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平六年正月十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长安城内一片热闹祥和之景,但位于城中心的丞相府内却是气氛凝重,庄严肃穆。今日,吕布召集了一众文臣武将在此集会,共同商议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众人分坐两旁,眼神专注地看着坐在首位的吕布。只见吕布一脸威严,他环视着众人说道:“诸位,经过与袁术、曹操的激战,如今我们已成功夺取了豫州、兖州以及徐州的部分郡县。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依然严峻,河北的袁绍、江东的孙策以及荆州的刘表皆是强敌。今日召集各位前来,便是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共商破敌之策。”

话音未落,尚书荀彧便站起身来,拱手施礼道:“禀丞相,如今天下大势渐明,我军实力日益强大。目前,我们不仅掌控着凉州、益州、司隶等地,还与西域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可以说,咱们的疆域辽阔,子民众多。刚刚攻占的豫州、兖州和徐州部分地区,正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正所谓‘大战之后必有大治’,属下提议给予百姓足够的时间去耕作劳动,开垦荒地,让民生得以恢复,同时也为未来与袁绍等人的交战储备力量。如此一来,方可无后顾之忧。”

荀彧的一番话引得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吕布听荀彧如此所言,心头不禁一震,他突然意识到过去一年里自己四处征战,先是征讨妄自称帝的袁术,随后又与曹操激战连连,想来朝廷物资供应必定紧张无比。给予百姓喘息之机、恢复生机活力的确至关重要。

\"关于休养生息一事,不知文若先生是否有良策赐教?\" 吕布沉思片刻之后开口询问。

荀彧恭敬地回答道:\"启禀丞相大人,属下以为可将军屯之法广泛推行至各郡县。令军中将士皆投身于军屯事务,如此一来,士兵平日务农,战时则为士卒,既能大规模开垦荒芜之地,亦可有效提升粮食产量。此外,属下提议派遣一位德才兼备之人赴往巴蜀地区,深入治理都江堰工程,充分发挥其作为天下粮仓的巨大潜力。如此这般,我方军需粮草便能源源不绝地获得补充。\"

吕布微微颔首,表示对荀彧之言颇为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虑:\"此计虽妙,然实施起来恐非易事。军屯之法可以依照西平姜冏的模板加以推广;而治理都江堰则须精通水利之术者方可胜任。\"

“不知文若先生对治理都江堰的贤才可有推荐?”吕布目光灼灼地盯着荀彧,急切地追问道。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属下推荐一人,此人名叫陈登,字元龙,乃下邳淮浦人士。他精通水利之术,对于治理水患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定能胜任这项艰巨的任务。”

听到这个名字,吕布心中不禁一动。他想起了陈登和他父亲陈珪按历史来说是阴谋算计了吕布,但同时也惊讶于此人竟然还擅长治理水利。吕布暗自思忖着:“没想到这陈登还有这般才能,不过既然是荀彧所荐,想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于是,吕布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荀彧的提议。他心想: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只要能将都江堰治好,造福百姓,便是大功一件。更何况,有荀彧把关,相信陈登也不敢耍什么花样。

下定决心后,吕布高声下令道:“好!就依照文若先生所言,治下全面展开军屯,征召陈登前往巴蜀治水!务必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早日解决水患问题!”

荀彧发言完毕,太尉贾诩紧接着进谏道:“启禀丞相,据探子回报,河北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激战已临近终局,易京已然成为袁绍的掌中之物。如今袁绍独占幽州、并州、冀州、青州这四块广袤的州郡之地,其势力如日中天,必定会挥师南下,与我们一决雌雄。此次我方与袁术、曹操的交战,充分彰显出丞相统率下的雷霆军、陷阵营、陌刀营以及巨炮营等几支特种兵队伍卓越的实战能力。因此,属下提议进一步扩大这些特种部队的编制规模,并增加兵员数量。具体实施可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可以在全军范围内继续精心挑选优秀士兵;其二,则能从袁术及曹操的投降者中择优选拔,填补空缺。完成人员增补后,再派遣他们前往冯翊郡交由高顺将军负责训练,以全面提升整体战斗力。”

“甚好!那就依照贾太尉的建言,尽快付诸实践。”吕布下令道。

贾诩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至于孙策与刘表之事,属下认为可奏请圣上,将江东之地及刘表的江夏郡赐予孙策,并下旨命其征讨刘表。要知道,孙策之父孙坚正是丧命于刘表之手,以孙策之个性,必不会错过此番名正言顺、报父仇雪耻之良机。如此一来,那号称‘小霸王’的孙策必将与刘表陷入鏖战,双方自然皆无余力分心干预我军同袁绍之间的战事。”

“妙哉!此计甚妙啊!实乃借刀杀人、驱狼吞虎之妙计也!这贾文和果真是愈发老谋深算了!”吕布心中暗自欢喜,庆幸自己能及早将贾诩招致麾下。他当即下令,一切照贾诩所言去办。

\"不知各位可还有无别的良策?\"吕布目光环视众人,缓缓开口问道。

话音刚落,便有人出列拱手言道:\"丞相,当下应进一步着重增强我军实力,勤加操练士兵,整顿军备,方可保国境无虞。\"

另一人紧接着附和道:\"属下附议,不过单是强军尚不足够,还需稳定朝纲,大力发展经济,充盈国库,如此方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外敌。\"

一时间,众人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赞同加强军事力量,有人坚持整顿内政为先,亦有人觉得应该采取外交手段缓和局势......各种意见相互交融,争论不休,热闹非凡,好不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