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士颂概念中的楚侯汇票,和后世的支票有些类似。

或者说,和存折、国债有些类似,又或者和期货有些类似。

反正就是,一张扶南国版的楚侯汇票,票据上不仅有扶南国的文字,还特地写明白了这种汇票的保值和增值作用。

楚侯府保证,会在三年后,所有此类汇票价值,会提高百分之一的价值进行回收,这百分之一则权当利息。

带着这条件,蒋干作为使者南下了扶南国,在邓方率军护卫下进入了扶南国。

一来是阳谋,用这利益去钓扶南国的上下权贵。

二来,也是让邓方带着部队进入扶南国熟悉地形,若是真是不得已,需要派出部队南下和扶南国交战,熟悉下地理终究是好的。

虽然楚国在北面和曹操隔江对峙,和东面的孙权名义上也还在敌对。但目前来说,楚国在南疆依旧是如日中天,绝对是最强大的国度。

若是楚国北面无事,他们也不会真的被孙吴的一个使者,就给鼓动起来当出头鸟。

所以,向来有“苏秦张仪之口舌”之称的当代纵横家蒋干,来到扶南国后,扶南国上上下下,还是十分重视的。

在扶南国都城城外,扶南国国的相国余赞,亲自出城迎接,而扶南国国王范金生,也是在自家王宫门口迎接。

此时的扶南国,历史上的范氏王朝建立没有多久。

原本开国国王范蔓,本来是前代混氏王朝的地方大将,最终篡位成功。

但他也在篡位的过程中,百战余生,留下了不少的伤,如今虽然传位给了儿子范金生,但依旧是扶南国的太上皇。

另外,虽然范氏窃国多年,但扶南国从部落联合,走向统一政权的国家制,时间并不长。

原来诸多混氏王朝麾下的大将,大家族,都不过是改换门庭而已。

甚至还有前代王族混氏的旁系,依旧也在扶南国内,掌控着一些地方的军政大权。

这些大族之中,不少都是从前和范氏一样,同殿为臣的家族,现在却成为范家的臣子。

这些家族中,不少人都存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

只是士颂的异军突起,让这些人的小心思,不得不有所收敛,维持了扶南国明面上的团结。

如前次日南郡叛乱时,率军北上支援占人的扶南国大将吴定,便是扶南国吴氏一族的代表。

虽然他大败而归,但他在日南郡战斗获得的经验,也让他在吴家内部脱颖而出,成为了吴家内部斗争的胜利者,俨然成为了吴家的家主。

而如同他这样的地方军阀势力,还有两个大家族。

一个柳家,传说是扶南国建国之前,就存在的老牌家族。

另外一个,便是前代王族旁系中的混氏家族,也有自己的传承底蕴。

就如同曹操分化袁氏兄弟而定河北一样,在了解到扶南国国内的情况后。士颂越发地感觉,自己货币战争的手段,能让自己更加方便的,解决南面的问题。

蒋干笑着走进了扶南国的王宫,和扶南国国王范金生等一众君臣分主客落座后,脸上的笑容立刻便收了起来。

蒋干也不打机锋,很直接了当地问道:“近日我国发现,扶南国这边集中了不少的军队北上,在北面聚集了大量的军力,不知道扶南王此举是何用意啊?”

“难不成整个南疆地区,去岁才定下了联盟,今年扶南王,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背盟?”

蒋干的话很重,而且还扯着大旗暗中威胁。

意思是扶南国这举动,不仅仅是对士颂,对楚国的背叛,更是背叛了去年南疆都护府的盟约。

而根据那个盟约,对于背盟之人,是整个南中地区可以出兵讨伐的。

是的,如东吴的使者朱应说的那样,士颂主力大军二十万,真能分出手来,南下对付扶南国的部队,也就只有五到八万。

算起来,确实是不如扶南国的军队多,扶南国若是真能全国动员,少说也能凑齐二十多万可战之兵。

不论是正规军士还是拉的壮丁,这样的军队人数,真和楚国对上,真不一定会轻易战败。

但蒋干话里话外的意思则是,楚国出兵南下时,还可以动员泰族各部,以及扶南国西面的骠国在内的,南疆都护府为中心的各大小邦国。

这些国家只怕也能凑起来七八万军队。

若是真要开战,楚国这边还真不一定会被扶南国所谓的“兵力优势”所压住。

“子翼先生,上邦贵使切莫误会啊。”余赞连忙开口,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我国将士北上,是为了在两国边境地区做好走私排查。”

余赞给出了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他说道:“自从去年的百国贸易大会之后,我扶南国上下对楚国货物需求量大增。”

余赞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诸多商品之物价,由楚侯府统一规定市价,却是比楚国境内要高出三到四成。不少百姓商户便都起了走私的心思,偷偷运转货物,还有人甚至直接跑去东吴地界进货走水路返回,对我扶南国的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我们这次加强边界巡视,也是为了防止这些走私犯扰乱市场而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啊,还请上邦贵使莫要误会。”

“哈哈哈,边境陈兵数以万计,却是用来抓捕走私?你拿这话来哄我,是以为我蒋干傻吗?”蒋干说完,折扇一摇,颇有一番名士风流的味道。

见余赞还想再说些什么,蒋干立刻制止,而后说道:“你们的那些心思,我们心知肚明。我既然来了,自然想要以和为贵,大家协商着来解决问题的。”

听到蒋干这话,余赞和扶南国国主范金生对视一眼,便不再言语。

他们这次被东吴鼓动,忽然集合军队在边境展现实力,其实也只是一种试探,希望能从士颂这边争取一些好处。

不论是在贸易上的让步,还是给与扶南国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不再成为被士颂欺压的粮食产地,对他们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余相家里也是荆南故人,北面的情况,只怕这么些年下来,从各方面也了解了一些。知道我家五十万大军北伐后,铩羽而归的事,也知道我们和北面的曹操,在日后必有一战。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怕是也起了一些心思。”

蒋干的话很直接,余赞连忙说不敢,但心里是怎么想,谁又知道呢?

若是等曹操再次南下,还真就在大江之上击败了士颂,士颂丢了荆南,益州。只怕南面各国,就真会在这扶南国的率领下,直接反了所谓的南疆都护府。

别的不说,交州最南面的日南郡,后世越南的北部地区,只怕会再次落入外邦之手。

“但不得不说,你们的时机把握的很好。”蒋干说着,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

“只怕是要不了一两年,曹操就会扫平北方,而后南下了。”

“我主手上,如今劲旅三十万,还真不想分兵南下来和贵国掰扯,让军力陷在南面。所以,我带了诸侯的条件,你们先听一听,回去后商量下,再给我回复。”

蒋干作出一副懒得去听对方想法的样子,直接说出了楚国这边能给出的条件。

“第一,我们卖给扶南国的财货物品,如丝绸,铁器,茶叶,酒水等各类物品。可由你们扶南国朝廷统一采买,扶南国境内这些货物的价格,由扶南国朝堂自己来定。”

蒋干的这第一个条件,其实也正是对方需求的条件,那就是楚国货物在扶南国的价格,由对方来定。

只是价格上面士颂似乎并不准备做出多少让步。

蒋干继续说道:“第二,如你们知道的一样,我们现在在全力备战中原之争,肯定是需要钱财和粮食的。所以我们卖到南面来的货物,价格上我们只能再让半成。而粮食上收购价格方面,你们也只能至多涨半成。”

听到这话,范金生和余赞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在他们看来。士颂既然能让步,那就表示还能有得谈,他们或许还能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第三,我们虽然让步一二,但绝对不会再做更多的让步,但为了报答贵国军民对我国的支持。我们也有我们的诚意。”

蒋干的这个第三点,其实才是士颂货币战争的杀手锏所在。

明面上,算是我们给予扶南国全国上下成为楚国农民,渔民的报答。

但实际上,却是把刺放到了最美味的佳肴里面藏着。

余赞见自家国王有些意动,连忙使眼色让范金生不要轻易出声,而是静待蒋干说完楚国这边的提议。

“我们愿意单独为扶南国制作一版楚侯汇票。”

接着,蒋干便将士颂亲自设计主导思路,马良顾雍等人完善执行的阴谋说了出来。

专版的楚侯汇票,而且汇票上印有扶南国文字,另外这个汇票会在三年后增值,而且这一点也写在汇票上。

这个汇票既是流通货币,又是适合囤积增值的货品。

而且根据蒋干的说话,扶南国这边,从国王到各地大族,都可以提前获得一批这样的汇票“定金”,说白了,就当是士颂给他们的贿赂了。

让他们继续帮着自己来压榨扶南国的百姓,继续为楚国的粮食后勤提供廉价劳动力。

而且这条所谓的让步,其实不论扶南国同意不同意,楚国这边是肯定会执行的。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扶南国上上下下都会乐于接受。

不是没有人看不出这其中的风险,毕竟若是楚国和扶南国翻脸,那这所谓的扶南国版本的楚侯汇票,就会变成白纸。

但人性的贪婪,会让许多人都会前赴后继地接受和使用,甚至是囤积这些楚侯汇票。

余赞是个聪明人,只是他现在一时间,还没机会想得那么的深,只是隐隐间察觉不对劲。

但明面上可以看到的,就是楚国是一心想要把扶南国和自己紧紧绑在一起。自己这边若是想要拒绝,只怕就只有现在就和士颂翻脸一种办法了。

但是现在翻脸的结果,那结果对扶南国来说,就只有面对楚国全力对付的处境了。

而蒋干后面的话,更让他们的心里冷到了极点。

“你们有所不知,如今我楚国北有曹操,东有孙吴。尤其是那东面扬州的孙家,趁着我军北伐失利,明明是和我家联盟,一起北伐的人,忽然就叛盟了,从背后捅刀子,强夺了我家豫章和庐江两郡,多年来不停地想要攻入荆南,让我加好生难受。”

“但随着北面曹操大胜,他家反而停下了对我家攻略。转而几次三番派来使者求和,想要和我们联合抵抗北面的曹操。你说,若是你们,愿意再次接受这种两面三刀的盟友吗?”

“我家楚侯毕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之下,一拖数年,只是不许。把东吴那孙权急得是团团转,各种手法用尽,只求联盟,三天两头的想要把自家妹妹嫁过来。”

蒋干的话,好像在说笑一般,说着和扶南国没有任何关系的话,只是在说楚国如今的处境。

但蒋干的这番话,又何尝不是在暗中点着扶南国,不要太过信任东面的孙家了。

他们家不过是想要把你们扶南国拱起来,让士颂失去一个粮草外援,而后在曹操这座头上的大山越来越把大家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找机会和士颂议和。

“如今眼见北方将要统一,我们自然是不会愿意和东吴开战。只是心里憋着一口气不和他们议和罢了。当若是其他邦国无事生非,非要牵扯我军实力,我楚国也只能勉为其难的选择和东吴议和,合力对抗北面的曹操,然后分出更多的军力来,如上次定南中那般,将那惹事的出头鸟给平了先!”

蒋干侃侃而谈,满脸笑容,但他口中的话,却是明白无误地威胁。

而余赞听到了这话,心知自己这次是上了东吴的大当了。这次国家的在财货上的命脉,只怕是要交出去了,只能轻叹口气。

“上邦贵使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还请贵使在驿馆稍歇,容我等商议一二。”余赞最后笑着把蒋干送走,回头看向自以为占了便宜的范金生,无奈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