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颂这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货币改革。
且不说士颂在近期推行的楚侯汇票这种纸币,就说士颂在年中就推出的,楚侯金币银币以及楚五铢这三等级的金属货币制度。
这种货币制度,不仅仅在楚国境内推行的十分顺畅,而且,也自然而然的,流入了长江对岸的江夏郡中。
对于刘备而言,本就寄人篱下,依附于士颂。
而士颂新推出的货币制度,不论他内心是何种看法,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为了这事情,他还特地找来了糜芳这位东海商贾世家子弟来询问。
不论是糜芳,还是孙乾简雍等人,都对士颂的新的货币体制称赞不已。
“皇叔,楚侯将所有铜币,都规定为一枚楚五铢的价值,对于百姓也好,对于商贾也好,都是利大于弊的。”
“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手上的一个五铢钱铜币,被那些官宦大族,拿回去大火一熔后,就成为了价值一千或者价值一万的铜币。”
简雍出身底层,自然会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而他的话,也让心中满是百姓的刘备连连点头。
“此外,对于商贾而言,这三等级货币体制,也是极其有效的。”
“大宗的买卖,可以使用金币,中等的买卖,可以使用银币,简单的摊贩小商人,也和普通百姓一样,使用楚五铢铜币即可。”
“商人们手上的钱财,可以根据自家生意的规模,来安排调整,也是更加方便。”
糜芳其实话没有说完,在他看来,自家兄长去了士颂麾下效力,那么这个新的货币制度,肯定也是参与其中了的。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士颂这新币制度,还真就没有找糜竺商议过。
不是士颂不想找糜竺商议,而是糜竺在南中,主管着南中五郡的民生事宜,真抽不出身来。
“只是。”
最后,倒是孙乾一句话,让刘备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这楚金币,楚银币,楚五铢的货币体制虽然是好,可这名字,偏偏是什么楚侯币。”
“我大汉朝的五铢钱,自汉武时,便在民间广泛使用,使用五铢钱,便是使用我大汉朝官方钱财。现在用这楚侯币,即便是再如何方便,那也是地方诸侯,私自铸造,我大汉可是明令,不许民间私自造币的。”
刘备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后,长叹一声,说道:“罢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国家蒙难,天子被挟,想要造福百姓的举措,也难以由朝廷中枢来执行了。”
虽然心中有不小的芥蒂,但刘备管控下的江夏郡,依旧还是承认了士颂的楚侯币的价值。
而且刘备自己,也对董卓为首的,那种大钱当万的重铸铜币,掠夺百姓财富的做法很是嗤之以鼻。
刘备的心中,依旧是民为贵的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的。
既然是士颂的楚侯币体制,可以为百姓谋得实际的福祉,他刘备也是会支持的。
于是,以刘备治下的江夏郡为中转站,楚侯币也流入了孙权统治的扬州,也就是三国故事里的江东九郡八十一州。
年初,孙权派出使者来找士颂求和、求亲,被士颂给怼回去了。
双方现在,在名义上还处于敌对状态。
虽然没有实际交兵,但双方的边界处,依旧还处于军管状态。
只是孙权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反而是实打实的缓和了下来。
而后,江东的商贾们都将自己的货物运到江夏,在这里完成和楚国的商人之间的贸易。
也正是这样,楚国的货币,也因此流入了江东地区。
对于孙权而言,士颂新推出的楚侯币政策,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别的不说,孙权在历史上,可是和董卓一样,把低价值的铜币反手一熔后,就变成了当一千个铜币价值的“大钱”。
其实,历史上又何止是孙权,就连最爱惜百姓的刘备,在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也是被川中世家裹挟着干过与民争利的事。
到了后期,为了支持北伐,这种货币是越来普及。
只是如今的刘备,不过困守于江夏一隅之地。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也可谓是时也势也。
但孙权就不一样了。
趁着士颂北伐惨败而归,荆北沦陷丢失,无力顾及他。
孙权首鼠两端,背盟捅刀子,从士颂这里夺走了长江以南的豫章郡,和长江以北的庐江郡,完全占据了东汉官方划分的扬州。
更是在不久前,用海船占据了夷州,也就是台湾。
本来孙权按照鲁肃的建议,还想要进一步向西占据荆南和交州的。
只是没有想到士颂即便是北伐大败,即便是分出一部分主力去平定南中叛乱。即便是就用新招募的屯田兵和民团士兵,就能在交州顶住孙吴攻击。
更别说长江上的荆州水军,那也是丝毫不逊色于东吴的水军部队。
在西进计划被刘备和士颂联合击败后,孙权便安安心心地开始治理扬州。
他想要通过巩固自己的战果,来实现自己割据一方的事实,同时也真正掌控住原来在士颂统治范围内的这两个郡,为自己的势力发展,积蓄更多的力量。
但随着楚侯币流入扬州,孙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他治下的流通货币,很快就变成了楚侯币。
在所有人的眼中,楚侯金币和楚侯银币,有着天然的稀有金属的价值背书,其次便是楚国,尤其是荆南地区聚集天下财富的固有印象。
再加上现在武陵传语上大力宣传的南丝绸之路的开辟,外邦国度也都认可楚侯币,这楚侯币迅速占领了市场。
甚至是出现了扬州地区的商贾,世家,以高于楚侯府官方兑换标准去收购这些高价值货币。
本来按照士颂定下的标准,是一枚楚侯银币,兑换一千枚楚五铢铜币,或者汉五铢铜钱的。
但现在,有些疯狂之人是出价到了一千一百枚铜币兑换一枚楚侯银币。
他们倒是聪明,和士颂的规定一样,只认一枚铜币就是一枚铜币的价值,不论你是董卓制作的大钱当千,当百,反正在楚侯货币的兑换体制里面,就只价值一个楚侯五铢铜币的价值。
铜钱就是铜钱,再如何厚重的铜钱,也就只是铜钱的价值。
但这样一来,孙权手上本来用作当百,当千的“大钱”铜币,顿时失去了市场价值。
不仅仅是百姓不认,江东世家不认,最为关键的是,周瑜告诉自己,就连自己麾下的军队,也已经不认自己的大钱当千,当百的价值了。
对此,孙权肯定是不爽的。
不仅仅是自己手上大批的铜钱失去了价值,成为了最基础的一枚五铢钱的价值。
更为关键的是,自己治下,一来并没有发现大型的金矿银矿,二来即便是能收集到一定量的金银制品,他孙权也聚集不了足够多的工匠,来制作银币和金币。
而且即便是他想要做,他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做出的金币和银币,肯定是比不上士颂那边的制作工艺的。
对于老百姓而言,一定会更加倾向于士颂的楚侯币。
而且,孙权也已经从刘备那里知道了楚侯汇票的消息,这更加地让他心慌。
不论是周瑜也好,还是鲁肃,张昭等人,都告诉了他,士颂这招十分高明。
可以通过楚侯币甚至是轻飘飘地一张纸,从他们这边拿走各种物质,甚至是收买奸细,收买底层将领。
掠夺物资,收买人心。
听到这几个字的孙权,再也坐不住了,但想要在扬州境内禁止楚侯币的流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他能做得,不过是下令,不承认楚侯汇票的价值,禁止商贩在扬州境内流通这种东西。
而后,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武陵,求和的同时,也请求士颂能和他达成货币互认的可能。
当然了,若是士颂能给自己技术支持,帮助自己也制作属于东吴的金币银币,乃至汇票那就最好了。
但这个结果,是个人就知道士颂不可能同意。
即便是这个时代,大家也都不傻,知道一个敌对的势力,掌控了自家的铸币权,对于自己的打击和影响有多么的恶劣。
更大的问题是,孙权现在不但是没办法和士颂翻脸,还得想尽办法来弥补关系。
这就让他越发的缩手缩脚,不能采用激进的手段来压制楚侯币的流通。
若是说孙权这边还在想办法,给士颂派出使者,希望能让楚国境内也承认自己东吴的货币。那曹操这边,就更加为难了。
楚侯币一出现在江夏,就被曹军的探子掌握了情报。
而后,一方面,曹操和孙权之间还没有翻脸,虽然说孙权已经明显和刘备媾和了,更有传闻,孙权已经多次派出使者去找士颂求和了。
但自从上次孙权倒戈,“归顺”朝廷后,直到现在,孙家依旧还是朝廷名义上的顺臣。
即便是大家都知道,下次曹操南下的时候,孙权肯定是会反的。但目前,江东和中原,依旧是明面上的和睦关系。
所以,楚侯币流入江东后,又顺着江东的商贾们,北上进入了中原地区。
同样的,益州的商人们向西进入凉州贸易,也是能用金币和银币换回战马的。
而这些金币和银币,也慢慢的从西凉流入了关中,而后进入曹操统治下的中原。
对于楚侯币,曹操自然关注。
士颂自南征返回荆南后,似乎就一门心思在推行他的新货币之上。
开始的时候,曹操还不知道士颂为何会推出这样的货币体制,难道说是南中和南疆地区的金银矿产较多?
等到后面,士颂推出了他的楚侯汇票后,聪明如曹操,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士颂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士颂这小子,想要靠楚侯汇票这种纸张来当银钱,来为他的楚国积蓄物质。
曹操可不是孙权,只能派出使者一遍遍地找士颂,一面进行完全没有必要的“和谈”,一面求士颂认可扬州这边发行的货币。
对于曹操而言,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找一些工匠对于他而言,轻而易举。
而中原地区的财富,即便是几经战乱,依旧有大批的财富集中在世家门阀的手中。
曹操这位讲究实用的主,立刻就推出了属于自己这边的金币,银币。
虽然说是临时赶制的,虽然说没有楚侯币做得那么的精致,但财大气粗的曹操下令,每一枚货币都要足斤足两。而且不论是金币还是银币,都比楚侯货币要重上一成。
还别说,曹操的这种行为,还真就稳住了中原地区的货币体系,加上天然的统治地位,中原地区的百姓自然会更加倾向于有自家地区官方统治者认证的货币。
只是曹操的这种举动,对士颂的影响其实没什么。
不管民间如何兑换和定义,士颂这边,官方明面上是直接宣布,不认曹操那边的“假币”。
同时,他暗中收购流入自家统治区内的曹家货币,按照一比一的兑换比例换回来,而后是直接把这些钱给回炉重铸了。
但是孙权那边就更加为难了,不管是曹操的钱,还是士颂的钱,他都不敢不认。
就算是他不想认,底下的百姓也都认,而且大家反而不怎么承认他孙权发行的货币,弄得他自己,不得不大量的囤积金币和银币。
只是再如何补救,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这边的物资,被士颂和曹操用他们的货币换走。
至于楚侯汇票,曹操和孙权,甚至包括西凉马腾韩遂这些人,都是统一的不承认。
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少的商贾之家,或者世家门阀中,都会接受一定量的楚侯汇票,方便他们的贸易往来。
怎么来算,士颂都用他的这些纸张,从各路军阀那里,给弄了不少的物资回去。
在刚开始的时候,曹操还想要找人来仿制一些楚侯汇票,让商队带去楚国境内,不论是换回来真金白银,还是换回来物资都行。
或者最差最差,也能搅乱士颂那边的货币体系和货币市场。
只是在荀攸拿着楚侯汇票给曹操解释一番之后,曹操终是认识到自己想法的无奈,士颂那边的技术能力,远在自己的理解力之上。
“他日若是平定士楚,其境内工匠,不论军中还是民间,一律不可妄杀。”
曹操最后发出一声叹息,按下了自己做伪钞的想法。
毕竟,士颂的这楚侯汇票上用到的防伪措施,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无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