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 > 第389章 成立菜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这天起,他们三人分别忙碌起来,周明帮着邹师傅建土窑、搭架子,而王芳则是带人开辟菜园,钱来天天挖土打土砖,因为砖头的成本太高,好在这里气候干燥,晾几天就能用了。

当第一块玻璃冷却时,菜地翻了一半,撒下了菜籽后,周明偷偷灌溉了山泉,还扬了一些黑土灰,若是没有这两个利器,他也不敢夸下海口,这里毕竟是高原。

因为有山泉的加持,第一批青菜很快长成了,暖棚全部完工了,一眼望去很是壮观,玻璃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些都是可拆卸的,有架梯子就可以完成。

棚子里不光种了绿叶菜,还有番茄、洋葱、辣椒等品种,就连茄子都种了两行,高产的豆角也没拉下,此时,大部分都冒出了绿芽,就连干活的牧民都很惊奇,草原上从来没见过这么鲜亮的绿色。

“基础算是打的不错 ,咱们也可以交差了。”

钱来这段日子累的够呛,干的都是力气活,因为紫外线强烈,三人都晒成了黑炭。

“不急着交差,倒是这个土窑有点难办,作废的话有点可惜啊。”

六十年代,玻璃还是稀罕物,因为产量不高,贫困地区都没有普及,西北常有风沙,要是谁家安装了这个,绝对是村里有本事的。

邹师傅跟他想到了一起,已经暗戳戳盘算了很久,回去就得退休,工资会少很多,如果这个土窑不停,哪怕产量不高,也是一大笔收入啊。

可现在私人不能办厂,他一晚上没睡,终于还是跟周明说了想法。

“这个事急不得,你先回去办手续,我去跟领导说说,也不是没希望。”

原子城有不少家属,如果成立一个集体厂,再安置一些闲散人员,并不违反政策。

邹师傅走的时候那是一步三回头啊,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土窑,心里是万分不舍,两个徒弟却不看好,

“师父,如果周同志真能办起工厂,您就得常住这里了,家里可怎么办呀?”

“只要能有一份工资,你们师娘高兴都来不及呢,住在这里咋了?”

老婆比他年轻,却是农村来的,没有城里户口,当然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糊纸盒。

周明给牧民结清了工资,将他们送到了家,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厂里,这次采摘了不少青菜,厂长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这菜长的真快呀,周明同志,你真是个人才。”

这种夸赞很少见,如果换个地方,还以为是讽刺自己呢。

趁着气氛很好,周明说了玻璃厂的事,毕竟投了不少钱,放弃的话很可惜的。

“可咱们没人会干呀,这几年,随着原子城的人越来越多,政策也松了,来了不少家属,菜场的工人好找,这烧玻璃可没人会干。”

周明正等着这句话,连忙推荐了邹师傅,厂长一听,也觉得可行,他已经正式退休了,不牵扯组织关系,可以按照技术顾问来对待。

“周明同志,菜场的事还需要你把关,我们已经开会了,正式成立原子城国营菜场,暂时由你负责,除了王芳和钱来同志,另外找了五名正式工,你要不要看看。”

以后就是他的手下了,虽然人事科已经决定,早点见面也是必要的。

这次不光安排了职工,还决定在那边盖几间宿舍,住帐篷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周明很赞成,毕竟冬天太冷了。

人很快就来了,一色的妇女同志,有二十多的小媳妇,也有四十左右的大娘,听口音,来自五湖四海,不过,她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种地。

“场长,我叫李春花,老家是湖南的。”

这五人她是最大的,虽然皮肤黝黑,笑起来一口白牙,憨憨的一看就爽利。

接下来,那四人也做了自我介绍,她们的丈夫都是各个分厂的,只有李春花跟的是儿子,据说,丈夫早亡,婆家兄弟容不下,只好投奔了儿子。

“宿舍没建成之前,那边有帐篷住,只是条件差一些,虽然咱们菜场跟内地不同,因为你们有基础,也很好掌握。”

别的话不用说,她们的精气神就能说明一切,根本不会偷懒的。

周明给兰州玻璃厂打了个电话,通知邹师傅尽快过来,盖房子也需要玻璃,既然要建厂,就没必要去外面买了。

第二天一早,开车到了集合处,只见她们都扛着行李卷,满脸的兴奋,这也难怪,因为这次招工,都解决了户口问题,算是吃上了商品粮,因为菜场隶属原子城,她们也是正式职工了。

“场长,你太能干了,这么年轻就会开车了,我听说光是坐在师傅身边,都得整整三年呢。”

圆脸的小媳妇很爱说话,她说的没错,这时候没有私家车一说,所有轮子都是单位的,司机是正儿八经的工种,必须经过三年的学徒期。

其实这段路不算太长,走路一个小时就到了,因为蔬菜太珍贵了,所以才要求她们住在这边。

五人一下车,就被震撼到了,看菜地跟看怪物一样,

“周,周场长,原来是在屋子里种菜呀,怪不得我在房前怎么都种不活。”

她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可这里的夏天太短了,即便能出芽,不等长大就上了冻。

“这种叫做暖房,玻璃是透明的,可以吸收光照,封闭起来是为了保暖,如果外面温度太低,还可以烧炭取暖,算是科学种田吧,只要足够细心,掌握起来并不难。”

刚才他已经问过了,除了李春花,其他四人都上过学,还有一个初中毕业生。

王芳已经从地里出来了,那几个看到女同志,更是亲热的打着招呼,

“先放行李吧,那几个帐篷是牧民住的,你们自己分一分,我进去看了,他们走的时候已经打扫过了,里面很干净。”

钱来帮着将粮油搬了下来,送进了一座小帐篷,这是他们的灶房。

“最近就跟着咱们吃,等宿舍盖好了,再商量吃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