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实践,人们可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直接经验和知识。
认识则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弘未来人生的路上,有很多风险,把这种风险变得可控,就是风险控制。
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是弘未来人生的三个阶段。
2000年的那次朋友的死亡未破案件,导致我改变了很多认知。
第一个认知就是对风险的认知。风险就是损失的不确定,这个不确定包括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损失发生的空间不确定,损失发生的程度不确定,损失是否发生不确定,损失发生的人物不确定,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保险业务。
吴先生的姐姐问到他是否有保险,我突然想到一个冯姓业务员曾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我说没有时间。五年后而她的冯氏经济却再次给我借鉴!
后来,在即将自己的医药职业生涯即将谢幕时,宋会计这样说:老纪,你太固执己见,别人的意见你可以不用,但你要听听。
这句话,我到现在铭记,因为这句话改变了我的认知,改变了我的圈子。
保险是事后弥补,能否有事前预知的精准办法?
第二个认知,是我对运用周易决策的态度。
2000,庚辰年,历经十年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尽管我还不专业,但是我一认真依赖周易,就心里踏实,我不依赖周易,就开始出事,出大事。似乎是一个铁律,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验证了这个定律。
命运左右人生阶段,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能量,这时,就需要身边有一个明人指点。
百里奚在为秦穆公介绍蹇叔时,这样说:我曾经游历齐国,打算归附于公子无知,蹇叔劝阻我说:‘不行。’我因此离开齐国,得以逃脱无知篡位失败的灾祸。后来,我又游历周朝,打算归附于王室中的子颓,蹇叔又劝阻我说:‘不行。’我再次离开成周,得以逃脱子颓叛乱失败的灾祸。后来,我到了虞国,打算归附于虞公,蹇叔又劝阻我说:‘不行。’我那时贫困潦倒,贪图功名利禄,暂且留在虞国做事,便成了晋国的俘虏。
夫再用其言,以脱于祸,一不用其言,几至杀身。
我在2023年读到百里奚的这句话,才深有同感。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认知作为心理学和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关键。它不仅包含了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还涉及对这些信息的内在理解和应用。以下是具体探讨:
认知的基本过程
感觉与知觉:认知的起始点是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即通过感官对外界环境进行观察和感知。这是获取外部信息的第一步。
记忆:感知到的信息被存储于大脑中,形成记忆。记忆使得个体可以回忆起过去的经验,并在需要时使用这些信息。
思维:在记忆的基础上,个体会进行更高级的大脑活动,如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涉及到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考。
想象:想象力使人们能够构建出未直接感知过的场景或概念,它是创新和艺术表达的基础。
语言: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通过文字或口语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
认知的影响因素
生物学因素:大脑结构和神经化学过程对认知能力有显着影响。例如,某些脑部疾病或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认知功能。
环境因素:个体成长的环境对其认知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文化背景及社会互动都会塑造认知风格和能力。
心理状态:情绪和动机等心理状态可以影响个体的注意力分配和信息处理效率,进而影响认知表现。
认知的实际应用
教育领域: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课程内容。
职业培训:在职场上,认知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是重要的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员工这些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就是基于改变个体的认知模式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以下是其他考虑因素:
技术发展对认知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这对认知能力有何影响?
跨文化认知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过程是否存在差异,如何理解和适应这些差异?
总的来说,认知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关系到个体如何处理信息,还涉及到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信息以指导行为和决策。通过深入了解认知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机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还能在此基础上开发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治疗方法,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整体福祉。
影响我们认知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以下是具体探讨:
生物学因素
大脑结构:人脑的构造对认知能力有显着影响。例如,大脑的某些区域如海马体与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而前额叶则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
遗传因素:遗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认知能力。研究表明,某些认知能力如智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心理学因素
感知:感知是认知的起点,不同的感知方式可能导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解读。注意力的集中与否也会影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效率。
情绪与压力:情绪状态和压力水平可以显着影响认知功能。例如,焦虑或抑郁可能干扰注意力和记忆力,而积极的情绪则可能增强认知灵活性。
社会文化因素
教育背景: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通常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例如,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思维,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更重视独立思考。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体早期认知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技术接触:在信息时代,技术接触程度也是影响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频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个体可能在信息处理和多任务操作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其他影响因素
语言能力: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能力强的个体在认知任务中往往表现更好,因为他们能更有效地组织和表达思想。
健康与营养: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营养状况对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铁和碘,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
以下是其他考虑因素:
生活经验: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的多样性可以丰富其认知库,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认知能力可能会出现自然衰退,但同时,长者也可能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智慧和洞察力。
总的来说,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也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提升认知能力,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往往为自己的认知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可能是构成生命的时间,可能是你的内心伤害,可能是你的身体的血肉,可能是你的金钱。。。。。。
我们的认知、观念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而这些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一、认知局限性的代价
信息茧房: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接受符合自己现有认知的信息,忽视或排斥与之相反的信息。这种选择性接受信息的行为会导致信息的单一化,使得个体无法全面了解事物,从而做出片面甚至错误的决策。
确认偏误: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支持已有认知的信息,而忽略或遗忘那些反对已有认知的证据。这种认知偏误会导致个体在面对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时,无法客观地评估和接受,从而坚持错误的观点。
群体思维:在群体中,为了维护和谐和一致,个体可能会抑制自己的异议,遵循群体的共识。这种群体思维会限制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集体决策的失误。
二、认知偏见的代价
过度自信: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种过度自信会导致个体在决策时忽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失败的可能性。
情绪影响: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使其在愤怒、悲伤或极度兴奋的情绪下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这些情绪化的决策往往忽视了长期利益和潜在后果。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大于对同等收益的喜爱程度。这种损失厌恶的心理会导致个体在面临潜在损失时过于保守,错失机会或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三、认知更新的代价
学习成本:更新认知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学习过程可能涉及到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寻求专家指导等,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
心理不适:当个体的认知受到挑战或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和认知失调。这种心理不适感可能导致个体对新信息的排斥和否认,阻碍认知的更新。
社会压力:当个体尝试改变原有的认知并采纳新的观点时,可能会面临来自社会和群体的压力和排斥。这种社会压力会使得个体在认知更新过程中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
四、如何减少认知代价
多元信息源:主动接触和了解不同的信息源,包括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以拓宽视野和增强认知的全面性。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客观评估,避免盲目接受或排斥任何观点。
持续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情绪管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在极端情绪状态下做出重要的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理性和客观性。
接受失败: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对自我认知的否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策略和方法,以减少未来的认知代价。
总之,认知不仅仅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它也决定了我们如何行动和做出选择。因此,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扩大我们的视野,以及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都是减少认知代价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做,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的挑战,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
1997李洪成老师的桥路咨询,其企业名称就是这个意思。要改变他人的认知,就要成为智者。要改变他人的认知,确实需要一定的智慧和策略。
也就是说,当你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多了,你就容易成为别人认知的智库,好比龟壳,好比筮草,好比金币。。。。。。
了解对方的观点:首先,您需要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这不仅仅是听他们说了什么,而是要深入挖掘他们为什么这么想。
建立信任: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他们信任的人的建议。展示您的真诚、诚实和可靠性可以帮助建立这种信任。
提供证据:使用事实、数据和研究来支持您的观点。确保您的信息来源是可靠和权威的。
使用故事: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和与情感相关的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事实。分享一个与您的观点相关的故事或例子,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避免攻击性语言:当您试图说服他人时,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贬低的语言。这样只会使对方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
提问:通过提问,您可以引导对方思考,并帮助他们看到不同的视角。
耐心: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可能需要时间。不要期望立即看到结果,而是持续地、有耐心地与对方交流。
尊重对方的选择:即使您尽了最大的努力,有些人可能仍然不同意您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和观点。
最后,成为“智者”并不意味着您总是正确的,或者您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能够清晰地表达和扞卫自己的观点。
弘未来的人生之路,除了直接经验,古圣先贤的智慧必不可少。
《尚书》包含了一些关于决策的方法和思想。以下是《尚书》中决策方法的一些要点:
1. **集思广益**:《尚书》中强调了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性。决策者应该广泛听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以便全面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
2. **权衡利弊**: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通过对不同选项的比较和分析,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3. **尊重经验和智慧**:《尚书》重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认为可以从过去的案例和历史中汲取教训。借助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能够避免重复犯错,并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
4. **审慎思考**:决策应该经过深思熟虑,不仓促行事。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确保决策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5. **顺应天命**:在《尚书》中,天命观念也有所体现。虽然这一观念在现代可能具有不同的解释,但它强调了在决策时要考虑到宏观的局势和自然规律。
6. **坚守道德原则**:道德和伦理原则在《尚书》的决策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决策应该符合正义、公平和道德标准,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7. **灵活应变**: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决策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尚书》中强调了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尚书》中的决策方法是在古代背景下提出的,可能与现代的决策理论和实践有所不同。然而,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如全面思考、权衡利弊、尊重经验等,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决策中,我们可以结合现代的知识和方法,灵活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