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乾清宫外,寒风凛冽,入骨生寒,宫外值守的卫士、宫女和宦者,人人都是缩着脖子,嘴里呼着热气,在冷风中强撑。
大殿之内,新任首辅范复粹、新任的阁臣、兵部尚书陈新甲、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陈演、户部尚书李侍问、吏部尚书谢陞等一般大臣立于殿中,大明天子崇祯在御座之上满面怒容,愤怒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响。
“武将跋扈,文臣怯懦,张献忠未灭,李自成又起,堂堂大明王朝,竟无一人可用! 你们说,要你们又有何用?”
难怪崇祯如此震怒,自崇祯十三年七月以来,张献忠入川,势力大盛,连续攻下大昌、开县、剑州、绵州、泸州、大昌等地,所过残破,蜀兵腐烂,无一能挡。杨嗣昌追随入蜀,在重庆,催陕西总兵贺人龙、湖广总兵左良玉来援,竟无一前来。
四川巡抚邵捷春无能,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麾下贺人龙、李国齐跋扈难用,郑崇俭无奈,竟然退兵回归陕西。使得杨嗣昌不得不亲自来到重庆主持围剿。张献忠没有掣肘,纵横四川,杨嗣昌尾随追击,疲于奔命,竟然奈何不了张献忠半分。
张献忠势力方炽,李自成又举旗造反。他在河南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并编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使叛军迅速壮大,而河南巡抚李仙风,竟然一筹莫展,任其坐大,没有半点御敌之策。
龙颜盛怒,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希沆却是面色平静,径直站了出来。
“陛下,张献忠纵横蜀地,杨督师难辞其咎。若不是杨督师摇摆不定,怎会有左良玉、贺人龙听调不听宣之事。陛下明查。”
刑科给事中王志举也站了出来,肃拜道:“陛下,臣附议李御史!”
杨嗣昌初到湖广,见左良玉部卒精良,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其后,左良玉率军在川陕交界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献忠妻妾被捕,军师潘独鳌被俘,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其跋扈难以节制,便暗许贺人龙指日可取代左良玉之职。贺人龙跃跃欲试急于取代左良玉之时,玛瑙山一战,左良玉大破张献忠,杨嗣昌便让贺人龙等待候命,以免惹怒左良玉。
贺人龙怀恨在心。并将此事告诉左良玉。左良玉记恨在心,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张献忠部,九檄左良玉,左良玉置之不理。贺人龙因得不到平贼将军的许诺,也是效仿左良玉所为,二人都是不奉约束,杨嗣昌也是无可奈何。
“国事面前,阳奉阴违,挑肥拣瘦,难道国家安危,天下安定,还抵不过一个小小的“平贼将军”之印吗? 若是朝臣都是如此,只顾个人得失,不知精忠报国,我大明还有救吗?”
崇祯的怒声又跟着响起,声音尖利,寒风刺骨。
“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尔等如此排斥,意欲沽名钓誉尔? 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杨嗣昌,姑饶这一遭!”
王志举和李希沆面上一红,各自退了回去。
一通怒声呵斥,崇祯胸中的怒气得到释放,整个人慢慢冷静了下来。
他目光扫过大殿中一众臣子,心头一阵酸楚。
满殿乌泱泱一片,竟无一人可用! 这使得他,更不由得想起杨嗣昌的君臣相知来。
他又岂不知,发怒毫无益处,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四川、河南的糟糕局势。
“杨嗣昌数次上疏朝廷,要求朝廷派精兵前往河南四川剿灭流寇,你们有何见解?”
帝王发问,陈新甲作为新任的兵部尚书,自然是责无旁贷,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河南距离四川最近,李自成又在豫西起事,何不令河南巡抚李仙风派发官军,剿灭李自成、张献忠部?”
“陛下,臣附议陈尚书所言。”
“陛下,臣也附议陈尚书。”
陈新甲说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范志完、兵科给事中光时享立刻站了出来,上前肃拜。
“李仙风?”
崇祯看了一眼陈新甲、范志完等人,冷笑了一声。
“自李仙风巡抚河南,河南的局势越来越糟,持续恶化,以至于乡宦横行,百姓水深火热,李自成能一呼百应,李仙风真是功不可没呀。”
崇祯的冷嘲热讽听在耳中,陈新甲倒是没有什么,范志完和光时享则是脸色尴尬,光时享退了回去,范志完则是不屈不挠,继续上奏。
“陛下,李仙风巡抚河南仅仅两年有余,河南局势积重难返,非一日之寒。河南连年大旱,蝗灾不断,此乃天灾,非人力所及。陛下详查。”
“如你所说,李仙风是无罪无咎了。”
崇祯看着范志完,面色阴冷至极。
“王泰入主河南都司,比李仙风晚了一年,一年多下来,他垦荒屯田二十余万顷,赈民数十万,向朝廷贡银200余万两。除了向朝廷要银子,李仙风做了什么?”
崇祯话里的冷意,却让范志完毫不退缩,反而斗志昂扬,有些越挫越勇的味道。
“陛下,王泰入主河南都司,嚣张跋扈,肆意妄为,虐杀朝廷官员,屠杀当地善民,公然挑衅宗室,罪大恶极,陛下宜追王松泰之罪责,下狱勘审,以慰天下士民之心。”
范志完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朝堂上的大臣面色各异,心思不一。
自王泰入主河南都司,雷厉风行,弹劾他的折子,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范志完的话听起来义正言辞,看似为国为民,实则欲置王泰于死地,并从中……
明代言官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品秩不高,但政治地位极为突出。言官位低权重,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等,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百姓生活,都在言官监察和言事范围之内。
基于此,朝廷对言官的道德品性及政治素质要求苛严异常,一是“必国而忘家,忠而忘身”;二是正派刚直,介直敢言;三是学识突出,既通晓朝廷政务,又能博涉古今。除此之外,还须具备一定的仕途经历,历练稳重。
但到了崇祯朝,党争不断,言官陷入党派之争,畅所欲言,毫无节操,致使朝政更加混乱。
就像这范志完,都察院御史,他在朝堂上攻击王泰,听起来正义凛然,让人难以决断。
范志完说完,肃然而立,面不改色。
首辅范复粹年过六旬,垂垂老矣,看到崇祯脸色铁青,赶紧走了出来。
“陛下,杨督师屡上奏折,他可有合适的人选,不妨让群臣斟酌。”
户部尚书李侍问也赶紧上前奏道:
“陛下,中原战火方炽,流寇猖獗,剿贼刻不容缓,还是尽快委派得力官员前往中原,以应贼变!”
天子冷眼相待,范志完无可奈何,讪讪退回了列班。
“两位卿家所言,正合朕意。”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眼光扫到李侍问和范复粹身上,颜色缓和了一些。
“李尚书,范卿,关于铸造新币一事,户部和阁部可有了合议?”
李侍问和范复粹对望了一眼,李侍问上前肃拜道:“陛下,铸造新币,虽是善政,然则风险亦大,宜择一省之地行之,然后徐徐推之。”
范复粹也是躬身道:“陛下,阁部也是此意。择一地而成全国模范,然后推之不迟。”
“臣等附议!”
陈新甲和户科给事中左懋第也是上前附议,新币推行,户部和内阁难得地达成了共识。
国库空虚,发行新币,户部有利无弊。况且,选择一省之地试行,户部不需要出一两银子,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
崇祯看向殿中诸臣,轻轻咳嗽了一声。
“诸位卿家,连年征战,天灾不断,国库空虚,四方催饷日蹙。朕夙夜忧虑,不得已择地发行新币,以应府库匮乏之困。”
殿中诸臣一起肃拜道:“全凭陛下圣裁!”
发行新币,朝中风声沸沸扬扬,但是何种货币,何地试行,数额多少,众人都是不知。
“朕和户部、阁部商议,选河南之地为试地,发行新币共500万两,在河南建造币局、银行,由河南巡抚负责一应事宜,户部、工部、司礼监各有官员、工匠辅之。”
众臣一起行礼,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陛下圣明!”
殿中大臣都是人精,有人心里咯噔,皇帝口中只提河南巡抚,而无如今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名字,看来,河南政坛,要大地震了。
皇帝前面还在怪罪李仙风,不可能把试行新币这么大的担子,交到他身上。
果然,崇祯眼睛看向了一众大臣,轻轻摆了摆手,王承恩上前,拿起了圣旨。
“陛下有旨!”
殿中众臣一起跪下,异口同声。
“臣等听旨!”
“诏曰,督师南下剿贼,诸般不利,将官推诿,以致坐失良机,劳师无功。将罪臣四川巡抚邵捷春,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革职拿问,除去李国齐的陕西总兵一职,贺人龙、左良玉各降半级,三人戴罪立功。调丁启睿改任三边总督,傅宗龙任四川巡抚,归督师杨嗣昌节制,以除流贼。”
王承恩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响,众大臣都是栗然心惊。中原战事危急,想不到皇帝竟然连续摘了数位大臣的乌纱。
“河南巡抚李仙风代天巡狩中原,庸碌无为,毫无建树,以致民怨沸腾,流寇猖獗。着除去李仙风河南巡抚一职,另有他用。原河南都指挥使王泰勇于王事,清屯垦荒,赈民抚民,功高劳苦,朕心甚慰。现擢升王泰为河南巡抚,早日剿灭流寇……”
王承恩何时读完圣旨,范志完也不知道,他脸色煞白,被旁边官员扶了起来,呆若木鸡。
王泰巡抚河南,河南范家,只怕要大难临头了。
崇祯脸色冰冷,他看了看殿中诸位大臣,目光从范志完身上扫过,让这位言官不寒而栗。
“阁部立刻派使臣去河南,让他击退流寇再来面圣! 要是像邵捷春和郑崇俭一样,他就不用来了,朕自会派人找他!”
范志完脸色如土,他本欲再上前进谏,看到大臣们都是山呼万岁,赶紧也跟着参拜。
河南局势一团糟,内有李自成大军摧城拔寨、如火如荼,外有张献忠降而复叛、其势汹汹,想剿灭流寇,谈何容易?也许不用等皇帝严办,流寇已经把王泰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