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 第1010章 培训班里的幸运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参与轮训班的学员而言,最具吸引力的无疑是其中潜藏的晋升契机。在体制内的晋升之路,向来充满竞争与挑战,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可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

此次轮训班,因省委书记的关注与推动,规格之高不言而喻。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中南省的核心发展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未来工作重点展开,旨在全方位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与领导能力。学员们若能在培训期间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对省委精神的深刻领会,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独到见解,便有极大可能进入省委组织部乃至省委书记的视野。

这种在高层领导面前的“露脸”机会,无疑是一份极具分量的背书,为日后的晋升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毕竟,在组织考察干部时,能在如此重要的培训中脱颖而出,无疑是个人能力与潜力的有力证明,晋升的天平也会在无形中向他们倾斜。

轮训班还是一个绝佳的人脉拓展平台,其价值不可估量。平日里,这些县处级干部们分散在中南省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自为战,交流合作的机会寥寥无几。而轮训班则打破了这种地域和部门的限制,让大家汇聚一堂。

在这里,学员们来自中南全省各地,有着不同的工作背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课堂上的激烈讨论、小组活动中的思维碰撞、课余时间的深入交流,都为他们搭建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的桥梁。学员们在建立深厚情谊的同时,也构建起了一张庞大而紧密的人脉网络。

这张人脉网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助力,或是推动项目合作的重要纽带。也许在某个关键时刻,一位同学的资源支持、经验分享或是关键引荐,就能让自己在工作中突破瓶颈,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甚至改变仕途发展的轨迹。

再者,此次轮训班由省委组织部主办且省委书记主导,这一背景赋予了学员们一种无形却强大的优势——仿佛拥有了省委组织部和省委书记这座坚实的“靠山”。在外界眼中,能够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培训,必定是经过组织层层筛选,得到了省委的认可与重视。

这一身份标识,在工作中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尊重与便利。无论是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争取支持,还是在基层开展工作时获得配合,“省委组织部轮训班学员”的身份都如同一张闪亮的名片,让事情的推进变得更加顺畅。这种来自组织层面的认可和背后的支持,不仅增强了学员们的自信心,更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工作局面时多了一份底气和从容。

中南省委组织部这一期由省委书记主导的县处级干部轮训班,对学员们而言,是一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宝贵机遇。它承载着晋升的梦想、人脉的积累以及组织的期许。

全省100多个县区,近万名县处级、副县处级干部,想进入省委书记的法眼并非易事,而这一次是天然的机会!

省里面的权力斗争虽然有所耳闻,但对大部分副县处级、县处级干部来说,你连成为棋子的机会都没有,能有一个队让你站已经是万幸了..........

溪口市大康县副县长朱立仁就是幸运者之一,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后一脸的兴奋。

另一个副县长看见朱立仁喜气洋洋的,忍不住问:“朱县长,又碰上什么喜事了?

朱立仁压制住内心的喜悦,故意轻描淡写的说道:“没什么,刚刚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省委组织部要在省委党校举办一期副县处级以上干部培训班。”

“省委组织部办的培训班?”

对于县一级来说,省委组织部那就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了,那名副县长有些吃惊,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副县长之间哪个不是视对方为竞争对手?

这一上省委组织部的培训班,无疑就是领先自己一个身位了。

“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

这个副县长有些诧异。

“我也从来没有听说,是刚刚突然接到省委组织部的通知才知道的。”

羡慕嫉妒恨!这位副县长开始打听这次省委组织部办的这个培训班的含金量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谁不想进步?

谁在省里还没有个认识的人?很快,这个副县长就把消息打听清楚了。

这个培训班是新来的省委书记主导、省委组织部选拔。

乖乖,也就是说这个培训班的学员一下子就成了新来的省委书记的人!

同人不同命。

这个副县长的脸阴的能滴出水来。

同时和朱立仁一样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的共有98人。

这98人中,50名为正处级,48人为副处级。

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所有参加这次轮训班的副处级和正处级领导,单位必须无条件放人,培训时间三个月.........

翌日,徐雨萌继续在江阳市考察。

今日,她将重点审视江阳市下属的两个县——青洋县与子安县的县域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设情况。

首站抵达青洋县,车子行驶在通往县城的道路上,徐雨萌透过车窗,观察着道路两旁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略显荒芜的农田和陈旧的基础设施,她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在青阳县的产业园区,负责人满怀期待地引领徐雨萌参观。“徐省长,这是我们县重点打造的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了一些企业。”负责人介绍道。徐雨萌走进一家生产塑料制品的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设备。然而,徐雨萌很快发现,这里的设备大多陈旧落后,生产工艺也较为粗放。

“你们企业的年产值是多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徐雨萌向企业负责人询问。

“徐省长,我们企业规模较小,年产值大概在500万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地区,竞争力确实不强。”负责人略显尴尬地回答。

随后,徐雨萌与青洋县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在听取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汇报时,徐雨萌的脸色愈发凝重。数据显示,青阳县的Gdp总量在江阳市排名靠后,人均Gdp更是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从这些数据来看,青阳县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附加值的产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这都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徐雨萌严肃地指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些都亟待解决。”

徐雨萌一针见血的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