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篇策论,对于才华横溢的吕端、马致远等才子来说,其实上午就已经完成了。到了下午,他们开始誊写卷子,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文章更优美、顺畅,字迹更工整、整洁,让自己的试卷锦上添花!

下午四点左右,吕端、马致远等人开始交卷,大家有说有笑地出了大殿广场,过了龙桥,午门、承天门,出了皇城。

天子街上,饥饿难忍的士子们立即就三五成群,奔赴茶馆和酒楼,一边享受美食,一边尽情地高谈阔论。

有位士子笑意盈盈地问道:“吕兄,考得如何?”

吕端喝着茶,叹气道:“唉,我对国朝经典涉猎不多,对以文治国思考不多,估计一甲无望! ”

正在邻桌喝酒的马致远自信满满,甚是得意,诗词经典是他的强项,考起来很轻松。他慢慢地品了一杯酒,笑道:“吕兄谦虚了,以你会元之姿,此次状元非你莫属!”

吕端苦笑道:“马兄,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回去准备选官吧!”

一甲、二甲和三甲,在官场上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一甲选为翰林侍读,待在天子身边,或者在内阁学习,妥妥的天子近臣。二甲可选为六部员外郎和地方县令,也是不错。三甲则很有可能要等待一段时间,并且多为去地方担任县尉和县丞!

这次殿试的题目,皇帝明显是注重文采而非注重实务。看了会试的卷子,自己的这张卷子还是多在治国策略而非经典理论上,这明显不讨皇帝的喜欢。这个调子一定,他还能拿到什么状元,估计一甲都比较玄乎!

马致远哈哈一笑,“吕兄不必气馁,一甲当无忧也!”

第二天下午,东阁之中,杨阁老居首而坐,作为宰辅,这次殿试当然由他负责。

周敬亭、马奇、刘政和、吴东等大学生坐在两首,下面还有六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翰林院侍读等十来位高管,正在热烈地交谈着。

在座的都是大夏国的重臣,最差的都是天子近臣翰林侍读,都有在宰辅面前说话的底气,所以场面很是热闹,毕竟殿试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喜事。

收卷官抱着试卷走了进来,杨阁老笑着问道:“诸位以为今科谁能夺魁?”

马奇道:“难说,但当在吕端,马致远等士子中产生!”

“那是自然!”杨阁老笑道。

在场之人除了周敬亭、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御史大夫等几个人外,差不多有一半是杨阁老的嫡系,所以立即就有不少人接货话茬。

周敬亭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没有搭话,杨阁老和马奇一唱一和,其他人帮腔,给阅卷定了调,状元不一定是会元,这会影响到皇帝的判断,到时候第二、第三等都有可能!

御史大夫陈守义还是忍不住道:“皇恩浩荡,恩科还是要为国家选拔一些懂得治国之道的实干人才才是!”

陈守义不是不喜欢文帝的以文治国之道,但现在把文官供起来,抬得太高也不是好事。以前每年都要杀几个贪污的贪官,可文帝朝这四五年来,一个贪官也没有杀,更是把刑不上士大夫演绎的淋漓尽致,就连宣政司、知州等级别的官员出了问题都能全身而退,这朝廷的律法已经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不喜欢当前的治国之道,就是与这些人的思想相左,但他乃三朝元老,一般的官员都要给他面子,没有人反驳!

杨阁老咳嗽一声,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显示的是皇帝的大度,朝廷的格局,儒家治国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自当有他的可取之处,老大人不必多虑!”

其实说来说去,这是会试的后遗症,周敬亭点了代表实干的吕端,把马致远放在第二位,其实已经是一种妥协!但杨阁老等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这个集团代表的整个大夏国文官的利益,也是当今圣上的治国之道,自然占据着大义,哪里肯再次作出让步!

尤其是杨阁老,他是这个团队的掌舵者,当然要扼杀这种不好的迹象。这两年来土地兼并严重,官员泛滥,国家赋税剧减,朝廷上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反省,这种迹象一旦形成风气,将对他掌控朝廷带来巨大的冲击!

大学士刘政和性情醇和,他笑道:“今科会试,最出众者不过数人,殿试一甲也当在这些人中产生!”

刘政和这话说的很有艺术,吕端、马致远两个旗手,都在这个数人之列,也当进入一甲,双方都没有得罪,也缓和了气氛!

这时,收卷官上前,将卷子奉给杨阁老,笑着道:“这是关中士子马致远的卷子。”

这个收卷官一看就是老油条,试卷虽然糊名,但有名气、才华的士子,重臣打了招呼的关系户,他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杨阁老看了一眼收卷官,然后拿过卷子递给了吴东。他是阁老,不可能每张卷子都看,等到其他人把三百人中的十几个优秀者挑出来,才是他们宰辅们圈点的时候。

吴东接过试卷,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微笑着点点头,“果然是大才子。”然后他提笔在上面点了一个点,表示这张试卷为一等。

然后又传给了刘政和,这样一张接着一张,由这些重臣交叉读卷,圈点等级!

士子卷子得到的点越多,排名就越高。等到帅选出前二十名之后。由几位大学士商量,最后确定前十名。

这前十名会马上送到御书房,由皇帝选出三鼎甲。

一天的时间,三百名士子的名次就排定了。大学士们在乎的是前十名,至于后面的名次,就比较马虎了,很快就有其他人排了出来。

前十名已经确定,马致远暂列第一,江南才子吴有林第二,吕端排在了第三位。

很快消息就传出来了,朝堂、官员可以从中看出朝廷的势力斗争、国朝政策的走向。马致远排在第一,说明以杨阁老为代表的文官们依然把持着朝政,不是其他人可以撼动的。国朝虽然正处于财政紧张的时期,但还是不准备有什么动作,这土地兼并、不交税的人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有谁愿意拿自己开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