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825章 战国时期,百姓会过的更好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5章 战国时期,百姓会过的更好吗?

曹老板最后提出的这个想法,与虎符很像。

当天子与将领的虎符拼凑成一块,才能够调动大军。

这样一来,倒是也还算合理。

至于锦衣卫便宜行事之后,是否会造成太大的乱子。

那很重要吗?

再大的乱子,锦衣卫怨气最深的对象只会是朝中百官。

解开他们的束缚,赋予他们权力之后,他们率先要针对的,也定然只可能是朝堂百官。

王朝盛世之时,自然是用不上。

可一旦用上了,就是天子权柄受到威胁,是王朝末年,百官仗着自己手中权势横行霸道之时。

那个时候,岂不就是越乱越好?

“可若是在解开他们的锁链之后,他们不愿回去了呢?”

这就是唯一的问题。

享受过便宜行事带来的感觉之后,解决了所有麻烦,他们还愿意将自己关回那个笼子里吗?

那个时候,锦衣卫没有上下级之分已经不重要了。

开始便宜行事之后,有能力的人,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站在所有人的最前方,成为绝大部分人认同的头。

想到这里,赵匡胤默默的看着身上的黄袍。

当初陈桥兵变之时,他真的想当这个皇帝吗?

或许是想的。

但更多的也是因为,形势走到了那一步,下面的将士都想要从龙之功。

那个时候,但凡他拒绝披上黄袍,那等待他的可能就是白布。

人一旦走到了那一步,就是身不由己。

后面的人会推着你往前。

“可即便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也并非不能接受。”

“天命所归,王朝更迭,若是能够让牺牲最小化,也是值得了。”

“总比让百姓被鱼肉数十年,再经历数十年的战乱,数十年的牺牲之后再安定天下要好吧?”

“看似咱开创大明,建元洪武,立下不世之功,实则这都是站在百姓的苦难之上得到的结果。”

“而只要王朝更迭的过程之中,不消耗太多国力,那便不可能被关外趁虚而入。”

“至于满清末年的那个情况,更是绝无可能!”

老朱反而觉得,哪怕到那个时候锦衣卫不愿再回到笼子里,也无妨。

创建锦衣卫的初衷,就是为了监督朝堂百官,为了让百姓不再受到压榨。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剩下来的,都没那么重要。

王朝更迭到了他的手上,对于很多事都已经看开了。

至少他从未如始皇帝那般的想过,要让自己的大明传承千秋万世。

天子这个位置,就该是有能者居之。

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是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

“老朱,你tm看的还真够开的。”

赵匡胤再度忍不住骂出声来。

能不能告诉我,你老朱到底是为什么能看这么开的?

:“……”

“后世王朝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能让你将王朝更迭看的这么透彻?”

李二也是颇为好奇。

哪怕他也同样没指望过大唐能够绵延千万载。

但扪心自问,他没有老朱看的那么开。

至少,他没法心平气和的接受大唐灭亡的结局,哪怕这个结局已成定局。

“再强盛的王朝,不过数百年。”

“尤其是看了天幕的盘点,看了这么多之后,咱忽然有种想法。”

“但咱知道,这想法说出来,你们肯定都要一起来声讨咱,所以咱不说。”

老朱淡淡一笑。

赵匡胤:“……”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哪还能猜不到老朱的想法。

说到底,这货就还是觉得皇帝这个位置是多余的。

“怎么的,老朱,你现在是真的大彻大悟,觉得自己就该去当个和尚,不该坐在皇位了?”

“你真要这么想,那就干脆的将皇位给让出来,让给那些贪婪无度的官员,看看由他们来治理这天下,到底会不会更好!”

“恰好,也让我们看看,你的想法到底是对是错!”

想了想,赵匡胤还是没忍住回怼。

相比于其他人,他可能是更在意这个皇位的了。

否则当初也不会想着,是否要将皇位传给更成熟的欧豆豆而非自己的嫡长子。

因此,他也更觉得老朱的想法荒唐。

这皇位大家都是历经千难万险才夺到手的,且绝大部分开国皇帝也都是有功于社稷的。

如大秦,他横扫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天下。

如大汉,他推翻暴秦,善待百姓,休养生息。

如大隋,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乱世。

如大唐,解决了隋炀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且打出了威名,令万邦来朝。

如他的大宋,虽后世一直说弱,却也绝不会有人否定他赵匡胤平定五代十国乱世的功绩!

至于大明,老朱驱逐鞑虏,光复中原,其功绩自然更不必说。

他们并非无功之人,也并非无德之人,怎么就不配坐这皇位了?

“赵黑子,你误会咱的意思了,咱从始至终都没说过要让这些贪得无厌的士绅来坐这皇位。”

“咱也不至于妄自菲薄到那种程度,觉得他们当皇帝能比咱做的好。”

“咱的意思是……”

老朱抓耳挠腮。

可惜良久之后也没想明白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亦或者他自己现在也还没有想明白,没有了皇帝之后,怎样安排才能更好。

只是在看了天幕上这么多的盘点,以及看了百姓苦难的模样之后,本能觉得,他们的苦难大多来自这名为皇权的天子之位。

古往今来的岁月史书之上,除了是一部百姓的苦难史之外,就只剩下了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成了无数的英雄冢。

为了争那皇位不惜一死的人固然死不足惜,可给他们陪葬的百姓呢?

那些百姓只是想活下去,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老朱现在常常就在想,如果没有皇帝这个位置,一切是不是都会有所不同。

“你只是觉得,皇帝并非受命于天,若是没有这个天子,一切反而会更好?”

“可寡人有些不明白,从前七国分裂之时,不就是你想的那般情况?”

“你觉得那战国时期,百姓的生活会更好吗?”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嬴政开口问道。

大秦一统之前,情况不就是老朱所说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