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云绫传 > 第104章 三日不封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千荷重伤,何千秋与贺若钦商议过后,命高世光、孟韶华携十余精锐弟子趁夜护送纪千荷返回嵩山。

是夜,贺若钦遣精兵夜袭叛军西大营,高世光等人遂从南门走脱。

而后,雒阳四门紧闭,坚守不出,彦知节连攻一月,不能克。

叛军大营,中军帐。

彦知节今日请来了赫连楚山、赫连乙山兄弟,好酒好肉招待着,言辞多有奉承之意。

只因其久攻雒阳不克,而赫连兄弟始终以骑兵不利攻城为由拒不出战,这才有了今日这场。

酒过三巡,彦知节道明主旨,欲请北凉军参与攻城。

闻言,赫连楚山饮酒不答,而赫连乙山却道:“彦将军,非是我等兄弟推脱。我北凉军出兵十万,半数皆是骑兵,攻城实在爱莫能助啊。”

彦知节面色一僵,旋即恢复如常,大笑道:“阁下自谦了,谁人不知北凉轻骑骁锐,上马能战,下马亦能战。”

说罢,见赫连兄弟不接话茬,彦知节眼珠一转,又道:“北凉起大军援我,我自不会教北凉白白来一趟。雒阳富庶甲于天下,破城之后,城中财物贵军自取之,如何?”

闻言,赫连楚山饮酒的动作一顿,看了赫连乙山一眼。

赫连乙山会意,缓缓放下酒杯,身体前倾,沉声道:“此言当真?彦将军做得了主?”

“此正是我主之意!”彦知节颔首道:“我主已抵邺城,只等攻克雒阳便行称制,自然少不了贵军的好处!”

赫连乙山看向兄长,后者亦缓缓放下酒杯,开口道:“雒阳城坚,强攻必然伤亡不小,些许财物只恐难抚勇士之心。”

“尊驾有何要求尽可提出,彦某能做主的绝不推诿!”

“城破之日,城中人丁财物皆由我军先取,三日不封刀!”

闻言,彦知节脸色一变,沉默半晌方才重重点头,道:“城破之日,贵军先行入城,三日后我军接管城池!”

说着,他起身走到赫连楚山身前举起了手掌。

赫连楚山看了他一眼,嘴角一扬,起身与其击掌盟誓,旋即大笑出声。

天佑二十八年,六月初十。

经过半月的准备,彦知节再度发起雒阳之战。

是日,战鼓隆隆,阴云蔽日。

数十万大军四面围攻,贺若钦坐镇西门调兵遣将,神情紧绷,不敢有丝毫大意。

战至晌午,叛军稍退,贺若钦急令各处通禀战损,同时调动预备队接管城墙,抓紧换防。

半个时辰后,叛军再至,仍旧四面围攻。

只见叛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或举盾抵挡箭矢,或搬运云梯,亦或推动井阑、冲车等物。

负责攻打雒阳西面的正是彦知节自己,此刻他跃马阵前,来回趋驰,声嘶力竭地鼓舞着士气。

不时有箭矢向他射去,却都被其亲兵护卫拦下。

贺若钦一双锐眼紧盯彦知节所在,喝道:“取弓来!”

只见他接过一柄铁胎弓,手臂用劲,弯弓如满月,双眼死死地盯住彦知节。

“着!”

一声厉喝,箭矢呼啸而出,直奔彦知节面门。

彦知节正鼓动士气,忽而心底发寒,本能地回头一看,却见寒芒刺眼。

他不及多想,手中佩刀斜刺里一撩,同时身形后仰欲要避让。

只闻“当”一声,佩刀磕中箭身,却也只是让其稍稍偏转,“噗哧”一声扎入彦知节肩头。

彦知节闷哼一声,弃刀捂肩,拨马便退,一众亲兵忙死死将之护住,直退入大军深处不见了踪影。

见此,正欲再发一矢的贺若钦不由憾然一叹,放下了弓矢。

这一幕被左近士卒望见,顿时爆发出一阵撼天动地的欢呼,下一刻便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每一个士卒的耳中。

一时间,城头士气大振,箭矢如蝗,直压得攻城叛军抬不起头来。

不多时,叛军后阵响起鸣金声,正攻城的叛军便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地尸骸无人收拾。

见状,贺若钦不敢大意,急令士卒就地休息,又命人下城去催促守城物资,准备迎接叛军的下一拨攻势。

与此同时,北门、东门、南门亦遭受了猛攻。

尤其是南门,攻打此处的正是北凉军,一个个悍不畏死,极是凶戾。

赫连乙山身先士卒,更是一度登上城墙。

幸而何千秋率嵩阳剑派弟子及时赶到,于乱军中专挑北凉军头目打杀,这才将赫连乙山逼退。

不过,北凉军并未放弃,仍旧不计代价地发动猛攻,一度令守军伤亡惨重。

收到南门急报,贺若钦顾不得疲惫,交待了副将两句便亲率一支预备队赶赴南门坐镇。

此时北凉军尚未发起新的攻势,南门副将抹了一把脸上沾染的血迹,没好气道:“他奶奶的,这些北凉蛮子也不知吃了什么,一个个悍不畏死,险些教他们冲了进来!”

闻言,贺若钦却是脸色一冷,沉声道:“前段时间北凉一直按兵不动,一来就如此猛冲猛打,能是为了什么!”

一旁的何千秋闻言亦是脸色一沉,开口道:“城中财宝!”

那副将也反应过来,不由两眼一瞪,怒骂道:“彦知节那狗贼,当真不为人子!”

“与其在此喝骂,不若省点力气整顿城防,北凉军就快来了。”贺若钦淡淡地瞥了副将一眼,徐徐说道。

副将猛地冲城外啐了一口,这才快步走开,吆喝着城头守军准备起来。

何千秋见了,也告退而去,寻了嵩阳剑派弟子为下一场守城做好准备。

事实也正如贺若钦所料,他们离开不久,城外的北凉军就有了动静。

此次却是赫连楚山亲自领军攻城,随着号角响起,北凉军高声呐喊着冲向城墙,架起一座座云梯。

贺若钦居中指挥,副将往来奔走鼓动士气,而何千秋则率嵩阳剑派弟子四下游走救险。

城头鼓声如雷,箭矢如蝗。

城下喊杀震天,蚁聚蜂攒。

双方都投入了全力,一时间鲜血几乎染红了天空,一条条生命在飞速消逝。

不知过了多久,贺若钦亦亲自上阵投入厮杀,一刀将一名登上城墙的北凉军头目斩落城头。

到底是年岁不饶人,年过六十的他一场拼杀下来已是气喘如牛。

不待他歇一口气,忽而身边破空声起,转眼一看,却是一把弯刀凌空斩来。

“老将军当心!”

这一幕正被附近一名嵩阳剑派弟子瞧见,当即出声提醒,同时纵身掠来,欲一剑将那弯刀架开。

未曾想,使那弯刀之人力大无比,竟一刀将长剑斩断,顺势又一刀斩在那弟子的胸膛。

一瞬间,这名弟子惨叫出声,从右肩至左腹被斩出一道大口子,鲜血迸溅之余,内脏也流了一地。

贺若钦一把将人带到身后,同时举刀横扫而出,这才勉强逼退来人。

定睛一看,不由惊呼道:“赫连楚山!”

赫连楚山翻身站定,一甩弯刀,冷笑道:“贺若老将军,多年不见,你确实老了许多!”

“杀尔等,足够了!”

贺若钦眼看那嵩阳剑派弟子咽气,登时怒喝出声,挺刀欲战。

岂料赫连楚山却是笑道:“今日算是见面礼,老将军后会有期!”

说罢,他便径直翻身跃出城墙,顺着云梯稳稳滑落城下。

就在他离开的瞬间,一记剑气便打在了他原本站立的位置,原是何千秋察觉危险赶来援手。

随着赫连楚山遁走,北凉军亦迅速撤退。

此时,贺若钦才发觉日头竟已西沉,而城外的北凉军也退回了大营。

一日的激战,结束了。

随后几日,雒阳攻防战愈发惨烈,四面围攻之下饶是占据城池之利的雒阳守军也渐感吃不消。

并且,在北凉轻骑的不间断巡视下,镇远镖局也再难将物资送入城中,局势对雒阳守军日渐不利。

又几日,宜阳、伊阙相继陷落,两地守城将军的尸身竟被拖到雒阳城下示众。

见此,贺若钦没忍住一口鲜血喷出,幸而身旁副将眼疾手快扶住了他,这才没有直接倒在城头之上。

之所以如此,只因宜阳、伊阙守将正是他的两个儿子,贺若昶、贺若宪。

不得不说,此举的确给予了雒阳守军一记重击。

尤其是贺若钦吐血的一幕,更是教守军士气一落千丈。

天佑二十八年,七月十四,雒阳城破。

乱军之中,何千秋率嵩阳剑派弟子拼死护送贺若钦杀出城去。

随贺若钦守卫雒阳的兖、豫二州大都督各自率部突围,力战而亡,其部或死或降。

徐州大都督侥幸突围而走,几以身免,狼狈向东逃窜。

赫连楚山入城之时满脸得意,鼓足真气仰天长啸:“三日不封刀!儿郎们,尽情享受你们的战利品吧!”

这一日,北凉军入城,烧杀掳掠,满城哀鸿,遍地尸骸。

这一日,大周陪都四处可闻百姓哀嚎,四处可见北凉军的狞笑。

自日出而至日落,大火染红了天空,恐怖的惨叫不曾有过停歇,而城外的二十万叛军尽皆漠然。

三日后,北凉军如约退出雒阳城。

待彦知节亲自踏入城中,眼前的景象就连他也为之悚然。

滑腻的地面,暗红暗红的,如同黄泉的彼岸花,铺满了大街小巷。

剥了皮的尸体被随意挂在路边,暖风带着尸臭直扑人眼鼻。

随处可见不着寸缕的女子,瞪着空洞的双眼望着天空,所有人都知道她们生前遭遇了些什么。

偶尔道旁跑过一个孩童,已经疯疯癫癫、痴痴傻傻,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望了一眼新来的人,随后便消失在幽暗的巷子里。

行至原刺史府的位置,如今已成了一个大坑。

人一靠近,漫天乌鸦扑楞着翅膀带起令人无法忍受的恶臭。

“畜生!”

彦知节低低地骂了一声,却也没有更多的表示了。