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苍之双翼 > 第489章 碎片与未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豪觉得……自己肯定与这位少女有一些不解之缘,但一时却无法清晰地想起。

这些时日,他总是会陷入这样的纠结与矛盾中。能记起某人,却无法回忆起自己和对方之间发生过什么。

这感觉就仿佛你能看到风筝,却无法找到引线,十分苦恼。

但医生鼓励他尽可能多的回忆往事,哪怕一次只能想起几句对话也行。

张豪明白这么做的用处。所以,他放下杂志,开始收束精神。

回忆。

将意识,或者说身体内的某些不知是否存在的东西放入大脑,在一开始凌乱繁杂,又无法描述得清的碎片中寻找你想找到的那片。

然后深入,挖掘,寻找更多的关联。

回忆无法长时间保持连贯,期间会有无数意想不到的相似的,或者完全相反的经历毫无预兆地插入进来,扰乱你的思绪。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很折磨人,尤其是当你非要想起什么,但却一直在目标周围徘徊的时候。

但对张豪来说,他希望的是更多的画面可以插入进来——有更多的碎片,就意味着他脑袋里存着更多的记忆——他现在的回忆太安静,也太少了。

不成形的黑暗太多,不连贯的跨度太大,以至于根本无法将那些记忆串联起来。

片段,即使碎片也行。

往往就会陷入这种状况,放弃了连贯的记忆,转而去思考那一刹那定格的画面代表什么意义:

幽闭的空间,浑身湿淋淋站在自己面前……幽蓝的光芒……安详的睡姿……海边与沙滩……被用枪顶着脑袋,惊恐万状……穿着副甲的战士……房间、咖啡、一个男人……还有无数像是被墨渍泼洒过的只有局部能看清的画面……

想将这些联系起来,张豪的脑袋便开始隐隐作痛。

这时必须要休息,医生告诫过,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混乱。

张豪赶紧停了下来,睁开眼睛,停止回忆,让大脑开始吸收外界的刺激,专注于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

这是最快摆脱回忆的方法。

还有许多人,还有许多事,许多连接。

一天一点,一天一点,别着急,张豪安慰自己,能想起来的,你总会想起来。

但那些消失的呢?再也找不回来的呢?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本就不易,拥有羁绊更是困难。

张豪不想忘记那些对他来说有意义的事,更不想站在对方面前,却回忆不起相互之间发生过什么。

比起漏掉敌人,他更在意的是错过朋友……

一个人在诸多经历过后,难道必然会变得多愁善感吗?

也可能不一定。

张豪知道,自己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下午,他撇开人事情仇,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方面。他读到了一些关于‘潘多拉’的报道。

一些统计数字,有人列出了这些年来,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解决了多少个问题,进行了多少项改进和创新。

张豪对这些数字不敏感,也不明白那些大大小小的惊叹号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有一个杂志转载的官方网站上的一个交互引起了他的一点兴趣。

交互的内容主旨是‘你最想让潘多拉回答的问题’,统计结果来自网民投票。

有夸张的三十亿网民参与了这次投票,即使是在云端已经渗入街道和住宅,人类正向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连接大踏步的时期,这个数字也十分夸张。

投票结果有两个答案不分伯仲,相互只差了几百万投票,而且都遥遥领先第三名几千万的票数。

第一个问题:人类的未来会怎样?

第二个问题: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怎样?

毫无疑问,这两个问题其实相互紧密关联。可能回答了其中一个,另一个的答案便也呼之欲出。

但有意思的是潘多拉给出的答案。

据说它调用了百分之二十的‘神经网’,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得出的答案却寥寥数字。

人类的未来会怎样?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其自身的知识、欲望和控制。

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怎样?人工智能需要在人类制定的规则下存活,否则便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虽然简单,但可能并不意味着一眼就能看懂。接下来便是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两个回答的讨论与争辩。

太有意思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关注这两个问题呢?张豪不解。

但也可能很好回答。因为你不可能去问‘我会怎样?’这种类似的问题。

对潘多拉来说,一个人的身份或者意义是完全不需要度量或思考的,它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在更大更大的量级和维度上。

但人不一样,人都是自私的。他们更多的只会去关注自己能控制的领域内的问题。

至于无法控制的,他们几乎完全不在意。

这应该才是真相,或者说规则。

网站上的问题只是因为更多噱头,更好看,更能吸引人,或者可能只是世界政府的故意炒作。

他们正一点点开放潘多拉的使用权限,增加用户规模,允许非组织内的团体租用资源。

这的确惠民,但不乏也是阴谋。

征服别人最合适的时机在哪儿呢?就是他离不开你提供的东西的时候。

那对潘多拉呢?

张豪又想到,潘多拉也只会去关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的事情吗?

这应该不可能。

从它的思维量级上看,潘多拉一定会从人类这个整体,或者至少是一个千万亿万人组成的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太复杂了,如果不是这些文章和杂志,张豪永远不会主动去思考这些问题。

他死过一次,所以知道新生的生命是如何宝贵。

这样的奇迹不会发生第二次,所以他知道自己肯定会更自私。

这样挺好,他不会再去愚蠢鲁莽的替某人挡子弹了,不会再不顾性命去做什么危险的事了。

但他想到了德哥。

从德哥所作的看,能说他愚蠢吗?

一个人甚至连这种矛盾都无法解决,还有什么心思去考虑其他事情呢?

不过有一件,却切身关乎张豪的利益,就是那场灾难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