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娘子去吗?”见她放下信,冬叔问。

知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天气热,她有几日没出门,也有几日没裹得这般严实,那些穿在身上的布衣和裹在胸口的布,浸了汗以后,勒得她都快喘不过气。

就这还去呢?

再说了,青姑要她过去,是因为如她那样的戏本子在府城大流行,金闺阁开始还不屑一顾,觉得玉凤楼是在以小巧哗众取宠,眼见客人都快跑光了,几个月功夫,玉凤楼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就砸重金也写了戏本子出来,完全模仿着玉凤楼干,现下已抢了玉凤楼不少生意。

知暖走的时候,曾建议青姑弄个戏院,单独让姑娘们去唱戏,青姑没干,后头却有人这么干了,如今那所谓的戏园子,生意爆好。

青姑悔得很,因此在信上一再说:“只要你来,此后,所有事但凭你做主。”

还许了重利。

说实话,面对青姑开出的重金,知暖心如止水。她如今不差钱,怀安他们的食品生意加上尹家的蜡烛跟肥皂,每个月给她的花红她都花不完。

虽然食品生意约定了只收一年的利,但蜡烛和肥皂生意她是投了钱的,村里在组建的商队她也打算投以重金……钱是赚不完的,她又何必跋山涉水去与青姑虚与委蛇?

垂眸折着信纸,知暖笑问:“如若我不去,青姑会叫人来绑我去吗?”

冬叔想了想,摇头:“不会。”他说,“那位秦郎君,青姑颇为忌惮。”

知暖愣了一下,她本是开玩笑,当然,也带着试探的意思,原以为冬叔能隐晦提醒一下已是极限,哪晓得他竟说得如此明白。

既然忌惮,那说明青姑是有过把她绑去的想法的,可也因为忌惮秦瑜,她如今只能把她当座上宾。

如此也说明,她信上说秦瑜已经离开府城,很可能也只是暂时离开。

知暖抬头看向冬叔,后者也正好看向她,两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笑容,知暖道:“虽我不能至,然青姑所忧者,我定然是能帮便帮……待我细想一想,过段时日修书一封,劳您再跑一趟。”

不就是竞争多了吗?她京城酒楼的说书不知被人抄袭模仿过多少次,可在她退出前,都从未被超越。

秘诀是什么?保持故事的高质量和新鲜感,时不时玩点新花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不慌。

冬叔抚着须微微颔首,显然知暖这话深得他心。

两人又聊了会府城的事,知暖把一些要点默默记下,然后就与他商量:“我打算办个养殖场。”

冬叔:??

他不懂养殖场是什么意思。

知暖细细为他解释。

说白了,就是她想把鸡鸭鹅猪这几样家禽都规模化。

如今她场地也够,几十亩的山地呐,春天的时候,她扦插的山葡萄几乎全部存活,那些果树种子也都出芽完全,栽种了下去,加上她从山里移栽的一些板栗树、野毛桃树、桐子树等,虽然不知道这些树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又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终究山地已经全利用上了。

只是地那么宽,就那么干巴巴等着树长大也实在是太浪费了,放养几千只鸡鸭啥的十分合适。

不过考虑到这时候“山货”多,那什么黄鼠狼、野猫子经常潜进村子里偷鸡吃,她打算把整个山地都圈围起来。

不是建围墙那种圈围,就弄一圈竹篱笆或者木篱笆,既能防山上的小动物,也可以防止养的鸡鸭等乱入到山里去。

而且果树园里养鸡鸭那些还有个好处就是,鸡鸭的粪便能随时给果树们来泡肥,还能捉虫。

至于养猪,她是打算在冬叔家后面那块空地里建个猪场,能同时养几十上百头猪的那种,她开工钱,请专人帮忙喂养。

养的猪也不怕卖不出去,整只的不好卖,杀了后做成扣肉、卤肉或者肉干、肉酱,销路完全不成问题。

而且猪养的多了,肥料也会多。

知暖地里是真的缺肥,光靠绿肥那是远远不够,她那些棉花种子,发出来的芽可漂亮了,但是栽下去后肥力不够,越长越细嫩发黄。

现在养猪堆肥或许迟了,但她可以早早为明年做准备。

冬叔对这些庶务不熟,但他听得懂,因此十分赞同她的计划,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叫怡娘帮你看着。”

知暖笑:“我正有此意。不过只婶娘一人怕是不够,我打算一人一两月钱,多请几人一起照看。”

一人一两,还请几人。

冬叔眉头皱了起来:“如此一来,你每月支出不少。”

“无妨。”知暖语气轻淡,“若是喂养得好,家畜出栏后卖得的银钱,帮忙喂养的人还可以均分两成的分成。”

这待遇,冬叔不会算账都知道,只要一公布出去,哪怕尹、江两家另有生意入账,都得抢疯。

“娘子大气。”最后,他只能说。

知暖笑:“自然,待遇给的越丰厚,我希望做事的人能越尽心。”说着她给冬叔倒了杯她调的金银花茶,诚恳道,“帮忙喂养的人交由怡娘管理,至于前期请人建围栏、鸡舍、猪舍等事宜,我想请您总理,您看如何?您的月例,也是月银一两,以后鸡舍、猪舍的安全也多要仰仗您,所以月银之外,您还可以独得一成分红。”

别以为武功高手就不要钱,冬叔再厉害,本质上他还是别人手底下的奴仆,他与怡娘帮青姑做事,后者虽然不至于苛待他们夫妻,但也绝对没有知暖这么大方。

冬叔心头火热,可也又觉有愧,拱手道:“某随娘子回来时,青姑便有吩咐,一切但听娘子差遣。要做什么,您吩咐一声便可,实不用再付银钱予我们……”

知暖阻住他说下去:“我说过的,青姑的吩咐是她的吩咐,我行事自有我的准则与底线。此事我当您同意,那便就如此定了。”

不由分说把事情定下,知暖回房将鸡舍和猪圈的建造要求与图纸拿给冬叔,另给了他五十两银子,郑重托付:“天热,我实是不便外出,请工、建造等事宜便都劳烦您和怡娘啦。”

就这么的,知暖家里又开始轰轰烈烈搞起了建设。

以知暖如今在村里的威望与名声,要搞什么建设,只要风声放出去,有的是人来帮忙,还都坚决不要钱不要任何补贴,问明白要干什么,村料、人,都给她扛家里来。

所以知暖预计要一个月做完的事,不出半月,木围栏、鸡舍、猪圈都给她按要求帮得妥妥的。

知暖白天不出门,但早晚凉快时候还是会去转转,所以工程质量如何,她完全有数。

可以说,是完全保质保量,甚至比她预计的还要结实漂亮。

至少,她就从来没想过篱笆还能扎出花样,简简单单养鸡养猪的地方,房梁屋顶还要雕个神兽来镇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