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状元来自垃圾场 > 第128章 雪琴开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岛上婚礼是穿的中式礼服,也有司仪,和台上的婚礼不同,多了个仪式,新娘新娘认亲:两人站在一张匾前面,由周父周母介绍,这是舅舅舅妈,新人就跟着喊一声,鞠个躬,舅舅舅妈答应了,然后掏出一卷钱,往匾里一扔。

所有亲戚轮一遍。

把顾云燕家过来的两桌亲戚看得目瞪口呆。

大伯娘也是看得感慨不已:“老话说十里不同俗,真是有道理,很多地方婚宴是中午办的,但我们申城和禾城,二婚才中午办;象今天这认亲仪式,我也是头一次看到。”

不管怎么样,婚礼很热闹,岛上人很满意,周家人很累,但心满意足。

婚礼过后,新郎新娘回湖城上班,垃圾码头也恢复了正常,大伯大伯娘倒是在岛上住了几天,大伯是小时候熟悉的地方,到了岛上一下子就适应了,倒是大伯娘,让周家人很是意外,她居然说很喜欢岛上的一切:优美的自然风光,热情的岛民,最主要的是,吃的菜特别新鲜。

周家人劝他们多住几天,因为再过不久,岛上就有大事啦:采茶季到啦。

“就是那个碧螺春?”大伯娘问。

这茶她不喝,价钱贵,喝了兴奋,老年人晚上本来就不容易入睡,哪敢喝茶。

但申城前几年有个歌唱家叫朱逢博,很有名的,号称北李(李谷一)南朱,这南朱就是朱逢博,她的名曲就是《采茶舞曲》,太好听了,长三角地区几乎人人都会唱。

当然,这歌最后出现了龙井茶这几个字,但大伯娘觉得,龙井也好,碧螺春也罢,都是长三角地区的茶叶,差不多的呀。

这碧螺春,人家康熙皇帝御赐的名字呢,反正她作为禾城媳妇,觉得更好。

这次回岛来得巧了,那就亲自参与采茶吧,最好采茶、拣茶、炒茶都参与一下,等回申城的时候,把自己炒的茶给老姐妹们送去,哈哈,想想就开心。

大伯大伯娘留下来,李浩宇就市里、岛上两头跑,也把收纱头这事放下了,家里的茶树也要采摘、炒制,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和老丈人把这事干了。

今年的茶叶是不准备卖了,留着送人。

李浩宇这几天看大伯娘那兴奋劲,心里倒是一动,他问大伯,是不是在岛上搞个小房子,不要太大,三间的平房,以后可以回岛养老:“您是岛上出去的人,申请一块宅基地应该问题不大,三间平房造价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以后您和大伯母、表哥表弟回岛的话,就有自己的房子了,这个季节是最好的时候,但秋季也很不错的,来这里住一阵,清清肺,吃点新鲜的蔬菜、水产,挺好的。

现在东山西山已经有不少外地人过来生活了,就是和您一样的老干部、老领导。

而且现在来去也方便:申城火车到禾城,然后一路公交车到底转20路到东山,再坐游艇就到岛上了。

这岛上的人您大多数认识,不少是您小时候的玩伴,在这里生活东家串串门,西家唠唠嗑,不会冷清的。”

这话很有诱惑啊,大伯还在沉思,大伯娘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

李浩宇也不催,这事不能勉强,毕竟在岛上建房子,不是必须,而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得大伯自己想要了才能皆大欢喜。

大伯这边还没定下来,回到市里的李雪琴却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她要开店。

其实这事早就在李雪琴的计划中了,早在去年她动手术前,阿庆嫂就建议她开个小店,一来自食其力,每天有事做手里有收入,对自己的身心有益;二来开店能够看到街上车来人往、碰到顾客你来我往谈价,充实;这第三嘛,呵呵,阿庆嫂说李雪琴开店的话,就开在她那些店面房里,和她近,可以一起吹牛打屁。

两人从见第一面起,就惺惺相惜,成为好朋友了。

李雪琴在动手术后的三个月休养期,也一直在思考这事的可能性:店铺,租阿庆嫂的。

阿庆嫂说了,开在她那些店铺的最西头,那里刚好是拐角处,南来北往的人都能见到,她原来租出去的那些店面,都是针对学校学生和医院病人开的小店,什么鲜花、童装、面馆、药店、文具店等等,但没有针对附近居民的小店。

这里实际上人流量很大的,附近小区也不少,卖岛上特产、服装毛巾被这些,也有生意的,还可以去批发市场进点生活用品,这样一家小百货店就很象样子了。

店铺、货物都有了,就剩守店的人了,李雪琴觉得自己能胜任:没顾客就坐着,有客人自己撑了拐杖也能应付;至于进货这些,就要靠家里人了。

想到这些,她先和嫂子商量。

李母心疼小姑子,知道她整天在家呆着也不是个事,这小店,哪怕一分钱不赚,就让小姑子能在外面看看世界,也是值得的:“这挺好的啊,我送两个孩子上学后,也没什么事干,就可以来店里帮忙的。”

家务么,早点起床做就好了呀,以前还要手洗衣服,现在搓搓就扔洗衣机,很方便;早上就是准备点早饭,很简单的;中饭就姑嫂俩随便吃点;晚上接了兄妹俩,有兴趣班上和训练的,就送去这两个地方,然后自己去买菜摘菜做晚饭,接孩子的事交给老头子;没有兴趣班和训练的,就接回家,大的在家做功课,小的和自己去买菜。

完全能安排得过来。

于是李母又跟李父说这事,李父也觉得现在家里尽管有饥荒,但还是能让妹妹开个小店消遣的。

自家妹妹多不容易啊,从小呆在家里,现在有机会散散心,当然要满足她了,他也不寄希望妹子赚钱,就担心她身体会吃不消。

听了周母安排,心下大定:“我刚好有自行车,而且我们下班早,我去接两个孩子完全来得及的,交给我好了。”

年后,李浩宇给父亲买了辆二八大杠,本来想给母亲也买一辆的,李母提出要买一辆小型的三轮车,说学校有老人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的,她家两个呢,更应该配一辆。

家里两个孩子听了都表示要坐,但四个大人担心安全问题,都在犹豫,这事目前搁浅,李母接送孩子还是腿着。

所以从孩子的角度,肯定更喜欢李父来接自己。

(李雪琴终于要开店啦,亲们点个催更给个五星好评,支持一下雪琴姑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