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心里生了那个念头后,沈锦程心里火烧火燎,恨不得马上就让楚璁大肚子。

她迫不及待地与系统做了交易。

因为是定制商品,系统还得带着沈锦程的东西去其它位面交易改造,花费的能量和积分都很多,

如果不是为了挚友的幸福,它还真不乐意干。

临出发之前,系统还是有些不确信,

【挚友,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楚璁许久不去后宫,到时候肚子大了你怎么解释?】

沈锦程惊讶,【我解释什么?我什么都不用说呀!】

【一个女人还能让另一个女人怀孕不成?】

【呃……话是这么说。】

系统还是觉得哪里不对,沈锦程做事一向稳妥,但是这次有点激进了。

它语气担忧,【挚友,孩子肯定你长的像。你的样貌那么显眼,大家又都不瞎。你一向低调,这次就不怕被人当妖孽了吗?】

沈锦程此刻彻底上头,她好像理解了以前那些男人的繁殖欲。

楚璁位高权重,天天以势压人。

若是她能给自己生孩子,然后自己的孩子又去继承她的皇位、财产。

这种诱惑谁顶的住!

哪怕楚璁是生完之后要吃人的黑寡妇她都愿意。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孩子生了之后,她可以当太子少傅一直教导她,还可以暗地将楚璁毒死,争取当托孤大臣…

啥?

这个突然跳出来的想法让沈锦程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为什么会这样想,好恶毒……而且一想到楚璁要死,她心里居然还有些慌张和落寞。

一定不是因为在乎她什么的,只是因为少主横死,国必动荡。年幼的皇子没有一位成熟的帝王庇护,一定会被欺负的很惨。

而且她的权力也全部来自楚璁,如果她死了自己也如无根之萍。楚璁不能死,一定要好好活着,还得好好将孩子养育长大。

沈锦程想的越来越多,焦虑的好像孩子都已经生出来了似的。

到时候孩子谁养啊?不会那个她见都没见过的皇后吧?一介深宫男人能养好她的娃吗?

见她陷入沉默,系统以为她犹豫了,

【宿主,虽然回报大,但这样做风险也很高。你不怕皇帝跟你翻脸,把你当妖孽烧了吗?】

当妖孽烧了?

……

沈锦程刚才还飘飘然,现在突然又摔回了地面。

她的脑子好像烧红的精铁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滋啦”一声,水烟冲腾。

会死吗?会死吗?!

楚璁这个人心思深沉,掌控欲极强。如果发生了这种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的事,她说不定会抓住她严刑拷打挖出她身上的秘密。

想到沼狱里那些可怕的刑法,沈锦程一时有些腿软。

仔细想想这事是真的不好糊弄,其她人不知道内情,但是楚璁一定会知道的。没有男人,但是突然怀孕,而且还生一个很像沈锦程的孩子。

她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妖孽吧……

她能接受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吗?还是直接杀死自己这个异类。

【我…我……】

沈锦程一时语塞,有些犹豫。

但是这种诱惑犹如唐僧肉一般,让她难以放弃。

帝王有心吗?她能爱上自己吗?以至于不要追究那么多……

呆立半晌,沈锦程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挚友,你不懂。风险越高回报越高。】

【这次,我想搏一下。】

见那人下定决心,系统也不再劝说。它的任务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

凭借一点点资源也让沈锦程位极人臣。

如果这次宿主真的能成功,她的评分还会跟着涨。

【祝你顺利。】

道别后,系统带着她的细胞和体液“嗖”一声就不见了。

……

次日,天光大亮。

皇宫,每日的朝会结束,官员们都纷纷散回自己的衙门。身穿红紫两色的高官在空旷宽大的广场,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

沈锦程与翰林院大学士苏安卿并肩而行,她们正在大谈这届快开始评比的“沈献章图书奖”,

开了两届之后,现在【农学】【工学】【数学】等科的图书质量已经上来了。

这个奖项是沈锦程自己设立的一个民间奖项,

她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存在银行,用每年的利息来支付奖金。该奖一共有农学,医学,数学,工学,文学,六科,每科魁首奖银100两,入围图书各奖一枚银质纪念奖章。

获奖的作者,会在荣华堂书斋举办颁奖典礼,沈锦程亲自给她们颁奖。而且还会邀请一些特邀嘉宾出席,比如顾璘、陈芳值、张之涣等,这简直是全明星阵容。

第一年,奖项设立的时候,该奖的知名度也主要是在京城的官员小圈子里。经过荣华堂书斋和王茂之的不懈宣传,这个奖项扩展到了读书人圈子。

第一届,文学龙争虎斗,但其它科目参赛作品少的可怜。

数学只有三本称不上书的薄册子,还有一位传教士用了翻译的《几何原本》参赛。

工学也是惨淡,只有两本勉强算的上书,一本是简陋版的《天工开物》,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为了银子让会读书写字的孙女给整理的文稿。

还有一本名《水利图说》,是一位已经致仕的官员连夜整理出的笔记,详细记载了她为官多年的治水经验。

医学稍好一点,各种中医医书能铺满桌子,穴位、针灸、药方什么的目不暇接。

两届之后,农学、工学书籍的质量和数量也开始慢慢上来。

这些书籍的评选工作,沈锦程拜托给了翰林院,太医院,制造局等各个部门,她现在手眼通天,没人不买她的面子。

一般来说,这种笼络人心的事,朝臣都比较忌讳,因为这会碍皇上的眼,更别说沈献章还公器私用使唤了皇上的人。

但是皇上居然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甚至是乐见其成。

曾有人上书参沈献章,皇上不仅不罚她,还将其称为文化盛事,赞她心怀天下,眼界开阔,又赏赐了无数财宝。

这实在是让她的政敌无话可说,就连高观澜现在都要避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