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当陪房 > 第163章 转眼间物是人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慕烟主动向他招手,“来,棋哥儿,到姨母身边来。”

棋哥儿很有分寸的,也是因为寄人篱下,故而处处小心,过分懂事。

“姨母。”他还是乖乖走到余慕烟身边去。

“住在这里,可还习惯?”余慕烟摸着他的脑袋问。

“多谢姨母关心,我一切安好。”

“你不用太过拘束着自己,这里和你家是一样的。有什么需要,或者是哪里不舒坦,记得告诉姨母,知道吗?”

晚姐儿揭穿棋哥儿的心思,悄悄在余慕烟耳边说:“娘,他很想家里人。姑姑给我们讲戏彩娱亲的故事时,我看到他还偷偷抹眼泪了。”

余慕烟一愣,她想过照顾好棋哥儿的身子,却忘了顾上棋哥儿的想法,忘了棋哥儿是个没家的孩子,最缺乏最渴望的是父母亲情。

伯府再好,她待棋哥儿再好,也是比不了亲生父母的。

“跟姨母说,你是想爹娘了吗?”

“嗯。”棋哥儿小声地说着,把头埋得低低的。

桂妈妈心酸又心疼,同样摸着眼泪。

一时间,余慕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抚平棋哥儿的伤痛。

末了,余慕烟单独把棋哥儿带去自己的私库中,翻箱倒柜找着什么。

找了很久,余慕烟找出几幅画和一个木匣子,问:“你娘有留给你什么吗?”

棋哥儿说:“本来是有几样的,后来被抄家,全被拿走了,我只保住了个平安扣。”

“呐,这些都是你娘的东西,在你娘还没嫁给你爹时,闺阁中所写所画的。这木匣子里的东西,都是你娘送给我的小玩意,这些都给你了。”

“姨母……”

“给我给你,都是一样的。我比你好些,你娘起码还给我留下了你。”

“多谢姨母!”

余慕烟还不清楚燕家到底是因为什么被流放的,想打听也没门路,毕竟她一个女眷,朝中无人,能问谁去?

就是想打点保住棋哥儿他爹,也不知要求谁去。

她想到唯一能帮到棋哥儿和燕家的,就只有戚墨台了。

又是戚墨台,她已经数不清自己麻烦人家多少次了,都说人情是最难还清的,她不单欠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情,还都没怎么偿还过。

戚墨台为她做了许多,从不有怨言,倒像是戚墨台亏欠了自己似的。

棋哥儿见她不说话,“姨母?”

她回过神来,“哦,还有呢,你娘给我写了几封信,你也来看看。”

说起思音时,她仿佛回到了还未出嫁之时,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就连跟戚墨台,也还没有像如今这般生分。

明明一切恍若昨日,可眨眼间物是人非,故人也不在了,不禁感慨万千。

陆裕宣不在了,思音也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一群孩子,是幸也是不幸的。

转念想到戚墨台还在,还跟以前一样,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安慰了。

李娘子来找,“夫人,族里那边来人了。”

她诧异地问:“是为了什么事?”

“没说,看着不像是有什么好事的。林妈妈已经在招待了。”

“好。”

来到正堂里,是族长太太和几个族中长辈。

见林未巧神色平常,余慕烟便知不是什么要紧事。

族长太太一开口就说:“宣哥儿媳妇,不是我说你,我知道你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不容易,可也不能光顾着你们这一房,也得顾顾你娘啊。可怜你娘没了宣哥儿,老年丧子就够可怜的,你还不孝着她不敬着她,哪像是一个做人儿媳妇的?”

另一个长辈紧接着说道:“就是呀,你可是长子长媳,论理主持中馈的事得由你来,偏你自己撑不起来,才让恒哥儿媳妇接手的。你不管家,那就得交公中孝敬你娘才是。可我听说最近你们大房连公中也不交,更屡次顶撞你娘,有这个事情没有?”

又有人说:“我们去看过你娘了,你娘还让我们体贴你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可你呢……居然还想要分家!宣哥儿活着时都不敢说分,你倒好,宣哥儿死了还没一年呢,你就想着分家好补贴你余家吧?你们这房没个儿子,就已经对不起列祖列宗了,怎么敢……”

这几个老太太你一句我一句的,别说余慕烟了,就是林未巧听着都脑瓜子疼,怪不得说不交公中后,二房那边没什么动静,也不闹,合着留了这一手呢。

陆老夫人和二房不要脸了,那她们也不客气了。

林未巧说:“几位老太太,还记得我们四姑娘走失的事吗?”

族长太太一懵,不晓得她为何这样问,“这才多久的事,怎么不记得。”

“那诸位可知道四姑娘是怎么找回来的吗?”

“这……你们又没说,哪知道。”

“哪是我们不说,实在是家丑不可外扬。”

“什么家丑?”

这话激起族长太太几人的好奇心。

林未巧说:“唉,其实四姑娘是从老夫人的远房亲戚家中找到的。也不知道老夫人是什么想法,竟然把我们四姑娘藏到那乡下去,还不告诉我们,让我们误以为四姑娘走失了。你们说说,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老夫人可是四姑娘的嫡亲祖母啊。”

说完林未巧没忍住偷笑,她就是突然想到了好笑的事。

她又把画姐儿推莲姨娘落水的事说来,之前陆老夫人和二房做下的丑事,全给压了下来,外人是不知情的。

听她这样说,族长太太几人来了精神,交头接耳地讨论着此事。

子夜时分,月落乌啼。

黄菊堂中,气氛格外严肃紧张。

门窗紧缩,仅点了两盏油灯,只得陆老夫人和杨嬷嬷两个。

陆老夫人坐在书案前,杨嬷嬷手持着油灯照明。

踟蹰许久,陆老夫人还是没有勇气打开书案上放着的一封信。

“老夫人,打开吧。”杨嬷嬷说道。

“好好的,怎么会来了信的?不会是……”陆老夫人还是不敢,她要考虑的太多了。

“看看不就知道了,又不是头一回。”

“我有预感,不是什么好事。”

陆老夫人还是拿起那封信,眯着昏花老眼,看了半柱香的功夫。

一看完,陆老夫人顿时脸色大变,当即就把信封给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