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的面色并未因九疑的话而放松下来,反倒越发凝重。
他有一瞬想问她为何都回去了还会这么晚出现在这,想看看她会怎么说,是直言来见俞修,还是欺骗他。
但,无论哪种回答都不是他想听见的,又或许,无论她怎么说,他已心有定论。
“阿姐,你会不会忘了我。”
郑无的嗓音低沉中带着一丝小心翼翼,他的话语像是怕打破这一刻的平静,却又充满期待地想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而他想要的,却又不仅是一个答案而已。
九疑不明白郑无为何会突发此问,她又不是上了年岁记性不好。
她抬了抬拎着的竹制食盒,嘴角弯成一道柔和的弧度,眼底波光粼粼。
“小郑无这么能干,我怎舍得忘记。”
那笑容仿佛冬日破冰而出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环绕在郑无周遭的阴霾。
九疑见郑无的表情舒缓了好些,只觉小孩子果真好哄,眼中笑意更浓,本想伸手抚一抚他的头,翘起的指尖却又缩了回去。
郑无自是注意到九疑这细微动作,既想,又想。
既想她将他当做小孩子无事便抚一抚他的头,拉一拉他的手,又想她不将他当做小孩子,而是将他视为可以依赖,甚至可以倚靠的人。
夜色愈发深沉,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棂倾泻而入,与房中烛火交织在一起。
四房三口此时都在上房,俞老爷捋了捋及锁骨的长髯,忽然猛地咳了几声,惊的屋中众人纷纷起身。
只见俞老爷微弓着身子摆手,示意他们无需紧张。
“老毛病了,无碍。”
言语间,已接过俞老夫人递来的温茶饮了半盏,胸腔的不适也随之缓解许多。
“方才说的梁家那姑娘我瞧着还行,周家的也可以,修儿觉得如何。”
众人都没料到俞老爷会问俞修的想法,都以为只是让俞修旁听而已,婚姻大事长辈做主即可,少有问小辈意见的。
“祖父和父亲做主即可,孙儿无异议。”
俞老爷颔首,又问起四房夫妻俩的意思。
四夫人思忖片刻,见俞四爷没有立即开口的意思,谨慎答道:“梁家姑娘家世不俗,从画像上看模样也是挑不出错的,只是......”四夫人顿了顿,终是将视线从俞老夫人面上挪开,又道:“只是听说性子有些骄纵。”
梁氏女是俞老夫人选的,是苏州知府的嫡出女儿,且梁家在京中也颇有根基。
四夫人虽希望寻个闺秀作儿媳,却也不想闹得家宅不宁,到底是举案齐眉和睦相处更为重要。
果然,四夫人话一出口,俞老夫人立即反驳道:“骄纵与否并非天生,后天教化亦可改之。且梁家小姐才情家世样样出众,将来必定能在内宅之中起到表率作用,若能得我俞家的家风熏陶,那点娇气不过小事耳。至于周家姑娘,虽性情温和,但家境稍逊于梁家,且其才艺方面远不及梁氏女涉猎广泛,如何匹配修儿。”
四夫人有意再说,却被俞四爷一道眼风逼退,显然,俞四爷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俞老夫人正面冲突,否则便是不孝。
“母亲说的是,父亲觉得呢。”
四夫人闻言,这才将微微前倾的身子收回,肢体也松和几分。
俞老爷心中也已有数,显然四房夫妻都不满意梁氏,他并未立即表明立场,而是细细思量一番,终是将众人都唤出去,只留俞修一人。
对于这个孙子,他实在满意,虽不是出自长房,但却担得起整个俞家。
俞老爷朝他招手,示意他坐近些。
只见俞修恭敬而从容地起身走向对面,坐在俞老爷左下手第一个位置,脸上并无明显的喜怒哀乐。
五感不形于色,四维尽在胸臆,在俞修看来,是一个男子应当具备的修为和素养。
俞老爷深深地看了俞修一眼,眼神里既有对他的肯定,又有对他抉择的期许。
“说吧,你更中意谁。”
俞修知道祖父将他留下是想听他的真实想法,所以并未故作推诿。
“婚姻大事,自古以来便讲究门当户对,性格相宜。”俞修不急不躁,徐徐回应,“孙儿明白,梁氏女家世出众,才情亦可,若能娶之,定是俞家的一大助力。然而,孙儿也深知,夫妇之道在于和谐,如若婚后不能琴瑟和鸣,那么再好的家世也可能成为家族纷争的源头。”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而不失温润,“至于周家姑娘,虽然家境略逊,然其性情温和,品行端正,或许更能与孙儿共度平淡岁月,协力持家。”
他再次顿了一下,道:“但,无论是选梁氏还是周氏,都会令母亲与祖母不睦,所以孙儿认为此二人均非上选。”
俞老爷捋了捋胡须,点了点头,对俞修的成熟稳重以及他对家族和谐的长远考虑表示赞许,接着问道:“那你心中可有更好的人选,或是有其他考虑?”
俞修略微低头,眉宇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片刻后,他抬起眼帘,郑重道:“孙儿尚无心仪之人,但孙儿认为,家世、才情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重要的是上下和睦。”
俞老爷对俞修这番作答很是赞许,他这位妻子对待儿媳实在严苛,也不奇怪俞修会将和睦二字看的如此重要,如今,只盼他的身子能多撑几载。
“听你祖母说,你对她给你的那两个丫头都不满意,至今尚未收房。”
俞修虽未料到祖父会突然提起此事,却也早有准备,对于这件事,不止祖母提过,就连母亲也是问过的。
“芜菁和芄兰都很好,只是孙儿认为读书要紧,不想被琐事分散精力。”
俞老爷轻笑两声,语重心长地道:“这种事算不得琐事,你如今也满十六了,房中不能一个人都没有,这样,明日我让你祖母再相看几人,你自去挑。”
俞修闻言,微微躬身,恭敬回应,“祖父所言极是,孙儿定当铭记于心,依教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