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镇小,比不得云京,所以自然没有夜市文化和地摊经济,更别提郑曦甜一心想体验一把的鬼市了。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光看这些诗句,就能想象出一幅美好的光景了。
郑曦甜打定主意,决定还是要找机会去大城市里闯一闯。
这青城镇白天也就几条主路摆摊卖菜的多一点,商铺那些也是千篇一律没有一点特色。
难怪不说徐沐阳他爹一年到头都愿意在外面出差,在家里待的日子屈指可数。
据说唐宋时期夜生活热闹至极亮如白昼,有说不尽的绮丽,数不完的雅趣,真叫人心驰神往。
可惜她刚问过绿叶了,青城镇这边没有夜市,只有云京那边才有。
郑曦甜长叹一口气。
“绿叶,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想不想去云京。”
绿叶正吃着糖葫芦,嘴里酸酸甜甜的,她不知道为何郑娘子突然会这么问起。
但她却十分认真地歪着头想了想,这才吐出几粒山楂籽,急忙回道。
“郑娘子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绿叶是徐氏二房林氏仆人的家生子,只能算是徐氏家族派来伺候的丫鬟,买卖生杀大权还是在崔氏手里的。
如果郑曦甜真要带着绿叶闯天下,恐怕还得想办法为绿叶盘算一番了,
至少得先让绿叶摆脱奴籍,变成良人,恢复自由身才行。
郑曦甜拍了拍绿叶的小脑袋,心里十分感慨,叹她才十四五六的年纪就为奴为婢了。
郑曦甜十四五六岁时,还在乡里读高中了,每天一上学就伸手问老妈要钱买零食,
不给就摆脸色,叛逆,反正就是和妈老汉对着干。
哎,人比人气死人。
也不知道老妈老爸在那边会不会也快气死了,自己宠了一辈子的废物丫头打麻将激动猝死了,估计都不好意思给这个女儿办丧礼吧……
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好不容易供了女儿读了大学出来,谁知道社会压力那么大,全国上下处处内卷。
还没工作两年,郑曦甜就家里蹲了,靠着父母的养老金养着了。
二十一世纪的孔乙己啊!
她吃了快三十年的嗟来之食,还没还一分反哺之恩,就这么撒手人寰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
哎,我这个不孝女啊,希望老妈老爸千万别想不开,打官司问同桌打麻将的朋友们要赔偿。
不然她死也就罢了,闹大上新闻了,还要再社死一遍,多不体面啊。
不过转念一想,人死了身消,社死也无所谓了。
郑曦甜眼神灰暗了许多,手里的糖葫芦都不太香了。
那就希望老妈老爸努努力,多要点,权当那些狐朋狗友孝敬她的爸妈了。
那些人一天到晚吼着,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你爸妈就是我爸妈,
这下也算全了那群朋友嘴上心意了,不枉费她经常请她们吃饭唱K了。
老妈,老爸。
希望你们在那边好好的。
郑曦甜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又吃了一粒糖葫芦进去。
还是古代的东西纯粹啊,没有添加剂,这山楂味儿简直绝了。
说起来,这古代的日子还是不错的,不内卷。
就是有一点不好,人分三六九等。
有的人命比天大,有的人命如草芥。
这万一混不好,性命堪忧啊。
真是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难。
她摸了摸腰间剩下的方糖,还有兜里的三两银子零二十个铜板,又叹了一口气。
原本还有九两半钱的,买坐垫花去半钱,请乞丐花去六两,再加上吃糖葫芦,还有杂七杂八的零食,钱已经用去七七八八了。
郑曦甜暗地里发誓,这一世,她再也不能当废物了,至少得凭本事把这婚离了,好好谋划以后的生活。
两人一边逛着一边朝徐府的方向走去。
绿叶还小,有点小孩子心性,走路都是蹦蹦跳跳的,
可能是出来逛街的时间少,兴奋的很,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就碎碎念着刚才看到的那些个东西。
什么油泼面好好吃,糖葫芦真的甜,风筝做的没有她做的好看,胭脂也太贵了之类的。
“郑娘子,那会儿吃炸豆腐的时候。你说炸豆腐不臭不好吃,我看那卖豆腐的老妪脸都快拉到那油锅里去了。”
绿叶从未见过那么好笑的场面,她跳到郑曦跳身后,又叽叽喳喳地说。
“郑娘子那会儿逗那老妪说,哎呀,你这老娘子,豆腐不臭脸倒是很臭了。”
声音动作学得惟妙惟肖。
两个咯咯咯咯地直笑。
待她俩走到拐弯儿处的时候,一个年纪二十出头的年轻郎君,伸手将二人拦住了。
这已经快秋天了,这位年轻郎君还摇着一把折扇。
一身花里胡哨的打扮,很符合郑曦甜看那些古装剧里的纨绔子弟模样。
眼前这家伙长相中规中矩,只能称得上普普通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