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们还在那得意自家男人出息,尤其是别人热情的打招呼,更是扬眉吐气。自从家里落魄之后,很少有这么被人热情打招呼的时候。之前的落差现在一扫而空,更是有些瞧不起上赶着巴结的人。
赵老二在外的这段时间,就不太懂得什么人情世故,还觉得人家是过来关心自家人的呢。哪知道他们的算计。
只有赵老头,老太太在那儿盘算着,就连赵灵能看清一二。屋里聊天儿聊的好好的,突然有人画风一转总算聊到了正题。
赵老二一下子懵住了,还在纳闷儿突然间话题怎么跳到这来了,而且找他也没用啊,他在那儿都混不出什么名堂来,靠着大哥和弟弟生活呢。这............
难为的不知所措,说实话吧面子上挂不住,不说吧,那可难为死他了。下意识的看向自己老爹老娘。不知怎的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小闺女身上,然后觉得自己太蠢了,看着自家小闺女能看出什么花儿来。
赵老头抽着自家老二带回来的大前门,最终说了一句这事儿还得再商量商量,毕竟自家两个儿子刚有了正式工作还没站稳呢,还把自家老二的底儿给揭了。
大家都不可思议的看赵老二,有的信了,有的没信。不过也赶上了饭点儿,大家不死心的先走了。
半夜赵灵又恰到好处的做了一场梦,说了一下关于四九城的消息,这还是从某个记忆里找出了零星碎片。
讲述了未来15年会发生的事情,老头儿,老太太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幸亏之前听了小孙女的话,把家里的地给卖了,又庆幸听了小孙女的话,直接弄塌了两间房,把家里的墙涂成了黄泥巴的,就连房上的瓦都拿去卖钱了。
这时候又担心起来,三个儿子又在四九城买了房子,这又该怎么算呢。一时间打了退堂鼓,不想跟着一起过去了。最起码在这儿知根知底儿,也不会有人使坏。
赵灵表示无所谓,当个小村姑也是挺不错的。毕竟家里啥也不缺,空间还有那么多的好东西,不说大鱼大肉吧,反正不缺油水儿。
倒是进了城,家家户户离得那么近,吃点儿啥?没准儿还要盯着你家锅里呢。
赵老头想了想还是决定跟着一起去四九城,虽然村儿里边儿有一半儿都姓赵,但他家的赵和他们的并不是属于同一个祖宗,这里也不算他们家的根,听老一辈讲,他们也属于逃难过来的,至于老家在哪里现在谁知道呢!
之所以选择去还是心里的那些小心思,毕竟四九城是以前皇帝老子住的地方,也算是天子脚下了。虽然现在不能提,但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还是在那儿比较有发展。
没多久家里就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房子都给卖了。不过也留了个心眼儿,卖给一家老实人,房子从外边儿看着破破烂烂,但内里却实实在在的好材料。再住个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一大家子大包小“留”的离开了村子,大家都感慨不已。之后都说赵老栓捡到了一个大便宜,赵有福他们一家走的时候,只拿了那么点儿东西。
别看赵老栓平时闷不吭声,心里却是个明白人。正好搬家,让村里的人一起搭把手。大家有着莫名的心思,这不就赶上了。
结果一进原来的赵灵家,一阵唏嘘。没想到以前的老赵家都破败成这样了,想想他们拿的东西,再看看只留了那么几个箱子和柜子。还有破旧的农具,再一次把赵灵和赵老四拉出来溜一圈儿。
坐在汽车上的赵灵突然间打了个喷嚏,老头老太太担心不已,一个劲儿的说小宝儿受罪了。
赵灵没想到这辈子还晕起车来了,一路浑浑噩噩的想吐。总算到了火车站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说什么也不找人多的地方待着。
看上去十分任性,一大家子陪着他吹冷风。老大媳妇对,这小丫头片子也起了怨念,主要是自家男人有工作,感觉自己硬起来了。
老二媳妇也就是小丫头的娘,不仅漠不关心,更是觉得生了个讨债的。赵老二难得的升起了一丝父爱,还关心了两句。
赵灵用那清澈的眼神看着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一般。看得赵老二那叫一个不自在。
路上风尘仆仆的,到了他们新的小院儿,都已经是下午了。但来的人都备受打击,他们到底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咱比他们乡下人还不讲究,到处都是粪。
赵灵觉得自己可以死一死了,之前去的世界好像没有这么埋汰过。赵老二迎来了大家不善的目光。
赵老头也后悔了自己的决定,跟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尤其那味道有些上脑。
赵灵蔫了吧唧的,这正阳门和他知道的正阳门是一个地方吗?总觉得走错了地方,还不如她知道的南锣鼓巷呢!
也终于明白老爹他们怎么能换来一个这么大的院子,但不得不夸奖一句,这也是一种本事。
赵灵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大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就连躺在床上都感觉人在一晃一晃的。
给老两口心疼坏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偷偷的给冲了一碗奶粉。让乖孙女喝了再睡,把乖孙女哄睡着之后,赵老头把碗又倒上热水,冲了两回,确定没有味道了才放心下来。
看着老太太不好的脸色,知道她在想什么。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这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总比之前东躲西藏的日子要好的多,而且小孙女说的话从来没有出过错,困只是暂时的。
不过带来的那两个人要怎么安排还是一回事儿,让老伴儿赶紧睡觉,明天还得早起,出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怎么也得踩踩点儿。
落差可谓太大,只能一个劲儿的给自己洗脑,小孙女说的没有错。瞪着双眼看着棚顶,不知道想什么。
第二天一早醒来是被人吵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