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明书在系统中兑换了一些现成的麦芽糖。

只要有麦芽糖一切都很简单。

将麦芽糖在锅里加热后放进去一些花生芝麻米花等,搅拌均匀后盛放在模具中按压整齐,再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块。

这样,这米花糖就做好了。

周明书捏了一颗放进嘴里,又香又甜,比街上卖的要好吃多了。

“大姐二姐,你们尝尝,我刚做出来的,还热乎的呢。”

她第一次做,所以数量并不多。

大家先尝尝鲜,等后面她要发一些麦芽亲自将麦芽糖做出来。

这样一来,这米花糖的口感应该会再升一个档次。

“香,好吃,三丫你真行。”

“不错,光看着就比街上的要好。”

“哈哈过奖过奖,今日做的量比较少,等过几天我多做一些,留出一部分当喜糖之外,剩下的咱们留着慢慢吃。”

“好。”

“好。”

周明书忙着做了糖出来,她们姐妹俩也没闲着。

将东西一一规整出来后,便折了红纸剪喜字。

她们在街上铺子里已经买了一些大喜字,但小地方上还是需要多多的喜字贴。

反正她们自己也会剪,就没买现成的,就当剪着玩儿了。

一眼看过去,桌子上什么样的都有,大的小的还有带花边的。

大姐会的东西可真不少。

“大姐,你剪这么多小的,咱们要用在哪儿?”

“这些可以放在箱子里,果盘里,这摆出来的东西上都可以放,看着喜庆多好看。”

“行,很有想法。”

“你们忙着,我去忙活点东西。”

周明书将盛米花糖的盘子留下,一溜烟儿跑没影了。

想要做多多的麦芽糖,就得发麦苗 。

周明书拿了盆子去粮库里舀了两瓢麦子,反复淘洗后铺在竹筐上。

这麦苗不能见阳光,要是有了光合作用,后面的味道会大打折扣。

后面等七八天麦苗就能长好,她再将它们切碎做麦芽糖。

做完这些后,她便回了屋。

她在系统中看了看,兑换了喜扇和几朵红色绒花。

绒花拿在手里更是觉着好看,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能反射出光来。

这要是戴在大姐头上,肯定会衬得她如花似玉。

喜扇也十分漂亮,上面绣了鸳鸯和牡丹,寓意花开富贵,夫妻恩爱。

想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她就不能总抛头露面。

要不然,在外人眼中她又哪里有时间做这些。

将东西放在匣子中放好,周明书二郎腿一翘,便捧了一话本子开始看起来。

好不容易不用操心其他事情,她就好好放松一下。

喜事的前几天,大家都还在操心周明琴的婚事儿,即使该操办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她们又准备起锅炉买菜准备席面了。

老周家也没请外人准备,除了自家人帮忙之外,就喊了舅爷爷以及他的厨班子过来。

舅爷爷本就是一把炒菜的好手,十里八村的要是谁家有个白喜事儿,都会请他过来帮把手。

如今自家孩子办喜事儿,他老人家自是要过来帮忙的。

所以周老大提前把他老人家给请来了,一同过来的还有他小孙女,彤彤。

小丫头比周明画大个两岁,和她正能玩到一处去。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将菜单子定了下来。

后面就是准备菜肴了,他们先将过程复杂的东西做出来,到时候可以省下时间忙其他的。

几个帮厨在院里又是炸丸子又是炸鱼,好不热闹。

周明书去了新院子,将麦芽扯下来切碎,和煮好了的糯米均匀搅拌在一起。

静静等待着它们发酵四个时辰,过滤出来的汁子盛进锅里慢慢的熬,这熬麦芽糖是个耐心的活儿。

等熬到粘稠状态这麦芽糖就差不多了。

周明书此时此刻就坐在柴火垛里静静地看着火苗舔舐锅底。

家里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就差这一批喜糖了。

“三丫,原来你在这儿呢,找你半天了。”

周明棋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跑过来,一进来就打破了屋里的宁静。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吗?”见她这么着急周明书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儿。

“没有什么事儿,就是大半天没见着你的影子,我这心里想的慌。”

听她这么说,周明书‘噗呲’一下笑了出来。

“想我?真的假的?半天不见就这么想?”

“那可不是,离了谁我都不能离了你。”

周明棋的眉毛挑了挑,拿起铲子在锅里铲了铲,铲来铲去啥也没捞着。

“你这是煮的什么?啥也没有啊?”

“哈哈我在煮麦芽糖,等糖出来还得熬一会儿,你外面的事儿忙完了?”

“也没啥能干的事情,光叠个喜被都叠了好几遍了,阿娘和大姐她们这样叠那样叠,我在一边累的满头是汗,没想到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一个叠法,想一想就生气。”

周明书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这不就是甲方和乙方吗,这也太好笑了吧。

怪不得转悠过来找她玩呢。

“正好你来了,我去个茅厕,你帮我看一会儿锅,可别烧糊了。”

“行,你去吧。”

周明书拍了拍屁股上沾的干草,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这才去了茅厕。

大院子里人来人往的,比过年还要热闹。

其中有一些帮厨在准备东西,有小孩子在嬉闹,还有村里人过来添喜钱的。

沈羊无父无母,如今定居在良林村娶了周家女,算是半个入赘女婿。

新家不办喜事儿,大家自然不会往那边送喜钱,所有的礼都是送到了老周家。

所以家里才会有这么多的人。

村里面不经常见面的婆子伯娘婶子都挎着篮子过来了。

有给钱的,也有给东西的。

周明书从茅厕出来本是避开堂屋走的,奈何她们眼尖,一人一句招呼着,她就只好过来打声招呼。

“你看看咱们三丫,如今出落的多俊,附近几个村的丫头就没一个比得上的。”

“就是,明年就及笄了吧,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谁家的小子。”

“咱们三丫一看就不是土坷垃里出来的小子配得上的,怎么着也得嫁到镇上去。”

“这么说也是,三丫,你要是看上了哪家的小子给婶子说,婶子在镇上有点人脉,没准能把这媒给说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