仙画,但这幅仙画很可能有缺陷,人能否适合在画中长期修行很难说。

要不然,为何图中没有活人?

当年吴道玄将图画悬挂在峭壁上,有不少修士走入其中,后来那些人一部分被走,另一部分化成了枯骨。

当然,化成枯骨不代表书画是陷阱,也可能是因为那些修士寿终的缘故。但修士待在画里,没有一个人进阶成大修士,本就说明这幅画有缺陷!它不适合作为洞天福地,让人在里面长期生存。

那些鱼类和灵草可以生存,而人类不可以长期待在画中,背后的原因可能跟天道法则有关系。仙画中的天道法则不全。

正因为这个缘故,胡芸儿有必要寻找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