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寒门潜龙 > 第224章 为何还未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是宁夕选拔新成员的日子。

清晨时分,龙卧谷的数十位热血青年已齐聚谷中空地,静待试炼。

宁夕并未立刻开始,这次选拔的范围广泛,不仅限于龙卧谷,还包括了他手下弟子担保的外乡人。

或许是害怕错过良机,外乡的青年也早早来到,宁夕刚用完早餐,众人已齐聚一堂。

试炼前,宁夕已拿到了担保名单。

他手下的青年弟子,每人仅能担保一人,而且必须确保被担保者的品质。体质不足尚可宽恕,但若发现品行不端,担保者将承担责任!

因此,弟子们都十分慎重,若无合适的亲友,宁愿名额空缺,也不敢轻举妄动。

马鸣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外婆家没有合适的年龄相符的人,外婆的邻居得知后,便送给马鸣的舅舅两袋粮食,希望马鸣为一名懒散之辈做担保。

马鸣的舅舅见粮食心动,二话不说就收下,拍胸脯保证,马鸣是他的外甥,此事交给他就行!

马鸣年纪尚小,不了解外婆家邻居孩子的品性,听着舅舅天花乱坠的描述,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回来一说,马鸣的母亲脸色立刻苍白。

\"儿啊,你怎么敢为他担保,若被夕哥知道,你可就完了……\"

听完母亲的提醒,马鸣惊出一身冷汗。

好险!几乎铸成大错!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马鸣这些宁夕的弟子怎能不知,宁夕对于破坏规矩之人有多深恶痛绝。

黄三就是鲜活的教训,万一担保的人出了问题,即便宁夕不会像对待黄三那样严惩他马鸣,也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娘啊,舅舅这是要害咱们家啊!\"

了解真相后,马鸣气得几乎与外公家断绝关系,母亲同样怒不可遏。

当年他们家陷入困境,几乎饿死之时,几乎未曾得到娘家的援助。

幸亏宁夕选择了马鸣,才使得全家得以生存下去......

如今,他的舅舅竟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差点令马鸣陷入精灵女王的制裁之中,若非夸大其词,这无异于断绝了生灵的福祉之路!

马鸣此番行事明智,未曾隐瞒,径直道出了实情。

闻言,宁夕麾下的少年们立刻警觉起来,乖乖,难怪夕领主常常言道,不怕神一般敌手,只怕愚笨如猪的同伴,同族间的背叛有时比敌人的威胁更甚啊!

以马鸣的教训为鉴,其余少年纷纷多方查证,确保担保之人无虞,才敢将名字呈给宁夕。

因此,原先的名单上至少有三个名字被划去,足见他们的审慎态度。

此事不仅警醒了宁夕的部下,也让工地上劳作的助手们心生警惕。

宁夕曾宣布,即将招募新助手,除了本村人,外村人都需担保。

他们决不能像马鸣那样糊里糊涂地落入陷阱!

......

宁夕矗立在谷物晾晒场的土丘之上,俯瞰着参加试炼的众多少年。

本村有六七十人,外村不到二十,总计八十多位。

宁夕已多次招人,手下少年经验丰富,她简单交代几句后,挥手示意,试炼正式展开!

首先是视力检测,视力不佳者当即淘汰,不必再劳烦他们在场上奔跑许久。

接着是举起石锁,力量不足的也无法继续。

数轮过后,最后的项目才是长跑,毕竟人人都缺粮,将跑步环节置于最后,可节省被淘汰者的体力。

当然,如同往常,宁夕并未吝啬,试炼结束后,每人皆得一碗浓郁的小米粥作为慰藉。

或许是众人训练有素,或是近期伙食有所改善,这次试炼过线者比以往更多。

卧龙村本村便有三十多位少年脱颖而出。

外村的少年也不容小觑,或许是在宁夕部下担保时已预先筛选,参与试炼者体魄强健,竟有十多位成功过关。

总计,合格者多达四十八位!

这一次,宁夕不知为何,未沿用以往的竞争机制,直接将他们全数收纳。

当然,在接纳之前,宁夕依旧表明会先观察训练情况,不适合者再予以退训。

宁夕原手下已有二十一位少年,如今再添四十八位,人数一下扩充至六十九人!

六十多位正值青少年的少年,若是放在未来世界,便是一个中学班级的规模。

但在大武王朝,尤其在这偏远的卧龙村,这已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宁夕深信,一旦这些六七十人受训完毕,若再次遭遇黑松岭那样的叛乱分子,无需他人出手,仅凭她一人便能将其击溃!

随后,宁夕事务繁多,除了安排外村少年的住所,还需与每位新成员的家长签订契约... ...

这一时刻,宁夕并未打算简化,即使这仪式象征性重于实用性,他依然严谨地与每位少年的家人签订契约,并烙下手印,以确保庄严。

这就是仪式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皆能唤起共鸣。

卧龙谷的逃亡者众多,空置的房屋数不胜数,安置十几个少年易如反掌。况且,宁夕并不预备让他们长久居住于此,如今卧龙溪北岸已经着手建造房舍,待新房落成,他们便会被迁徙过去。

不仅外村的部下,宁夕计划将来将所有部下,包括他们的家人,一同迁至卧龙溪北岸。

如今的卧龙谷村,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小村庄,面对任何大规模敌对势力的冲击,都显得脆弱不堪。而卧龙溪北岸则不同,是自然形成的防御要塞,只需毁去横跨溪流的桥梁,除非敌人穿越溪谷,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当然,敌人也可选择翻越北山。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无人会耗费如此精力,翻山越岭后,也许他们自己就先疲惫不堪了。

忙碌了一整天,宁夕总算把事务大致处理妥当。

嗯?怎么回事,张四海那小子怎么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