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 > 第320章 中国为什么没有重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核心是什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0章 中国为什么没有重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核心是什么

所以,自家为何没有重视?

当时中国未如倭国般重视阳明心学,而倭国却借此推动崛起,原因主要社会环境有差异等。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在科举考试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阳明心学难以获得同等的官方支持与推广。

而倭国在明治维新之前,思想文化领域相对多元,更易于接纳阳明心学。

倭国社会在明治维新前面临着从封建幕府统治向近代化转型的压力,需要一种能够激发民众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理论。

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念,契合了倭国武士阶层和有识之士变革社会的需求,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精神动力。

而且理论理解难度也有差异。

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如“心即理”“致良知”等较为抽象。

对其理解和实践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普通大众难以深入领会和践行,导致其传播范围受限。

而倭国的知识阶层和武士阶层,对阳明心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

通过将其与倭国的本土文化、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其更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从而在倭国社会广泛传播和应用。

中国与倭国两者的实践指向、方向也不相同。

在中国,阳明心学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自我完善,对于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具体问题。

缺乏直接有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显着的社会变革效果。

而另一个,倭国的有识之士将阳明心学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实践策略。

如吉田松阴等以阳明学为指导,积极投身于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将其应用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

从而推动了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诸天万界:“……”

老朱深呼吸一口气,感觉损失了九千八百个亿似的,艾玛太亏了。

“Up主最后想说,百家讲坛里的郦波教授曾说:站在个人角度,我们当然更关心王阳明是怎么超越自我成就一代完人的。”

“但是站在族群的角度,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为什么,由王阳明开辟的心学能够促使整个近代倭国跨入世界列强的行列。”

“而在我们中国这个诞生地,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

这就是终极之问,心学之问。

所以这是为什么呢?

历朝历代众人开始深思……

难道真的像天幕所说,倭国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知道学习好的,从不学习中国陋习与糟粕?无论是三寸金莲和阳明心学……

一时间,这让众老祖宗们不服起来,他们又不是傻逼,tmd。

而作为创始人的王阳明心情异常复杂,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心学反而促使敌人强大,从而反过来打压中国华夏。

“……”

“唉…”

他也想把心学发扬光大。

其实在某种程度,阳明心学具有一定的辩证性。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内心先天具有的道德判断标准,但良知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善恶的判断并非绝对不变。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善恶评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判断。

善恶判断的辩证性思考。

且阳明心学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方面,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知,行为就会盲目。

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完成对知识的检验和深化,实现认知的价值。

这种对知行关系的阐述,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思维。

于是,老祖宗们开启了一场自我思考,自我反省,他们开始思考判断能否改进。

-

知行合一,作者发现有网友这么解释,不知宝子们是否看懂。

“你要是想知道一颗糖甜不甜,你得把这颗糖给研究透了,弄清楚它的本质。”

你才知道甜不甜(格物致知)

可是我都盯了老半天了,也研究半天了,可还是不确定这糖就是甜的(光格物是不够的)

于是我从这颗糖的外形、介绍中突然觉得,这颗糖我一看到,我就觉得它是甜甜的,会甜到我心里的那种。

(真理在吾心)我看了半天,也研究了它里面的含糖成分,而且我也觉得它一定是很甜的,于是我吃了它,果然很甜。

(知行合一)为什么这颗糖明明很甜,昨天我也尝了,确实很甜,我也格物过了,也的确很甜。

可为啥今天我觉得这颗糖酸酸的,哦,原来是因为我今天心情特别糟糕,而且我还吃了比它还甜的糖。

之所以不甜是因为我有其他杂念,其他欲。

我要是想知道它甜不甜我得(存天理,灭人欲)你说这颗糖很甜,那会不会对其他糖不公平?

可是这颗糖就是很甜啊,我尝过了,我也研究了里面的成分。我对自己的话负责。

我问心无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理念。

从字面意思看,“知”是知识、认知,“行”是行为、实践。

王阳明强调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知是行之始”。知识是行为的先导,人的行为是由认知驱动的。

例如,一个人知道应该孝顺父母,这种认知是孝顺行为产生的开端。

如果没有对孝顺的认知,就很难有真正的孝顺行为。

另一方面,“行是知之成”。

行为是认知的成果展现。

还是以孝顺为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地去照顾父母、关心父母,才能说真正完成了“孝顺”这个认知。

只有通过“行”,才能验证和巩固“知”。

同时,“知行合一”是为了纠正人们将知和行分离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容易出现“知而不行”的情况,比如嘴上说着要勤奋学习,却总是拖延、不行动。

王阳明认为这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知”,真正的知识一定会体现在行动上。

所以“知行合一”要求人们把认知切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深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