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憋坝的行为应该跟人类的原始狩猎行为有非常大的关联,一帮人进入了小溪之后,原始的对食物的渴望就变得更加强烈,大人小孩都拿着小水盆在一个个角落里寻找着老头鱼和蝲蛄的踪影,一时间这片水域的生物就被如此数量的人类给弄的十分懵逼。
嘎哈呀,还让不让睡觉了,不知道我们这些鱼啊虾啊的都是夜行生物,白天都在睡觉吗?
不知道,知道了也不答应。
睡什么睡?起来嗨!
夜猫子们纷纷四处逃窜。
得益于上游水面的上升,原本不通的水路忽然就链接到了一起,很多一辈子都没出过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鱼虾一下子开始走起了亲戚。
哇,这不是我的哥哥吗?
这不是我几十天没见的弟弟吗?
这么巧,你也逃啊?
是啊是啊,话说怎么忽然就能见面了呢?
可能是下过大雨了。
哦,你还单着哪?
是啊,这不都等着秋天吗。
这上游怎么样啊?
不知道啊,我生下来就没去过。
俩条鱼忽然就决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显然,上游折腾一溜够,收获却不多。
下游的樱桃小分队却盆满钵满。
就是这些收获不够塞牙缝。
不过没有关系,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的快乐。
看着桶里一条条小鱼小虾,樱桃小分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全然不顾自己的小裙裙都湿了的情况。
最终,两条还算大的老头鱼被留了下来做纪念品。
一条让双马尾带了回去,这是她的战利品,一条送给了路小雨,做红烧。
把一条条小鱼小虾重新放归自然,姑娘们还热情地跟他们告别,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还能再见面。
如果这些小鱼小虾能再长大点就好了,再见面的场景一定十分“热”闹。
双马尾决定继续养着这条老头鱼,然后喂它很多的食物。
听说喂蚕豆能让鱼肉变脆,不知道老头鱼行不行。
几个家庭的孩子已经打成一片,大人们也都熟识,干脆做饭就都在一起,反正都是烧烤,没啥大的差别。
不过这余家还是经验更丰富一些,不但带了电饭锅,还带了炒锅。
正在思考如何用电饭锅焖饭的时候,有人已经从一旁的车上拉了根电线下来,看得路小雨三人一脸懵逼。
『时代不同了啊。』
路小雨啧啧称奇,她还以为这营地自己拉了电线。
不但能做饭,那边已经有人拿着投影仪给孩子们放动画片了。
仨人有些羡慕, 他们小时候可没这待遇,他们小时候,还是只能拿着mp4从网上下动画片呢。
现在已经可以直接拿着平板放投影了,就是这个阳光下,投影出来的画面太过惨不忍睹,可真正的看客哪会在乎这个,一个个拿着零食,喝着从车载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看的不亦乐乎。
刚刚心满意足的钓鱼佬们再次展现了他们野外生存大师的实力,他们从坝上拿出了石块,大坝的水倾泻而下,刚刚打算出走的鱼兄弟再次被送回老家。
将取出的石块三下五除二地搭好,一个简易灶台就成型了,从远处树林里找出粗细不同的树枝,细的放在下面,粗的放在上面,从烧烤架子那里拿出俩颗炭往树枝里一丢,很快,一个炉子就正式成型了。
这个流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肌肉中的记忆了,路小雨记得,太奶奶家就是这种自己引火的炉子,炉子上可以坐一口大锅,那大锅颗比现在的铁锅炖用的大锅还要大,能把当时的路小雨给完全装下。
这种炉子的用处特别大,东北的房子每家都有的火墙火炕其实就是全靠这炉子里的烟来升温,热腾腾的烟气从炉子出发,走火炕,绕火墙,最终从烟囱拍出。
后期也有改良版,在炉子旁接一处铁管,然后把全屋的暖气接在铁管上,水被烧热的同时也开始在管内自主流动,不断的加热不断的流动,最后走遍整个屋子的暖气系统。
当然要维持整个屋子的这种温度不能靠燃烧树枝,黑龙江产煤,黑的发亮的煤块那燃烧起来是发热量巨大,至于什么蜂窝煤这种东西,在整个黑龙江都很少用到,全因为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这四大煤矿黑的发亮的煤,眼见炉子中的煤块烧的只剩下微弱的火苗,几块煤下去,把炉子一盖,那火苗腾地就继续燃烧。
那晚上怎么办?晚上啊,要用煤泥,在快要熄灭的火上盖上煤泥,让炉膛中的煤开始阴燃,缓慢地释放热量,开始的热量渐渐将煤泥中的水分蒸发,剩余的干燥的煤泥则继续阴燃,直到早上。
正是这种阴燃的方式使得炉膛内的燃烧不够充分,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但是正常情况下,即便是产生了一氧化碳气体,也会随着火墙排出到烟囱里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可是一旦发生了突然降温,室外气压遽然变化,那一氧化碳气体就会停留在火墙火炕当中,如果火墙火炕的密封不好,就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和喝酒冻死,算是东北地区冬季频发的意外,不过随着棚户区改造和出租车的增多,这两种意外发生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路小雨三人想去帮忙,但是老人们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开什么玩笑,野炊这种玩法,就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不常见,哪能被你们小年轻的给抢了去。
不过收益最多的可能是短视频网站,就刚才,一帮钓鱼佬排着队的拿着那一小桶的鱼虾录短视频了,现在,一群人拿着手机录自己在锅边做饭。
文案都大差不差,就是不知道这么密集地在一个地区发文案差不多的短视频会不会被限流。
哦,都不是什么网红,自己的播放量也没超过500,那就不需要担心了。
你以为人人都想当网红,不,他们真的只是想记录自己的生活然后拿去显摆而已。
你看,多朴素的要求啊。
老一辈的手艺,那是路小雨这辈们望尘莫及的,这么多年来,虽然偶有失手,但是老爸老妈俩人的做饭水平一直都在水准线上,而即便是路爸路妈这种水平,在同辈里也只能算是中游水平,如今这种场合,哪由得他们上场,如今上场的都是在他们这辈里远近闻名的大厨。
大厨序列中,老于家几乎包圆,没别的,那一个个都是开过店上过灶的,虽然现在大多退居二线,可这时候,一线人员也得乖乖地让出灶台,改在二线切菜备料,可这备料一环,还有那些灶台上上不了场的选手在排序,最后闹的连于亦英都只能和路小雨徐旭东三人在场外观战。
对于自己的烹饪水平十分自信的于亦英此时也鼓着脸,但是全都是比自己强的,就很气。
路小雨拍拍于亦英的后背。
『等啥时候咱们也自己出来整它一次,那时候想做啥做啥,想咋整咋整。』
于亦英和徐旭东看着路小雨。
这玩意要不是家族聚会,谁会自己来哟,钱赚够了吗?家里没事了吗?
没有感受到俩人的眼神,路小雨还在这些灶台之间晃悠。
一号灶台的一号选手,此时正在专心致志地在颠勺,炒勺里装的也很传统,鱼香肉丝,比起那俩灶台,这边明显炫技更多,一帮小孩子在一旁看的大呼小叫。
二号灶台的二三号选手倒是没那么多花活,就是简单的把一堆鱼在油里翻了个身,然后加上大酱酱油和啤酒开始炖,等锅里的汤汁滚开,小心翼翼地又放进去四五条,然后才盖上锅盖。
三号灶台的四五号选手就简单许多,大锅煮面。
嗯,三号灶台和一号灶台打配合,煮好的面条过遍冷水配合一号灶台已经做好的青椒肉丝和马上出锅的鱼香肉丝,让那些饿的嗷嗷叫的家伙们赶紧开饭。
这帮小孩崽子们一个个左手拿肉串,右手拿水果,眼睛看着面条,一副岁月过于静好的样子。
双马尾萝莉倒是一直关注着中间的炖锅,没啥,就想知道老头鱼炖好了到底好不好吃。
巧了不是,路小雨也是这么想的。
空气中的青椒肉丝味、鱼香肉丝味、烧烤味、炖鱼味交织在一起。
闻着都饿。
二三号选手俩人抱着胳膊,看着锅盖升起的水汽,忘汽闻味,是高手。
抽抽鼻子,俩人点点头,揭开锅盖。
原本被捂住的香气此刻大爆发,一瞬间压住了其他所有的气味。
一旁捧着碗的小家伙们嗷嗷地冲向大锅。
双马尾首当其冲,根本不给其他小孩子机会。
手起筷落,一条鱼就落入碗中,然后低头转身,从一群孩子们中间窜了出来。
蹦蹦跳跳来到路小雨面前,看得路小雨的小心肝一阵乱颤。
我小时候也这么萌的对吧,对吧,对吧。
徐旭东觉得自己结婚之前一定要商量好必须要个姑娘的问题。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和谁研究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肯定是将来要考虑的问题。
俩人一人一筷子,纷纷眯起了眼。
小鱼虽然不大,但是这肉质十分紧实,而且刺也不多,二三号选手果然老道,这鱼虽然过了遍油但是并没有煎出焦糊的外层,仅仅是在加啤酒之前让鱼肉收紧,这样在炖煮的时候也能让鱼肉保持原味没有被酱汁浸透身体,而一筷子下去以后,酱汁才慢慢地侵入鱼肉周围的部分。
嗯,80分,如果以后有机会,那果断要多吃点。
徐旭东又从锅里夹了几条鱼殷勤地递给了小萝莉。
『谢谢叔叔。』
徐旭东笑开了花,原本这个年纪不应该出现的褶子都出现了。
有姑娘的爹老的快这个传言看来是真的。
至少现在徐旭东就决定坚决不能让自己家那几个猴崽子靠近双马尾。
尤其是当带头大哥那个。
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得找他爹妈谈一谈,他爹是谁?
哦,是我姨夫,那算了。
鱼到了小萝莉手里,就等于到了路小雨和于亦英手里。
仨人一看,哟,眼光不错嘛。
两条嘎牙子躺在盘里。
嘎牙子,也叫黄辣丁,跟鲶鱼一样长胡子,也是东北餐桌的常客,在一众常客中,也算得上贵的,像盘子里这种品质的,至少也要20块一斤。
不像其他鱼先煎后炖,嘎牙子及其脆弱,通常都是等炖汤开了才要慢慢放入,不然就会散成一锅,所以刚才二三号选手盖盖之前放入的就是应该是这几条了。
嘎牙子通体在没下锅之前是黄色,出锅之后就不太好说,多半要看是什么做法。
酱炖的嘎牙子,一般就是黝黑的,不过夹开之后,依然是鱼肉的嫩白。
和老头鱼的不同,用筷子夹老头鱼的时候,鱼肉几乎是不会变形,一夹就开,散落成瓣状,嘎牙子一夹,鱼肉微弹,然后才断开。
一口下去,鲜嫩二字从牙齿给出的反弹力道就能确认。
三个人吃的狼吞虎咽,看得徐旭东一个劲的发酸。
你们倒是给我留一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