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春走在回府的路上,内心非常平静,他想出海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怕生死离别,随着时间流逝老一辈将会慢慢离世,现在徐达,汤和等人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他想逃避。
朱元璋回去把蓝春的想法和马皇后说了一遍,后者心思缜密,瞬间就明白了蓝春心里所想。
“重八,小春一直是个重情之人,他怕是不敢面对接下来的离别。”
瞬间朱元璋就懂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天天嘴里喊着万岁,能活到百岁的人都少之又少。
“妹子,你明天找那小子聊聊吧,咱无情了一辈子,像小春这样的孩子不多见,如果不是有妹子你陪咱,咱还不知道会是啥样呢。”
马皇后拍了拍朱元璋的手,随后用力握着对方的手安慰道。
“你也是为了天下百姓,有些人贪得无厌,该杀。”
身处位置不同,思考的问题不同,任何变动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不过在马皇后看来最后结果是好的就能接受。
第二天马皇后叫蓝春到宫里来,做了对方喜欢吃的几个菜。
“小春呀,母后知道你心中所想,生老病死谁都会经历,如果你走了就没人能够监督大明了。”
说完马皇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枚玉佩递给蓝春。
“这是你父皇当年称帝后送我的礼物,这么多年一直被我贴身佩戴,标儿他们都认得此物,现在我把它转交给你。”
看着手中碧绿色的玉佩蓝春一脸疑惑,不明白马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母后,这是你和父皇的定情信物,我不能收。”
说完就准备把玉佩在还给马皇后,一旁的朱元璋这时开口道。
“给你的你就收着,这也是咱送给你的礼物。”
“是呀,给你的你就收着,母后也不是白送给你的,母后希望你能留在大明帮母后继续照看大明百姓。”
“只要你拿出这枚玉佩,无论标儿还是大孙都会听取你的意见,这玉佩代表了我和你父皇。”
听完马皇后所说蓝春算是明白了,后者这是用责任在留自己,面对这种方式蓝春还如何拒绝。
“母后,你就这么信任我?万一我等你两位不在后仗着身份胡作非为呢。”
闻言朱元璋和马皇后笑了,他俩正因为相信蓝春才会有此交代。
“小子,如果换成其他人咱还会有所顾虑,但是你的话就算了,一个连儿子都不想生的人能有什么野心,难道你胡作非为后让婉儿继承?”
“那也不是不可以呀,历史上不是也有位女皇帝嘛。”
“那你就胡作非为吧,反正那时候咱和妹子都不在了,也管不着。”
朱元璋也学会了用魔法打败魔法,你想造反就造反呗,眼不见心不烦。
“好了,你俩别闹了。”马皇后制止住二人后继续说。
“小春,母后就这一个要求,你能答应吗?”
一生爱自由的蓝春无法拒绝一直对自己关爱有加的老马皇后。
“我答应你,只要我还在世一天就不会让大明的道路走偏,相信表哥和雄英也不会让您二位失望。”
“好,为娘就知道你最听话了,以后你就好好休息,没事就来陪陪我和你父皇。”
蓝春被留下的消息也传到了朱标耳朵里,他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觉得意外,自己母后出手就没有拿不下的人。
从这以后蓝春在府上深居简出,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去陪老两口外基本不出门。大明也在朱标的治理下蒸蒸日上,走在街上就能感觉到百姓真诚的笑容,朱雄英也代替朱标几次出巡,效果非常之好,到哪都受到百姓夹道欢迎。
建文三年,朱标登基后的第三年一道消息送到皇宫惊动了所有人。魏国公徐达旧伤发作卧床不起,迷离之际想要见太上皇和皇太后最后一面。
得到消息后朱元璋和马皇后急忙前往魏国公府,蓝春也跟着去了,送这位为大明建立过汗马功劳的老人。
等他来到魏国公府时只见朱元璋坐在床边拉着徐达的手诉说着什么,一应勋贵都在场,汤和同样老泪纵横。
“大哥,嫂子,小弟先行一步,这么多年承蒙你们照顾,孩子们也有出息,我也没啥遗憾。”
“天德,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朱元璋没有说让对方好起来之类的话,能做的就是让兄弟走的安心,没有遗憾。
“大哥,我本该在几年前就走的,多亏了小春救我一命,多活几年我也知足了,现在只有一个心愿,以后若是我的后人做出不忠朝廷之事,希望朝廷能留一条血脉,让他们重新当回普通百姓。”
这番话是在为魏国公府求一条后路,最差的结果就是反祖,重新回到种地的庄稼汉。
“咱答应你,魏国公府与国同休,除非做出造反之事。”
“多谢大哥,弟弟没遗憾了,哈哈哈哈哈!!!”
走了,魏国公徐达在笑声中离世,没有遗憾,没有担忧,只有开心。
朱元璋感受到徐达的手落下瞬间老泪纵横,随后帮徐达盖好被子,整理好仪容。
“标儿,追封天德为中山王,允恭承袭魏国公之位,葬礼一应所需交由礼部操办,记住,按中山王规格操办!”
“儿臣遵旨!”
交代完后朱元璋来到汤和面前。
“二弟,你可要保重身体,三弟已经离咱而去,现在老兄弟不多了。”
汤和既感慨又羡慕,徐达走的没有遗憾,儿女皆已成才,一身本领也有传承,这一辈子算值了。
“大哥,你不能这么自私,难道你就不怕三弟在下面孤单吗?哈哈哈。”
“你这老小子,咱啥时候自私了,既然你想下去陪三弟那就去吧,咱不管你,哼!”
说完扭头就走,就像两个斗嘴的普通老头一样。马皇后安抚过徐允恭后跟着也走了,她心里也不好受。
蓝春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唏嘘不已,随后深深朝床榻上的徐达鞠了一躬后也离开了。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大明功勋将会相继落幕,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不管之前他们为了什么而拼命,最起码他们帮助朱元璋重塑汉家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